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課教案7篇

時間:2022-12-16 作者:Indulgence 備課教案

分析回顧好以往的教學情況后,才能制定出更優(yōu)質的教案,優(yōu)秀的教案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都不是什么難事,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觀察課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觀察課教案7篇

觀察課教案篇1

從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指出各個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

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物體;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3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初步進行物體與其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間的相互轉換。

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4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簡單描述看到的形狀。比較幾個物體的正視圖(側視圖或上視圖)。

本單元教材安排一道例題和一次想想做做,都是觀察4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一道思考題里觀察的物體要復雜得多。

在三年級(上冊),學生已經觀察了由3個相同的正方體擺的物體,初步學習從正面、側面和上面進行觀察,并用圖形描述物體各個面的形狀,這些都是繼續(xù)教學本單元內容的基礎。

從3個小正方體的拼擺至4個小正方體的拼擺,數量上僅多了1個小正方體,但拼擺時的變化卻多得多。各種拼擺組成的物體形狀各不相同,它們的視圖有時相同,有時不同。如果學生理解這一點,他們的空間觀念和觀察物體時數學思考的水平都能得到一次發(fā)展。例題出示三個都是由4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由大卡通引導學生先從正面看這三個物體,比比看到的形狀是否相同,再從側面和上面看,也分別比比形狀,這些活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達到教學要求。

用4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不只例題中的三個,還有許多。因此,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繼續(xù)擺一擺、看一看、比一比并且畫一畫。這些要求既與例題自然銜接,又比例題適當提高。擺一擺讓學生整體感知物體的特征,先擺再看便于學生理解物體某個方向的形狀。例題和各道想想做做都有先擺一擺的要求,教學時要想辦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擺的物質條件,絕不能圖省事以看教材里的實物圖代替看擺出的實物。把看到的圖形畫出來,是表達觀察、思考結果的一種方式。對學生畫圖的要求不宜過高,能畫出草圖并基本正確就可以了。

想想做做第3題要求依據視圖擺出物體,其中第(1)題的擺法各只有一種,第(2)、(3)題的答案是開放的。要鼓勵學生擺出既符合視圖要求,形狀又不相同的各個物體。引導他們經歷研究視圖的結構想一想應該怎樣搭動手拼搭驗證搭成的物體是否符合要求的過程,這個過程既能發(fā)展空間觀念,也能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在進行第(2)、(3)題的拼擺時,可以分步進行。如先拿2個或3個正方體放成一排,再把其余的正方體放到適當的位置上去,想想有幾種放法并檢查擺出的各個物體的視圖是否符合題意。第5題是第6題的鋪墊,每個樓房模型都只要4個正方體就能搭出。學生在搭的時候,會自覺體會其中某個正方體被遮著,不容易看到甚至看不到,能理解那個看不到的正方體事實存在,也是空間觀念的反映。第6題左邊物體中的各個小正方體都能清楚地看到;中間物體中的個別小正方體不容易看到;右邊物體中有個別小正方體被遮著,不能直接看到。說出三個物體各由幾個小正方體擺成的難度不同,要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數、怎樣想的。

思考題是從前、后、左、右分別觀察由6個正方體擺成的物體,供教學選用。要注意的是,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觀察由4個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觀察課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結果是不同的。

三、教學難點: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一個玩具

六、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

1、出示一個六個面顏色都不同的正方形,讓學生在某一位置觀察這個正方形,問學生最都能看到幾個面的顏色,要看到其他幾個面的顏色,怎么辦?

2、講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師:“為什么每個人得到的結果不同呢?”

學生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師:那么為什么會不一樣呢?你同意誰的結論?

生:他們四人都不對,因為只摸到了一部分,不全面。

師:對呀!這四個人得到的結論都不是全面的。為什么呀?

生:他們四個人都是從各自的角度上摸的?

師:要全面的了解一個物體的特征,必須要全面的去觀察這個物體,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綜合無分析把握這個物體的形狀和特點。我們本節(jié)課就來學習觀察物體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

探索新知:

1、觀察物體

(1)出示鬧鐘,(放在學生中間)分組進行。讓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位置同時觀察。

(2)學生活動,觀察物體

師:“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看到的物體形狀。(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1:因為我在鬧鐘的前面。

生2:因為我在鬧鐘的后面。

生3:因為我在鬧鐘的左邊。

生4:因為我在鬧鐘的右邊。

師:我們每一個人只看到一種結果,你相信別人的結果嗎?真是這樣嗎?

學生交換位置觀察,再交流一下(注意自己的觀察位置)

(3)師:通過剛才的不同觀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沒一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

生: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都不一樣。

生:沒一個物體都不一樣,有好多形狀。

師:是這個物體不一樣嗎?

生:不對,是我們人看的餓位置不一樣。

師生小結: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結果是不同。

(4)教學例1(多媒體出示)

師:誰能說一說圖中恐龍的三個圖形分別是誰看到的?

學生分組討論,并說明理由。

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應用拓展:

1、多媒體課件出示圖:桌上放著一個茶壺,四位同學從各自的角度觀察。

(出示茶壺四個方向看到的圖形)請指出下面四幅圖分別是哪位同學看到的。

2、小組活動進行觀察

67頁“做一做”中的活動。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數學課本直接進行操作,每個小組成員先從某一角度看這摞書,然后交換位置看一看。最后,在教科書上進行連線。

鞏固新知:

1、每個學生從各自的方向觀察自己的玩具,說一說看到的玩具有什么不同。請幾個學生說給全班同學聽。注意:“我在它的(位置),我看到了(形狀)”

2、小組活動鞏固知識:任選小組成員中的一個玩具,放在桌子中間,說一說從自己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樣子。

a: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

b: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

應用總結:

師:那么“盲人摸象”故事中的四個人的說法對嗎?他們四個人怎樣說,才是正確的?

生1:應該說:“大象的腿像一根柱子?!?/p>

生2:應該說:“大象的耳朵像一把扇子。‘

生3:應該說:“大象的尾巴像一條蛇。”……。

師:你們還可以怎樣說呢?

生:大象的鼻子像水管。

生:大象的身子像小山。

師:他們如果這樣說,你還笑他們嗎?

生:不笑了,他們只是從一個角度來說的。

課堂小結:

1、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告訴同學們好嗎?

2、如果讓你去觀察一個物體你用怎樣的方法觀察呢/

通過小結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對的,對一個物體應全面的觀察。

反思:

觀察課教案篇3

材料準備:各種型號不一的電池、電動玩具一個電池家族圖。

實驗操作:

(1)讓幼兒觀察電池的外形特征,按照型號、功能給電池分類或排隊。

(2)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電池,按照正確的方法裝入電動玩具內,使電動玩具動起來。

指導建議:

●指導小班幼兒在玩電動玩具的過程中了解電池的作用。

●在認識電池的基礎上,指導中、大班幼兒給玩具安裝電池,引導幼兒觀察電池的“,、“一”兩極,進行正確安裝。

●提醒幼兒將廢舊電池回收到指定位置。

拓展與替代:

◆指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一起尋找家里需要使用電池的物品,如手機、手電筒、鐘表等,并嘗試拆裝電池。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給幼兒提供各種充電電池,讓幼兒了解充電電池和普通電池的區(qū)別。

附:科學小知識

電池是泛指能產生電能的小型裝置,如太陽能電池。我們通常使用的化學電池可以分成原電池與蓄電池兩種。原電池制成后即可以產生電流,但在放電完畢即被廢棄。蓄電池又被稱為二次電池,充電后可放電使用,放電完畢后還可以充電再用。目前,我們通用的一次性電池主要有碳性電池和堿性電池,一般每節(jié)1.5v,呈圓柱形,型號常見的有1號、5號和7號,數字越大,型號越小。當我們把電池正確安裝到電動玩具里后,打開開關,電池就能給電路提供電流了,同時把電能轉化成機械能,玩具就能動起來了。

觀察課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體驗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通過觀察各種物體,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形狀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小象的玩具模型,圖涂有不同顏色的長方形盒子,杯子,三張抽象的杯子圖片

學生自備一個小玩具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大家在暑假的時候有沒有去旅游呢,說一說你去過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時候,我們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氣,奇奇也去旅行了。他們來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動物呢,是大象。這一天他們也看到了一頭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說:“我看到一扇門上掛著一條尾巴?!?/p>

淘氣說:“我發(fā)現一堵墻上有一只耳朵?!?/p>

奇奇高興的說:“我看到了一頭可愛的大象兩只呼扇唿扇的耳朵,還有長長的鼻子。”

為什么同樣一頭大象,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確是完全不同的畫面呢?

生答: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他們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們要全面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全面觀察這個物體,學會觀察物體。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物體吧。(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長方形盒子)現在老師手中有一個盒子,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生答:長方體

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長方體,它的每個面的顏色是一樣的嗎?(轉動長方體)它有哪幾種顏色呢?

(板書:黃、紅、白、綠、藍、黑)

老師手拿盒子,分別提問距離相差很遠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幾種顏色?

(板書幾個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種類多少將其歸類)

(老師手指黑板上的答案)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種顏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卻是兩種甚至只有一種呢?

生答:觀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細想想:我們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幾種顏色呢?

生答;3種

那只看到一種顏色或者兩種顏色的小朋友要怎樣才能看到三種顏色呢?

生答:轉動長方體,或改變觀察角度

3、現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來親身體驗觀察的樂趣吧。

要求:四人一組,分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玩具,告訴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嗎?

(老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物體)

剛才我們已經觀察了自己的玩具,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對集體發(fā)問,在觀察的過程中,你有沒有轉動自己的玩具觀察呢?通過轉動玩具,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老師總結,板書: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結果不同(齊讀)

小游戲:現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猜猜它是什么 自由討論30秒,對于這四幅圖,你的謎底是什么呢?

其實,這四幅圖是同一個物體。有的同學可能就疑惑了,同一個物體怎么會有四幅不一樣的圖呢?(觀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圖片合在一起向想,這個謎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嗎?(出示杯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個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圖呢?第二幅第三幅還有第四幅呢 ?

三、練習鞏固(課本67頁)

1、軍事博物館舉行恐龍展,小亮、小明、小紅都來看恐龍 。那你知道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老師巡視,然后集體糾正)

2、現在不把書壘起來,你會做第2題嗎?試一試吧。

四、總結

通過觀察長方體,自己的玩具,還有猜謎游戲 ,你有什么收獲?

觀察課教案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新課標五年級上冊數學p38例1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

2、使學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個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3、能辨認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4、學會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重點:

能結合具體事物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難點:

體驗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教具學具:

長方體、正方體、盒子等。

一、教學流程

師:看看它是誰?(課件展示從儲錢罐、電視機的上面、前面、側面看到的不同形狀的圖片。)

生1、2:儲錢罐的上面、電視機的側面

師:對,同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狀各不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觀察物體(版書課題:觀察物體)

師:請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課桌上準備好的小藥箱,注意:人動箱不動,你看到了小藥箱的那些面呢!

生:正面、側面、上面

師:剛才同學們觀察到的形狀角度一樣嗎?看到的形狀一樣嗎?這些不同的形狀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下面讓我們再仔細觀察小藥箱吧!

師:一次觀察一個面,并在每個面上用一個字注明。如:看到上面就標個上字。

生1、2、3:匯報(上面、下面、左面)

師:不錯!剛才同學們在觀察的時候老師也觀察了小藥箱的每個面,猜猜老師是從那個方向看到的?課件出示。完成p38填一填。(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師:(根據課件圖片進行面的相對性教學):當你看到寫有小藥箱三個字的正面時會想到( )

生:(背面、后面、反面)

師:看到上面會想到( )

生:(底面、下面)

師:看到左面會想到( )

生:(右面)

師:在剛才的觀察中你發(fā)現了些什么?

生:我發(fā)現每兩個相鄰面共一條邊(一條棱)。有這樣的棱8條,這樣的相鄰面8組。

師:你能一次觀察三個面嗎?

生:邊觀察邊說能

師: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觀察方法,一次看到了三個面,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1、2、3:我一次看到的三個面的位置關系是相鄰的。這三個面共一點(頂點小藥箱有8個頂點就有8組這樣的相鄰面。這一點連著三條棱,就有8組這樣的三條棱

師:大家善于觀察、勤于動腦,你們的發(fā)現太棒了!你能一次看到小藥箱的四個面嗎?五個呢?六個呢?

生:不能

師:通過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填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 )的。在任一位置,一次最多只能看到( )個面。

師:小法官巧判斷: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都能看到3個面。 ( )

2、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的正方體,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 )

3、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球體,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 )

師:(小游戲)猜猜老師拿的可能是什么?(讓學生看見老師手中拿的長方體的一個正方形面,讓學生猜猜是什么體,并說說理由)

生1:可能是正方體,因為

生2:可能是長方體,因為

師:大家的想象和推理都很棒。 假設我們的教室就是一個大長方體盒子,你在里面一次最多可以看見幾個面?幾個面看全了嗎?

生1:假設我們的教室就是一個大長方體盒子,我在里面一次最多可以看見6個面。

生2:有3個面看不全,被我自己遮著了。

二、教學評析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空間與圖形p38 觀察物體單元的第一課時。通過觀察長方體小藥箱,認識到從不同方向觀察立體圖形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所有的面,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能夠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推理能力。

教者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就新課標新理念在課堂中的物化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思想:

1、二度開發(fā)運用教材、學生得到不同發(fā)展

本單元共三個例題,從觀察單個立體圖形(物體)到多個。體驗觀察的過程,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通過拚搭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教者選擇了只完成例1的學習。參考許多名師教學,他們都將例1、例2的教學安排在一課時內完成。這樣的設計是把觀察單個立體圖(物)和多個立體圖(物)同時呈現,看似很有科學性,但從教材的運用和學生所得的角度看,這樣處理教材學生所得淺顯、容易,無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雖然人人都獲得了必需的數學,但沒有體現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新理念。所以教者在如何運用教材例1來傳承知識、啟迪心智上頗費苦心。分兩個層面設計開發(fā)教材,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來完成設計目標。一層次面(基礎層面,人人都必需學會的知識):通過觀察單個長方體盒子,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形狀。二層次面(學生潛能開發(fā),挖掘教材發(fā)展個性學生。)觀察長方體小藥箱,通過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進一步促進學生觀察發(fā)現一次看到的長方體的兩個面之間、三個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以及與長方體的點、線、面之間的內在聯系。比如,學生觀察所得:一次可以看見長方體的兩個面后,引導學生通過看、數、摸進一步發(fā)現它們的位置關系是相鄰的,每相鄰的兩個面共一條棱,所以十二條棱就有十二組這樣的相鄰面,而八個頂點就決定了有八組這樣的三個相鄰面。同時又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以及他們的展示來教會一部分能接受的學生。真正體現了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中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2、注重知識構建過程、呈現知識分層夯實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師生)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主動獲得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識構建的過程。本節(jié)課,教者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引導下發(fā)現、在交流中發(fā)展。觀察物體看似簡單,如果設計不好就會出現散、亂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教者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循序漸進、順學而導,為學生的觀察學習活動定任務、明要求、指范圍、導方法。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的知識點。設計了分層觀察:(1)初看(從不同角度自由觀察小藥箱。注意:人動箱不動。你看到了小藥箱的那些面呢!讓學生初步感知,看到多少說多少。)(2)按要求看,箱動人不動。首先讓學生單獨觀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小藥箱,一個面一個面的觀察,并在每個面上用一個字注明。如:看到上面就標個上字。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然后通過學生的展示匯報,在交流中掌握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形狀,并運用課件完成p38的 辨認從那個方向看到的填空,夯實該知識點;同時借助課件引導學生想象進行面的相對性教學,再度開發(fā)運用了教材,彌補了教材設計的空白,為后面學生發(fā)揮想象進行推理奠定了必需的基礎。再要求學生兩個面兩個面的看,三個面三個面的看,這一合作學習通過擺弄學具、相互補充、教師引導使學生獲得關于客體的表象,進而上升為理性認識。學生親自實驗,體驗成功和失敗、探討問題和尋求結論,從而構建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的知識點。(3)觀察發(fā)現:通過一次看兩個面、三個面,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一次看到的長方體的兩個面之間、三個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以及與長方體的點、線、面之間的內在聯系,撞擊學生思維想像,讓數學思維活躍,基礎知識牢固的學生帶動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完成本節(jié)課學習的基本任務,學到更多的相關知識,啟迪他們的心智。接著,安排了教科書p40 ①、小法官巧斷案兩題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通過 觀察推理、 猜一猜的小游戲兩題的練習更深層次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空間想象以及思維推理的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落實,主導、主體地位明確

新課堂倡導新的學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當這一理念走進課堂后,多數教師又忽視了自己的主導地位。認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fā)現,要彰顯學生個性。于是,放得太寬沒了收攬,放得隨意沒了定位。在新方法物化到新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應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取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不管怎樣的教學,離開了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就會迷茫失去方向,掌握知識就凌亂少了方法。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看上去好像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在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都是在教師的指定中獲知。細琢磨,教者的設計思想是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發(fā)現、獲取必需的知識,掌握技能(體現主導)。而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過程中,又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主動探索來完成學習目標(體現主體)。這樣的主導、主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導結合。

新課程新理念在課堂上的物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老師們能堅持在學習中領悟,在實踐中反思,在研究中積累,定會使現代數學課堂精彩紛呈、碩果累累。

觀察課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自由下落物體速度的快慢,對探索科學奧秘產生興趣。

2.發(fā)現不同物體的自由下落現象。

3.學習用統計表記錄兩種不同物體下落速度的快慢。

活動準備:

1.輕重對比明顯的兩種物品(人手以份)。如,沙包和泡沫板、羽毛和橡皮泥、塑料袋和鐵板、布塊和積塑玩具等

2.大小相同的紙每人兩張

3.質量相同、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大小相同的三角鐵、牛奶瓶、飲料瓶、薯片盒等

4.大統計表三張,分別代表三種物品下落現象。幼兒統計表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探索兩種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現象。

1.出示沙包和泡沫

請幼兒猜一猜:“如果這兩種物品往下落,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

2.實驗沙包與泡沫下落現象

提問:“這兩種物品下落時,你發(fā)現了什麼現象?為什么?”(輕的快,重的慢)

3.幼兒自由探索兩種輕重不同的物品

要求:

(1)兩樣物品放在同樣的高度上。

(2)跟朋友交換兩種物品玩

4.歸納結論并統計(小結,重的物品落得快輕的物品落得慢)

教師拿出大統計表幫助幼兒理解怎么記錄

5.幼兒自己統計結論,并小結統計情況、展示統計表。

(二)、探索質量相同、大小相同但外形不同的物品下落現象。

1.出示兩張質量相同、大小相同的兩張紙,把其中一張揉成一團

請幼兒猜一猜:誰落得快?

2.幼兒動手試一試

3.小結,外形小的落得快。并記錄在大統計表上

(三)、探索質量相同、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下落現象。

1.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鐵。

(1)請幼兒說說它們的相同點(質量、形狀)與不同點(大小)

(2)猜一猜:它們誰會先落地?還是有別的情況出現?

2.實驗。結論是:同時落地。

3.驗證,出示大小不同的牛奶瓶、薯片盒等

4.將結論記錄在大統計表上

5.說一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像這樣同時落地的?

觀察課教案篇7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觀察物體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1、個性差別大:二年級的小學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fā)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容易導致自負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績不良或某個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級同學的歧視,往往對自己評價過低,對自己失去信心。

2、情緒不穩(wěn)定:二年級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足,他們在陌生、嚴肅、沖突、恐怖、約束、遭受指責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jié)能力比較差,難以釋放心理的壓力,這樣就容易使他們的心情變壞。他們喜歡與伙伴共同游戲、學習,但情緒很不穩(wěn)定,容易激動、沖動,常為一點小事面紅耳赤,而且情緒變化極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壞大多數從臉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強:從二年級開始,學生進入少年期,此時會出現一種強烈要求獨立和擺脫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征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外部控制的依賴性逐漸減少,但是內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發(fā)展起來,還不能有效地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為。

3.教學內容分析

?觀察物體》是本冊第五單元的內容?!队^察物體》是“空間和圖形”領域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從不同方位觀察簡單的物體。初步把立體圖形與其視圖聯系起來 。教材以學生觀察恐龍玩具這一學生熟悉的事例入手,讓學生體會到不同位置對同一物體進行觀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體會不同結果和不同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4.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5.教學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體驗到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6.教學課時

1課時

7.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興趣

1、猜一猜:你能知道他是誰嗎?(課件依次出示男孩背面圖,繼而出示側面-正面圖)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正面 背面 側面

從背面觀察很難確定是誰,從側面看到正面 就知道是誰了。

2、你知道老師是站在小朋友的那邊拍出這些照片的嗎?

3、揭題: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就不同,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研究的內容: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實物探究,從四個方位觀察小狗

1、確定方位:

(1)師:今天老師請了小狗朋友來和我們一起學習。大家喜歡它嗎?

(2)課前準備好的玩具小狗,放在桌子中間,臉朝黑板。請你想一想,你坐在小狗的哪一邊?

(3)反饋:告訴大家你在小狗的哪一邊?是幾號位置?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2、本位觀察。

(1)請小朋友臉朝小狗坐好,頭不要偏,仔細觀察:在你這個位置,看到了它的什么?小組內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嗎?

學生活動。

(2)反饋:剛才我們對小狗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在你這個位置,能看到小狗的哪個面?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形狀嗎?

3、換位觀察,觀察小狗的前、后、左、右(側)四個面。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能看到小狗的一個面,想不想看到小狗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呢?我們來換個位置觀察。

(1)換位置觀察:請1號座位的同學到2號座位,2號座位的同學到3號座位,依次換位。準備好,輕輕的換?,F在這個位置看到的和前一次看到的一樣嗎?你現在看到了小狗的什么,請把它記在心里。繼續(xù)換位置觀察。

(2)每個小朋友都在前后左右四個位置仔細觀察了小狗,現在老師要靠考考小朋友了。拿出作業(yè)紙,請你把在幾號位置看到哪幅圖的小狗連線。如果忘記了,可以離開座位走動觀察;做好了,也可以再走出座位按四個位置再對一遍。

學生連線并反饋。

4、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我的發(fā)現: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狗的形狀也是不同的。)

8.課堂練習

只要大家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你就會發(fā)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熟悉的物體,比如說:書本、鉛筆盒、書桌……都可以作為我們觀察的對象。

1、試一試:觀察恐龍、觀察書本、觀察汽車圖。

2、想一想。淘氣和笑笑又在觀察茶壺了。請你仔細觀察,他們看到的茶壺會是怎樣的?

說一說:這幅圖是誰看到的?(依次出現不同方位的茶壺圖片,逐個回答。)這兩幅圖又是從什么方位看到的?(出示水壺底面、上面圖)

誰愿意上來演示一下?(學生演示)

3、猜一猜。4張學校的綜合樓的照片,你知道老師是在哪里拍攝的嗎?

提供拍攝地點:操場、大門進來的花壇、春秋公園、商貿中心

9.作業(y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