通過一份讀后感,使人對角色的內心沖突和成長歷程有更深的感知,一篇好的讀后感能夠引發(fā)更多的思考,促使我們在閱讀中不斷追求真理與智慧,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傅雷的家書讀后感模板8篇,供大家參考。
傅雷的家書讀后感篇1
平時并不太接觸現(xiàn)代經(jīng)典作品的研讀,對其的精髓了解甚少,傅雷家書記得在中學時期語文課本里有摘取一部分,回憶起來只記得那是傅雷父子間的書信往來,而現(xiàn)在看完整本書卻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新的反思!
傅雷、傅聰、傅敏間聯(lián)絡是以書信方式,現(xiàn)在的發(fā)展如此迅速,手機電腦早就成為我們主要的通訊工具,方便快捷。但認真感受一下,是否覺得這種方便讓我們彼此之間少了些什么?是珍惜,是真誠,是感情……看傅雷家書上的點點滴滴,感受到的是距離所不能阻隔的關愛教誨,是父母對子女的期盼,是相處的溫暖和快樂……現(xiàn)在的家庭又有多少能真正做到如此,可以說這是許多人需要學習的。一個優(yōu)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適當?shù)亟逃煤⒆幽??在中國,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了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當?shù)匾龑Ш⒆?,讓孩子步入歧途,身心受到傷害,讓孩子變得反叛。父母應該學習如何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而我們則應該去感受理解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另一方面也能學著去欣賞藝術,在生活的很好的處事做人,正確的走自己的道路。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fā)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shù)奈墓P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zhèn)洹⑷烁褡吭降乃囆g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yè)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jīng)歷中給出經(jīng)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但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個嚴父,對孩子要求極嚴,他為人極為嚴肅,性格倔強,一生追求藝術第一,真理第一;而傅聰年少氣盛,更是一個“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人,所以導致后來的父子反目,傅聰離家出走。其實還是性格使然。但這件事對傅雷的打擊很大,在這封家書里傅雷表達了作為一個父親的真誠的愧疚之情。在我看來一個父親能在孩子面前坦誠的承認自己的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傅雷不僅如此還表達了自己的愧疚,他的形象不僅在我心中上升了一個高度,相信在傅聰和傅敏的心里他們的父親是個可親,可敬,可愛,可佩的崇敬之人。
最值得思考的是他們之間的相處之道,正如傅雷在信中對兒子說:“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這兒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處應該互相學習,包容彼此,改變自己。沒有絕對正確的人,只有不愿去理解的人。
當然,傅雷家書所表達出來的絕非只有這些,只是對于我來說這是最觸動我內心的,期望以后的重讀能帶給我更多的學習和思考,因為他的精髓一兩次的研讀是無法了解透的。
傅雷的家書讀后感篇2
“一個人沒有靈性,光談理論,豈不成為現(xiàn)代學究、當世腐儒、八股專家也鮮矣!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yǎng)氣節(jié)、胸襟、目光?!蓖ā辈拍艹蔀椤贝蟆?,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觀天的危險”這一段家書,算得上精辟深刻!傅雷對兒子的期許便如自己一樣,把自己做學問的感觸與孩子分享,用心可謂良苦,學習、干事最怕一知半解、浮躁淺薄,個人覺得認真專注于一件工作或者事物的方方面面、多個角度、多個維次,才能通透,從學習上來講是善于學習、能真正學懂,從工作上來講是到位、妥帖。這一點無論是哪一代人的哪個方面,都值得深思!也與一個人的空性、悟性有關。這當然不是一知半解的沾沾自喜、坐井觀天,更不是浮于形式的夸夸其談、走馬觀花!一代大家傅雷在此為我們所有人做出了好的榜樣。
“練琴的時間必須正?;?,不能少,也不能多;多了整個的人疲倦之極,只會有壞結果。要練琴時間正常,必須日常生活科學化,計劃化,紀律化!自己彈的曲子,不宜盡彈,而常常要停下來想想,想曲子的意境、境界,追問自己究竟要求的.是怎樣一個境界,讀書筆記.這是使你明白你所要的是什么,而且先在腦子里推敲曲于的結構、章法、起伏、高潮、低潮等等。盡彈而不想,近乎即興表演,彈到哪里算哪里,往往一個曲子練了二三個星期,自己還說不出哪一種彈法最滿意,或者是有過一次最滿意的彈法,而以后再也找不回來。假如照我的辦法作,一定可能幫助自己的感情更明確而且穩(wěn)定!”
本想作出刪減,細細讀來一個長者和父親的殷殷期盼,實不忍辜負,姑且消耗大家的耐心!傳道、授業(yè)、解惑,授之以漁,我想異國他鄉(xiāng)的傅雷在讀到此處,一定感慨父親的苦心孤詣,而所有的讀友亦能感到一個父親用心的深遠、細膩,父母是兒女最好的老師!對于求學上進的傅聰而言,這是茫茫學海中的一盞明燈,既有方法論又有可供實操的提升方法,既厚重又樸實!現(xiàn)實中的例子和教育,在此不予置評,正如佛渡有緣人,個中意味可體悟不可言談。
這算得從此書讀出的父愛的厚度!
傅雷的家書讀后感篇3
關于怎么教育孩子從古至今一向是個經(jīng)久不變的論題,也永久是個永存的論題。
大凡有所作為的人,必定有一個異乎尋常的爸爸媽媽或一個異乎尋常的幼年。傅雷與兒子傅聰13年的通訊。就每封信都記載編號,且筆跡潔凈、巨細得當這一點而言就體現(xiàn)了傅雷作為父親本身嚴于律己的精力。
咱們大多數(shù)人往往不知道或裝做不知道,在對孩子提出要求的一起,也是在對自己提要求。有時爸爸媽媽都做不到,怎么會得到孩子從口到心的服氣呢。最簡略的比如:咱們常常要求孩子少看電視或電腦,而自己卻在電視和電腦前一坐便是幾個小時。
傅雷與兒子像朋友相同無話不談,這很可貴。這也正是許多爸爸媽媽苦惱的問題。許多爸爸媽媽總是訴苦孩子和自己沒話說,卻從不檢討自己,為什么會呈現(xiàn)這種情況。把孩子當作朋友,勇于供認自己的過錯,才會得到真摯的溝通。
現(xiàn)在的孩子和傅雷的兒子的那代人,比較管束是否更難些。應該供認:要難許多?,F(xiàn)在外面的國際引誘太大。網(wǎng)絡是年代的前進,也會使人誤入歧途。西方一些敞開的思維,像空氣相同到處在改動孩子的呼吸方法。暴力、色情無處不在。真不知怎么對應。要讓孩子了解社會的陰暗面,一起更多的是充溢陽光的新鮮國際是多么的不容易。人不可能永久做一個裝在套子里的人。怎樣教孩子用過濾的方法呼吸呢。
管束,這兩個字但從字面了解,辦理和教育要一起進行,缺一不可。但是當爸爸媽媽的怎么能適可而止的掌握分寸哪。也一向在考慮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一個異乎尋常的幼年。
傅雷的家書讀后感篇4
家書,所謂就是家人間的來信。在《傅雷家書》中,傅雷在十幾年中給傅聰寫的一百多封信中,字里行間處處親情滿篇,還有對傅聰?shù)慕虒?,教他如何做人、做事?/p>
在這本書中,每一封家書都是精神上的財富。傅雷給傅聰寫的信中,大到祖國之事,小到傅聰家庭當中的瑣碎之事。傅雷在給傅聰?shù)拿糠庑胖袔缀醵紩o他強調一些重要的事,例如:如何對待感情、如何理財、如何對待工作、如何勞逸結合……等等。
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傅雷對祖國的熱愛,祖國之事,他是必要給遠在他鄉(xiāng)的傅聰提到,讓他時時刻刻知道祖國發(fā)生了什么事。而傅聰也真是像極了傅雷,傅聰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學習了很多語言,為國爭取了許許多多的榮譽。當然,他也必不可能會忘記了自己的母語,反而他的母語卻越用越流暢。
?傅雷家書》他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那嚴厲的家規(guī)和那許許多多的禮儀,更多的可能是展示給我們的是傅雷與傅聰?shù)挠H情。在我看來,傅雷和傅聰不像是一對父子,更像是一對兄弟,傅雷給傅聰?shù)男胖?,除了把他是父親這一角色給傅聰展現(xiàn)出來,還有一個角色就是當作兄弟這一角色。
在看到傅雷與傅聰?shù)?親情時,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母親,他們總是為我的事而著想,有學習上的事,有生活上的事,以前的我作業(yè)總是拖拉,父母天天督促著我,現(xiàn)在想想真是后悔不已。還有許多事……
現(xiàn)在我讀了這本書,更多是的對自己自身的一個評價,以前的我總是對自己的父母不滿意,總是對他們大呼小叫,他們也是不停地包容著我,而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不會再像以前這樣了。
我感謝這本《傅雷家書》,他寫給傅聰?shù)男牛虒У牟粌H僅只是傅聰,更是我,更是讀這本書的每個人。
傅雷的家書讀后感篇5
這本書,又不算是書。它的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優(yōu)雅,禮貌,熾熱,真情。
細致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這是傅雷。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yǎng),甚至于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糾正,這是傅雷。他是一個好教師,是一個好丈夫,更是一個好父親。兩百多封家書,是他真情的寫照,是他關愛的體現(xiàn)。但家書里沒有短暫的噓寒問暖,也沒有長久的`朝想暮思。只是有一種默契在他們父子二人之間。
“不經(jīng)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傅雷以如此心態(tài)和耐心來教育子女,傅聰?shù)娜松缆飞弦采倭嗽S多曲折。沒有父母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用了不同的方法來愛你,無論嚴愛還是溺愛。而傅雷,他不斷用自己的經(jīng)驗教育著、激勵著兒子。他很嚴格,但他的內心卻充滿了愛。
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v然心中有萬分不舍,卻還是讓自己狠下心來。沒有人可以自由自在度過一生,唯有乘風破浪,方能前程似錦。傅雷可能在兒子的人生中制造了許多困難,但這正是為兒子正在期待的未來做準備?;蛟S不那么明顯,或許不那么令人喜愛。但他終究成功了,傅聰也成功了。
傅雷和傅聰,是父子,也是朋友。他們可以無話不談,也可以字句不說。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陪伴可能是最后的禮物。
一人一生,父母二字更是烙在靈魂深處的,不可抹滅。很少有人能懂天下父母心,他們會忘記很多事。但是,請記住,無論怎樣,無論什么時候,他們從未忘記愛你。
傅雷的家書讀后感篇6
父母對兒女的感情永遠是深切的、體貼的、無微不至的,傅雷對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從這一百多篇家書中,我們便能體會到,傅雷對傅聰?shù)膼?,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與傅聰離別后,傅雷沒有一刻不是惦念他的。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有關于傅聰?shù)模道追驄D都很重視,他們與兒子雖身各異地,但是他們對于兒子的關注只增不減。他們?yōu)楦德數(shù)倪M步而驕傲,為他的問題而憂心,并常常給子方法。以及傅雷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皬慕褚院?,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及意志——實踐的意志?!薄暗裟闳鄙儆職獾臅r候,盡管來信告訴我,我可以替你打氣。倘若你心緒不好,也老老實實和我談談,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決一些或大成小的煩惱?!边@些話雖然瑣碎,但處處無不透露著傅雷對于孩子的深切關懷與深厚的愛!
傅雷關心傅聰體現(xiàn)在點點滴滴里。有時候,傅雷只是單純地寫一些這幾天的行程,或者是自己對于社會以及國家政治問題的看法,有時候會是一些生活小事,有時便對傅聰?shù)母鞣N事情分析原因,并在信中給予看法。他以這樣的方式,默默地去貼近兒子的學習和生活,試圖分擔一些壓力,他說“萬一有什么低潮來,想想你的爸爸舉著他一瘦長的手臂遠遠地在支持你。”傅雷會經(jīng)常從國內外的評論家對兒子傅聰?shù)脑u論中了解他最近的狀況,他會用心地逐個分析。當看到有人評論在演奏時看見傅聰身體瘦弱,傅雷便趕緊囑咐傅聰保養(yǎng)身體,充分休息。并且要求傅聰在夏天務必抽出一個時期去過暑假,真切表現(xiàn)出他對孩子的無限關心。
“無論什么時候,父母都是你最堅強的后盾”,這是一句實實在在的話。當傅聰在眾多困難中無奈出走英國,傅雷告訴傅聰:“祖國沒有忘了你,祖國的大門是永遠向你敞開著的?!?/p>
傅雷對傅聰?shù)腵愛是細膩深沉的,而傅聰也同樣愛著他的父親。在記者采訪傅聰時便能體會出他對于父親的體貼與為父親時時著想的心情,如在面對出版社多次問他愿出高價收取傅雷的一批書信時,都被傅聰婉拒。與千千萬萬個兒女心中父親的形象一樣,傅聰也同樣崇拜著父親,他說:“赤子之心,爸爸的信從頭到尾貫穿的最本質的東西就是這個?!?/p>
傅雷的家書讀后感篇7
這句富含哲理的話,來源于當代翻譯大師傅雷給他兒子傅聰?shù)募倚胖?。傅雷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藝術家,傅聰是著名的鋼琴家。單從這些成就來看,我們就能夠看出傅雷是一位出色、有良知的父親,更不用想他和兒子互通的幾百封家書。
?傅雷家書》摘錄傅雷與妻子在1954年至1966年間和兒子傅聰?shù)耐ㄐ?。這數(shù)百封家書中,字數(shù)最多的有七千多字,可想而知,傅雷是多么地愛兒子。傅聰在海外的幾十年里,傅雷無時不刻不想念著孩子,傅雷一有時間就給孩子寫信,信的資料大多是關于生活、藝術、思想交流等方面,這也不難看出,傅雷對生活、對工作、對藝術都是十分認真的人。
傅雷在兒子剛出國的幾年,總是為對兒子以前的教育方式感到后悔,說自我是一個“狂暴”的父親。在信中,他常常請求兒子原諒自我。但我敢說,傅雷絕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若沒有傅雷在兒子幼年時對其諄諄教誨,哪能有如今在鋼琴界大有名氣的'藝術家?若沒有傅雷在書信中對兒子生活的關心,哪能有如此讓父母放心的孩子?若沒有如此良知的父親,他的兒子就不會有完美、精彩的人生!
“人的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倍嗝戳钊松钏嫉囊痪湓挕Wx完這本書,我也想說一句:人生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而譜寫這首音樂的,有我們,也有父母。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導師!
傅雷的家書讀后感篇8
讀《傅雷家書》已經(jīng)不止一次,一行一行,如同和父母、朋友促膝談心,如同聆聽智者殷殷教誨,一句都舍不得略過;一篇一篇,如同翻閱箱子里的那些舊信件,一件一件都要查看清楚,一個紙片都要反復咂摸?!陡道准視肪褪沁@樣,適合慢慢地品讀,它凝聚了一個嚴父、慈父深沉的愛,也凝聚了一個出色的翻譯家、藝術家睿智的人生見解。所幸,傅聰傅敏都不負父望,一個成為著名的鋼琴大師,一個成為英語特級教師;所幸,我們今天還有那么多的青年學生愛讀《傅雷家書》,從中得到教益,這多少也讓傅雷得到慰藉吧。
一、學問第一,真理第??
傅聰出國留學,遠越重洋,內心難免被情感困擾,傅雷以一個過來人的經(jīng)歷和睿智告訴孩子:“一個藝術家必須能把自己的感情升華,才能于人有益”,他說,“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沒有變過的”原則。
做好學問,把握真理,才是人生的根基。談論學問,談論藝術,也就成了《傅雷家書》的一個重要內容。傅雷一再地詢問傅聰:“樂理開始了沒有?”,一再地叮囑傅聰:“樂理可以趁早趕一趕”。樂理是音樂的根基,這個根基是否厚實,決定了這條路能否走得長遠。作為一個教育家和藝術評論家,傅雷對傅聰藝術上的指引當然遠不止于監(jiān)督、催促,他的教育如同潺潺的溪流,清澈而源遠流長,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寸空間。面對傅聰音樂會的成績,他指出:“音樂會成績未能完全滿意,還是因為根基問題,將來多多修養(yǎng),把技術克服,再把精神訓練得容易集中,一定可大為改善?!泵鎸Ω德斔囆g上容易受到外來的影響,他說:“你心靈中最優(yōu)秀最特出的部分,從人家那兒學來的精華,都要緊緊抓住,深深的種在自己性格里,無論何時何地這部分始終不變,這樣你才能把獨有的特點培養(yǎng)得厚實?!弊肿志渚涠际撬蛲溉松?、藝術之后凝聚的精華,字字句句都是至理,字字句句都切中肯綮,又都來得那么及時。
為了拓展孩子的藝術視野,傅雷在書信中常常就一場演出或一場畫展甚至一本書、一份稿件探討交流,他叮囑孩子在音樂學習之余,可以欣賞、領略造型藝術的神韻,以豐富音樂的形象,他也叮囑孩子不要忘卻中國古代文化,和他談論中國古代音樂,給他寄書,《古詩源選》、《唐五代宋詞選》、《元明散曲選》等等,讓他多看幾遍,增加文學知識,拓寬藝術眼界。讀《傅雷家書》,你不禁會感嘆:傅雷是嚴父,也是良師!
二、先為人,次為藝術家
無疑,傅雷是以一個德藝兼?zhèn)洹⑷烁褡吭降乃囆g家的高度來培養(yǎng)傅聰?shù)?,要成為藝術家,需要藝術家的學識修養(yǎng)和人格修養(yǎng),然而,藝術家的胸懷、藝術家的慈悲與博愛,需要在為人處世的點滴中體現(xiàn),所以,他告誡傅聰,要“先為人,次為藝術家”!
翻閱一封封家書,我們隨處可見傅雷用心良苦的教育。傅雷始終以一種藝術家的大人格來期待孩子的成長,教導他成為于人有益的人。
有益于人,潛心修養(yǎng),不忘家國。傅聰游學海外,而國家正發(fā)生災難,傅雷在家書中說,“你對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動來表現(xiàn)才算是真正的感激,一個藝術家必須能把自己的感情升華,才能于人有益。”他還曾讓傅聰立下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國籍?!奔覈且粋€人的根,而家國情懷,正是為人的根本。
卓越的人格如何養(yǎng)成?卓越的人格在于對學問的執(zhí)著追求,傅雷和傅聰探討一篇不太恰當?shù)姆g稿件,評價說,“毛病就在于他功夫用得不夠,沒吃足苦頭決不能有好成績!”相信,傅雷作為一個出色的翻譯家,他在這方面是吃盡了苦頭的,沒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艱苦卓絕的奮斗,怎么能覓得燈火闌珊處的那個“她”,達到學問的最高境界呢?卓越的人格還在于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和堅強克服錯誤,傅雷說,“克利斯朵夫不是經(jīng)過多少回這種情形嗎?他不是一切藝術家的縮影和結晶嗎?”以此引導和鼓勵傅聰走向藝術的高峰。卓越的人格是傅雷信上說的“心地善良、正值,胸襟寬,能及時改正自己的判斷,不固執(zhí)己見?!笔恰肮饷髡?,實話實說?!笔恰疤撔?、勇敢、堅韌”,是一個“具有一顆慈悲的心的強者”!
卓越的人格還體現(xiàn)在生活的細小處。比如,對朋友的真誠,他說,“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xiàn),我是最不贊成的?!薄爸挥行袆硬拍鼙砻髂愕男嫩E?!备嬲]孩子待朋友不能馬虎;比如,演出中的舉手投足,他告訴孩子,“出行行禮或謝幕,面部表情要溫和,你要學習的不僅僅在音樂,還要在舉動、態(tài)度、禮貌各方面吸收別人的長處?!北热纾瑢蠋煹淖鹁春透卸?。點點滴滴,仿佛孩子還在跟前,關懷得那么體貼、細致、周到!
三、脈脈溫情,家書抵萬金
一封封書信來往,寫在紙上的一些家常話,讀來平淡之處卻有脈脈溫情,可以說,傅雷夫婦把對兒子全部的愛所有的牽掛都傾注在家書的字字句句中。
對于寫信的目的,傅雷在信中坦言: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的對手”;第二,“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播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修養(yǎng)方面”。
在信中,我們看到父母思念的眼淚;看到父母對孩子點滴進步的狂喜;看到只有最親近的人之間才會有的最瑣碎的叮嚀;看到父母用畢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凝聚而成的提醒:學習正規(guī)化、計劃化,生活科學化;看到父子之間融洽、毫無顧忌地互相傾訴,探討藝術和人生;看到父母雖然逐漸年邁,可也不甘落后,“永遠也想追隨在你們后面”;看到年邁的父母得不到孩子音訊之時的內心的無奈痛苦;我們看到了一個真誠的藝術家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兢兢業(yè)業(yè)做學問,堂堂正正做人的一生。
孩子遠隔重洋,家書實際上就承載起了父母教子的責任,承載起父母對孩子濃濃的愛、深深的牽掛,還有殷切的希望。正因為如此重要,所以難怪一次郵局將傅聰比賽后的信件遺失,傅雷半個多月心神不寧;難怪收到信后多少狂喜,反復念讀,徹夜難眠,“家書抵萬金”,一點都不為過;難怪有評論說,這是“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聰有父有母如此,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