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6,7減幾教案參考5篇

時間:2022-12-05 作者:Anonyme 備課教案

優(yōu)質的教案是老師能夠呈現(xiàn)一堂精彩課堂的依據(jù),對新時代的教師來說,寫好教案是最基本的技能,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蘇教版6,7減幾教案參考5篇,感謝您的參閱。

蘇教版6,7減幾教案參考5篇

蘇教版6,7減幾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課文,理解并積累“呢喃軟語”、“通曉”、“快意”、“犒賞”、“無憂無慮”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用文中的語言表達“()鳥兒()地叫,仿佛在告訴人們()?!?/p>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第一版塊——由“鳥語”導入,了解“鳥語”

1、板書:鳥語。誰來讀課題。(指名讀題目)

鳥語后面加兩個字,組成一個四字詞語,叫——鳥語花香。

又是鳥語,又是花香,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景?(美好的、美麗的、美妙的),總之這樣的情景是美的。

2、課文寫了那幾只鳥的叫聲,分別是怎樣的叫聲?(布谷鳥——布谷布谷;喜鵲——喳喳喳喳)

你還會說那些鳥叫的詞語:唧唧喳喳、啾啾、咕咕……。

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形容,這樣的鳥叫聲叫——呢喃軟語。(呢喃——形容像燕子一樣的叫聲。)說說“呢喃軟語”整個詞語的意思。

第二板塊——學習傳說,了解“我”的興趣

1、據(jù)說,古時候有一個人從燕子的呢喃軟語中聽出很多內(nèi)容,這個人叫——公冶長。

誰來讀讀這個故事,公冶長從燕子的話中聽出了什么?

2、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我”被這個傳說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引起了我的興趣,引起了我想聽鳥語的迫切愿望。把這一愿望劃下來。

誰來讀句子,注意讀好這三個詞語:通曉、犒賞、快意,讀出迫切的心情。讀后交流:“我”想和鳥兒做些什么?

第三版塊——學習和布谷鳥的對話,尋找規(guī)律,強化訓練

1、自讀4—9節(jié),想象和布谷鳥對話的場景。

2、來,我們一起讀讀。

師生、男女生一起讀“我”和布谷鳥的對話,布谷鳥的話告訴我們——

是啊,聽了布谷鳥的話兒,我仿佛也變成了一只翩翩飛翔的鳥兒,在布谷鳥的催促下,去認真學習。

我和布谷鳥的對話真有意思,思考:布谷鳥的話有意思在哪里?(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看,學生還是能夠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的:都是四個字;最后一個字和“谷”押韻;都是催促人們……)

2、如果農(nóng)民、學生、工人分別和布谷鳥對話,它又會說些什么呢?

出示:對農(nóng)民說,種田撒谷;

對學生說,認真讀書;

對工人說,干勁十足。

這樣的對話就稱為——無拘無束,詞語拓展:

無()無()無()無()

有()有()有()有()(這也是課后的練習之一)

3、從布谷鳥的話中,你聽出了什么?

布谷鳥的叫聲,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版塊——略讀和喜鵲等其他鳥兒的對話,再次組織訓練

1、自己讀第10小節(jié),讀后思考,從喜鵲的叫聲又聽出了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喜事:考試第一、競賽獲獎、世博召開、買房搬家、火箭上天、生日快樂……(組織學生分類:家庭的喜事、家鄉(xiāng)的喜事、國家的喜事)

2、指導讀課文,讀出人們內(nèi)心的喜悅。讀后練習說話:

喜鵲_______,它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

3、“我”和百靈鳥、黃鶯、畫眉又是怎樣對話的?理解“知音”這個詞語的意思。

練習:_______,它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

老師提供一組詞語:嘰嘰喳喳、咕咕、啾啾、引吭高歌、鳴唱……可以利用老師提供的詞語組織說話。

第五版塊——總結課文

讀句子“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從鳥兒那里我還學到什么,是啊,“我”和鳥兒的感情越來越深,我也從鳥兒身上感受到一種精神、一股力量。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乃怪課文最后這樣說“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蘇教版6,7減幾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認識了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特征以及表面積與體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編排,是小學數(shù)學最后教學的形體知識。與長方體、正方體一樣,圓柱和圓錐也是基本的幾何形體,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中經(jīng)常能夠看到這些形狀的物體。教學圓柱和圓錐,能夠擴大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范圍,豐富對形體的認識,有利于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教學圓柱和圓錐,也能夠豐富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活動經(jīng)驗,深入理解體積的意義和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利于完善認知結構,發(fā)展空間觀念。教學圓柱和圓錐,還能夠給學生提供探索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的機會,有利于轉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全單元編排五道例題,具體安排見下表:

例1 圓柱、圓錐的形狀特點

例2 圓柱的側面積

例3 圓柱的表面積

例4 圓柱的體積

例5 圓錐的體積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知道圓柱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圓錐是由一個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能舉例說明。圓柱和圓錐,能判斷一個立體圖形或物體是不是圓柱或圓錐。

2、使學生知道圓柱側面展開的圖形,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計算方法,并認識取近似數(shù)的進一法。

3、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說明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課時安排: 10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圓柱和圓錐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9~10頁的例1和第10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fā)現(xiàn)圓柱、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及空間觀念的形成。

教學準備:1、多媒體 2、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或一個圓錐形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示意圖

2、教師: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們各是什么形狀嗎?

指名學生分別說。

談話:回憶一下學過的圖形各有什么特征?學生回答。

談話:不論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它們都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你知道圖(4)是什么形狀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圓柱

圖(5)是什么形狀?板書:圓錐

你能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那些圓柱和圓錐?(指名學生說,如鉛筆、煙囪、套管、鉛錘等)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

二、合作探究,認識特征

(一)認識圓柱的特征

1、激發(fā)興趣、提出問題

談話:對于圓柱和圓錐,你想知道有關它們的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把有關圓柱、圓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談話:同學們真聰明,提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圓柱、圓錐的特點,其它問題我們以后再來研究,好嗎?

2、認識圓柱的底面和側面

教師出示圓柱實物并將直尺靠在圓柱實物邊上,告訴學生上下粗細相同的圓柱叫直圓柱。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實物,仔細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認為它有幾個面?

②再摸一摸每個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自己手中的實物和同學的實物有什么特點?

教師巡視解答疑惑。

匯報觀察結果:

談話:誰來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先指名學生拿著實物到前面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再指名不拿實物說發(fā)現(xiàn)。師生及時共同進行評價)

談話: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個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說,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確: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圓形,大小相等,叫圓柱的底面,中間有一個曲面,叫圓柱的側面。

課件隨時演示,將茶筒的底面和側面抽象出的圓柱立體圖形

板書:底面 2個完全相同的圓

側面 1個曲面

高 兩底之間的距離

3、認識圓柱的高

教師從學生拿來的圓柱中隨便找兩個高矮、粗細不同的圓柱,讓學生觀察比較。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底面大小決定圓柱粗細,高決定圓柱的高矮

談話:哪是圓柱的高,誰來指一指?

談話:你知道你手中的圓柱形有多高嗎?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條嗎?

小組合作動手量一量圓柱的高,記下測量數(shù)據(jù),多量幾條,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測量結果。指名一組到講臺前演示,

使學生明確:圓柱的高長度相等,有無數(shù)條。

提問:什么是圓柱的高?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高 上下兩底面之間的距離(無數(shù)條)

教師出示課件演示圓柱的高

(二)認識圓錐

1、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圓柱,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錐形物體,觀察圓錐體,摸一摸、量一量,和圓柱比一比,它與圓柱有什么不同?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與小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觀察結果。

使學生明確圓錐有一個底面是圓形,有一個側面是曲面。圓錐是尖的有一個頂點。

教師出示圓錐實物課件

思考:圓錐有幾條高?

怎樣測量圓錐的高?

學生討論,教師啟發(fā)學生用平移的方法將藏在圓錐中的高平移出來測量,學生合作動手測量圓錐模形的高并指名上臺演示。

板書:底面 1個 圓形

側面 1個 曲面

高 1條

2、交流對圓錐的認識

3、小組討論比較圓柱與圓錐的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

4、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物體是圓錐形的?

5、學生閱讀課本9、10頁的內(nèi)容。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回顧新知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點,鞏固圓柱與圓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3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圓柱和圓錐

觀察—比較—歸納

第二課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1頁的例2、第12頁的例3和第12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4~6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比較和推理,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探究并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及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進一步形成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立體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意義,正確計算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師生各備一易拉罐,并把上下面用彩紙包好,剪刀、膠水、圓規(guī)、白紙一張、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滲透思想

⒈(出示一張長方形紙)老師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紙,我想讓它站起來,你有什么辦法嗎?

小結:原來在一定條件下平面可以“化直為曲”。

⒉把這個圓柱形的紙筒打開后是什么形狀?

小結:同樣地,在一定條件下曲面可以“化曲為直”。

⒊揭題:這節(jié)課將運用這個知識來研究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板: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

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特別愛喝飲料,今天我們共同帶來了一瓶椰子汁,看到它,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來?

師引導:我們就來先來解決這位同學提出的商標紙問題,其實就是求什么?(圓柱的側面積)

1、引導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①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商標紙的面積呢?

②全班交流:沿著接縫把商標紙剪開,再展平。

③小組合作探究: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聽清要求:先獨立剪開商標紙展開,再觀察展開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圓柱有什么關系?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里交流一下。接頭處忽略不計。

④匯報交流:哪個小組愿意上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發(fā)現(xiàn)?指名上臺拿著學具匯報,生。(師再追問:通過剛才同學的匯報,我們知道了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呀?學生回答,師適時板書)

⑤怎樣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再次追問:為什么?(補充板書)

⑥小結:你們真不錯,巧妙地運用化曲為直,探討發(fā)現(xiàn)了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計算圓柱的側面積

①現(xiàn)在請你計算一下這罐椰子汁所用商標紙的面積(出示椰奶罐的底面周長約是 厘米,高約是 厘米)你是怎樣算的?

②解決例2:

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直接告訴你底面周長,例如怎么算?學生獨立做在書上,指名一生板演,集體反饋。

③思考:要求一個圓柱的側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④小結:如果沒有直接告訴底面周長,應用已知直徑(或半徑)求周長的方法,然后求側面積。

(二)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①動手貼出圓柱表面積:拿著實物,光這樣一個側面能裝飲料嗎?還需加上(兩個底面)我們把這個圓柱飲料罐各部分一一展開粘在紙上(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發(fā)現(xiàn)兩種常見粘法)交流展示,最好這樣放。

看著圓柱展開圖,讓它在頭腦中動起來(長方形的長等于…寬等于…)這樣我們可以更清楚地想象出長方形與圓柱的關系。

指著圖,由這些些部分組成了圓柱的表面積,什么是圓柱的表面積?(板書)

②動手畫出圓柱表面展開圖:下面我們要畫圓柱的展開圖,畫前先算一算,學生算好后回答,師板書。

要求畫在書上的方格紙上,友情提醒:一要想要畫出圓柱的哪幾個面?二要注意每個方格紙邊長厘米,根據(jù)算的數(shù)據(jù)合理布局。(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品,作評價)

3、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①例3中的圓柱表面積會算嗎?

獨立做在書上,交流反饋:每步求出的是什么?指出:解答時為清楚最好分步算出各部分面積。

②出示易拉罐的數(shù)據(jù),圖例:半徑:2.5厘米,高:12厘米,求鐵皮用料。

③要求一個圓柱的表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三、應用練習,鞏固深化

過渡: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圓柱體實物,你會根據(jù)實際算出它們要求的面積嗎?

1、教材第12頁“練一練”(理解題意要求的是圓柱的哪部分面積后獨立做)

2、練習二第6題。(通過填表幫助學生進一步區(qū)分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表面積三個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理側面積、底面積與表面積之間的聯(lián)系,使計算圓柱表面積的思路更加清楚)

四、全課總結,認識升華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4、5題。

蘇教版6,7減幾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11個生字。認識“角字旁”。區(qū)分“蜂和峰”與“蜜和密”

2、能夠自主發(fā)現(xiàn)識字的方法;會讀本課的詞語和句子。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醒”“蜜”“蜂”寫端正、美觀。

4、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重點:識字以及了解生字在詞語或者句子中的意思。

教學難點:記住字形,正確書寫。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時數(shù):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春天

1、導入:同學們,春天已經(jīng)來到了人間,細心的你發(fā)現(xiàn)了嗎?

2、出示課件,欣賞春天的畫面:萬木吐綠,河水解凍,小鴨戲水,柳樹發(fā)芽,百花開放。

3、多美的畫面呀!經(jīng)過漫長寒冷的冬天,我們早就盼望著“春回大地”了!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二、根據(jù)教材編排特點,采取分散重難點,分層識字。

(一)初讀感悟字形。

學生借助音節(jié)、同桌互讀等方式,讀準字音,初步認識字形。

(二)在觀察、比較、聯(lián)系中建構新知。

1、讀一讀熟字。

東、星、牙、地、蝦、雞

2、讀一讀帶音節(jié)的新字。

凍、醒、芽、坪、蜜、鴨

3、觀察,熟字和新字誰和誰能手拉手,成為好朋友。

東——凍星——醒牙——芽地——坪蝦——蜜雞——鴨

4、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比較后發(fā)現(xiàn)新舊兩個字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說發(fā)現(xiàn))

教師提升:我們是利用熟字學習生字的,是一種好的識字方法。

5、給生字組詞語,初步了解字義。

相機指導生字:蜜蜂的書寫。(觀察、比較、教師指導學生書寫)

(三)學文中鞏固生字,在語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1)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詞語。

a.“解凍”什么意思?誰解凍?讀詞(河水解凍)。

b.你知道“蘇醒”什么意思嗎?在春天,都誰蘇醒了?(學生自由說)這么多的事物在春天都蘇醒了,所以說是萬物蘇醒,讀。睡了一冬,終于醒了,多舒服呀,再讀讀。

c.春天,都哪些植物發(fā)芽,你觀察到了嗎?(學生說)——楊柳吐綠

萬物蘇醒: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春天來了,什么蘇醒了?)

楊柳吐綠:換詞的方法。(楊柳發(fā)芽)

百花爭艷:聯(lián)系第2課學過的描寫春天里的畫的語句。

(2)感情朗讀,背誦這5句話。

a.把這些生字朋友送回家,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春天那美麗的畫面。

b、指名讀,認真聽,你想到了什么樣的畫面?

c、導讀:播放開頭的畫面,配樂,用你的朗讀把這么美的畫面表達出來。(練讀——指讀——齊讀)。

(3)、拓展: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有融化的河水,有戲水的鴨子,還有發(fā)芽的柳樹,還有?(生說)

四、在爭星游戲活動中鞏固生字。

可以設計找朋友游戲、以挑戰(zhàn)賽形式闖關游戲。

1、請你說說是怎樣記下面的生字。“一顆星”

2、找出一組形近字,再組詞?!皟深w星”

3、請你說一個或一句描寫春天的詞語或句子。“三顆星”

五、書寫生字

1、出示:醒、鴨。靜靜觀察,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2、學生匯報

醒:別丟了左邊“西”里的一小橫?!炯坠俏?、金文的“酉”字,像一個酒壇子的形狀,它的本義當指酒壇或酒壺。此字后來借用為干支名,為地支中的第十位。在漢字中凡從“酉”的字大都與酒有關,如酣、醉、釀、酌、配等

鴨:書寫時注意穿插避讓,鳥的橫是關鍵。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仿寫,教師巡視。

5、展示學生的書寫情況

對比觀察:欣賞評議。

蘇教版6,7減幾教案篇4

1?秋游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展開聯(lián)想。

3、能結合自己的感受去說說自己秋游的美好時光。

4、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9個生字。

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師資源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1、師:上次課,我們學了《練習一》里的一首關于秋天的兒歌,還記得嗎?一起來背背。

2、過渡:這么美的季節(jié),真適合去郊外游玩。

3、齊讀課題,理解秋游。

4、秋天到哪里去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請小朋友們打開書,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師:預習?課文,你們知道誰跟誰到哪里游玩?

課件出示:同學們???老師???郊外

教學“老”字:老人帶匕首。

教學“師”字:一橫短,一撇長,毛巾掛在橫桿上。

教學“郊”字:郊是形聲字,交作業(yè)時,畫了一只大耳朵。左邊“交”的最后一筆變成點。

教學“涼”字:北京只有兩點水。

(2)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2、引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1)師:(課件出示插圖,指導看圖)秋天的天空里,你看到了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呢?

相機出示:一望無邊。(識記“望”,指導書寫。)

相機出示:白兔、綿羊。

教學“兔”字:免字加一點。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3、引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插圖,指導看圖)秋天的農(nóng)田里,長了哪些莊稼?它們是什么樣子的?(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相機出示:稻子、高粱、棉花。(指導朗讀好輕聲)

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4、引導朗讀第四自然段。

(1)師:這么美的景色,小朋友們早已激動萬分了,看看他們都在干什么?(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相機出示:奔跑??追逐??笑著??喊著)

(2)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

5、朗讀全文,再次感悟“秋游”之美、之樂。

三、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導寫字。

師:第一筆是豎,稍短,第二筆是橫撇。

郊:左邊“交”的捺要改成點。橫撇彎鉤中橫撇相對小,彎鉤外出。豎是懸針豎。

3、學生描繪、臨寫。

四、復述課文主要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

同學??老師??郊外??天氣涼了??天空??白兔??綿羊??一望無邊??農(nóng)田??稻子??高粱??棉花??奔跑??追逐??笑著??喊??

2、用上幾個詞語說一句和課文有關的話。

3、今天我們跟著老師再去郊外走走。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聽句練習,體會秋天的天氣特點。

(1)同學們跟老師去郊外游玩。

(2)秋天到了,同學們跟老師去郊外游玩。

(3)秋天到了,天氣漸漸涼了。同學們跟老師去郊外游玩。

2、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2、3自然段。

1、過渡:郊外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抬起頭,先來看看天上。

2、師:(課件出示插圖)觀察插圖,天空是什么樣子的?

3、引導學生交流。

(1)體會天空的“藍“。

師:(相機出示:“藍藍的天空”)除了可以用藍藍的,還能用什么詞語來表示很藍很藍?(蔚藍、碧藍、瓦藍)

(2)體會天空的“一望無邊”。

師:秋天的天空那么藍,那么高,所以我們一眼望出去望不到邊了?!這句話在課文里有,你能找到并把它念出來嗎?(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

理解“一望無邊”:課文用“一望無邊“這個詞寫出了天的廣闊,你們能不能換個詞也能表示天的大呢?(一望無際、無邊無際)

一望無邊可以用來說天空,還可以說什么也是一望無邊的呢?(藍藍的大海一望無邊,茫茫的草原一望無邊,金黃的稻田一望無邊)

(3)體會白云的變化多端。

藍藍的天空有什么呢?白云又是怎樣的呢?讀讀書上的句子怎么寫的。

(相機出示: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

師:請同學們看看,天上的白云在變什么呢?(引導看圖)你瞧,白云一會兒變成了白兔,一會兒變成了綿羊。真神奇呀!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指導朗讀)

師:在我們小朋友的眼里,白云還有更多的變化呢,是不是?我們一起來做魔術師,看誰變得又快又多,好嗎?

(相機出示: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有時像????????????????)

(4)師:這么美的天空,這么美的白云,你怎樣來讀?(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4、過渡:秋天的天空是這樣美,讓我們把目光望向遠處的農(nóng)田,去看看,莊稼長得怎么樣?

5:、師:讓我們一起看看田野里是否真的像文中寫的這樣呢?(看圖自讀這一段)

(1)這里的顏色都很美,你找出了幾種顏色?(黃、紅、白)(出示相應美圖)

(2)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彩色斑斕的美麗畫卷!你能把下面句子說得更具體嗎?

出示句子:

稻子(?)了,????????????????????。

高粱(?)了,????????????????????。

棉花(?)了,????????????????????。

(3)師:你能不能像課文中一樣,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4、課件出示句式練習:

(1)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玩,他們有的(??),有的(??),有的(??),玩得真高興呀!

(2)放學了,值日生在做值日,有的(???),有的(???),有的(??),做得多認真??!

(3)(??),(??)有的(??),有的(??),有的(??)。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6、指導朗讀全文。

師:美麗的秋天,豐收的秋天,我們說也說不完,看也看不盡,讓我們來欣賞一段秋天的美景,一起去領略秋天的魅力。

(1) 學生看視頻。

(2) 你想說什么嗎?亮開了嗓子說。

(3) 把你對秋天的喜愛,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齊讀全文。

三、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追、逐、喊”,學生觀察字形,教師重點指導:

“追”:第一筆是撇,而不是點,先寫里邊再寫里邊的走之,而走之要托住里面的部分。

“逐”:第一筆是橫,而不是點,先寫里邊,再寫外面的走之,而走之要拖住里面的部分。

“喊”:左邊的“口”字要寫得窄一些,右邊的筆畫多,要寫得勻稱。

2、學生描紅、臨寫。

板書設計

1??秋???游

天空??一望無邊

農(nóng)田??黃??紅??白

草地??有的??有的??有的

開心!

[秋游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二年級上冊)]

蘇教版6,7減幾教案篇5

《蠶姑娘》課文原文

春天天氣暖洋洋,蠶卵里鉆出蠶姑娘。

又黑又小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黑衣裳。醒了,醒了,變成黃姑娘。

又黃又瘦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黃衣裳。醒了,醒了,變成白姑娘。

又白又嫩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fā)胖。

又白又胖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fā)亮。

睡了四回的蠶姑娘,吃了幾天的桑葉,就爬到蠶山上,吐出絲兒來,要蓋新的房。成了,成了,繭子真漂亮。

繭子里面的蠶姑娘,一聲也不響。過了好幾天,繭子開了窗。變了,變了,變成蛾姑娘。

《蠶姑娘》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掌握多音字“發(fā)”(伯)的讀音。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蠶的生長過程和形態(tài)變化,激發(fā)學生對昆蟲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字詞,會仿照例句寫話,能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

教學難點:

讓學生了解蠶的整個生長過程及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變化。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結合學習生字詞“蠶”、“姑娘”,揭示課題

1、出示蠶的掛圖,引出課題生字教認。

問:這是什么?(板書:蠶)出示“蠶”的字卡,學生看拼音讀“cdn”。注意“蠶”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蠶”字是上下結構,上部是“天”,下部是“蟲”。書空記字。

問:誰知道“蠶”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蠶是一種昆蟲,能夠吐絲,蠶絲能織成美麗的綢緞)對,人們把“蠶”看做像一個美麗能干的姑娘,親切地稱“蠶”為“蠶姑娘”。(板書:姑娘,補全課題)

出示“姑娘”詞卡,學生看拼音讀“g0 nio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讀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兩個宇都是左右結構,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別書空記字。

2、這節(jié)課我們開始學習《蠶姑娘》這篇課文。齊讀課題:蠶姑娘。

二、初讀指導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后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習生字詞。

(1)會讀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發(fā)”。特別注意區(qū)分、讀準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節(jié)。

(2)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桑葉蠶卵蠶床蠶山吐絲繭子蓋新房蛾從此

(3)讀順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字詞

蠶桑葉從此瘦

鉆出換上卵繭

(2)指名讀,引導學生讀準加點字的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節(jié)。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桑葉:(用圖或實物講解)

蠶卵:蠶蛾產(chǎn)下的子。

蠶床:指養(yǎng)蠶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書上插圖)。

蠶山:(看實物或圖)供蠶吐絲做繭的一束束草稈子或麥秸稈子,上尖下寬,所以叫蠶山。

蛾:(看圖)蠶的成蟲。

從此:從這時起。

(4)抽字詞卡片,讓學生讀。

(5)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描紅指導

1、提示注意點。

此:左右結構。左部“止”第一筆是長“豎”而不是短“豎”,第四筆是“提”而不是“橫”;右部“匕”先寫“撇”再寫“豎彎鉤”,兩筆相連而不交叉,不能寫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齊平。

舊:開頭兩“豎”長度相當,上下間隔相等,“日”框內(nèi)部一“橫”連左“豎”不連右“折”,底部一“橫”既連左“豎”又連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筆改“橫”為“提”,右連第三筆“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橫”宜收緊些,下面“口”形上寬下窄,體形稍大,使下部平穩(wěn)。

蠶:上部首筆是“橫”而不是“撇”,第四筆“捺”起筆處連“橫”而不連“撇”?!捌?、捺”舒展,預留下部空隙寫“蟲”。

換: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部“提手旁”寫法同前;右部“奐”,自上而下筆畫由收緊到放開,最后兩筆“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穩(wěn)。

鉆:左右結構,左右寬度相等。左部“金字旁”開頭兩筆占位略寬,蓋住下部筆畫;右部首“豎”挺直,“橫”畫宜短,左連“豎”畫,下面“口”形寫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穩(wěn)。

娘:左部“女子旁”寫法同“姑”字;右部“良”首“點”宜高,第二至四筆應橫向收緊,“豎提”長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兩筆,“撇”連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為“點”;下部“木”的“橫”畫要長,“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穩(wěn)。

蓋:上下結構。上部“羊字頭”開頭兩筆一側“點”一撇“點”,三“橫”間隔均勻,中“橫”略短;下部“皿字底”體形寬扁,框里兩短“豎”,分別同左右兩“豎”畫走勢相應,而彼此對稱,平分成框里三個空隙,末“橫”特長,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穩(wěn)定。

裳:上部宜縱向收緊;下部“衣”的“橫”畫宜短,“撇”畫稍長,“豎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連于長“捺”,下部四筆體形寬放,保持全字穩(wěn)定。

2、學生練習描紅。

四、布置作業(yè)

1、練讀課文,注意第2~5自然段詞句的異同。

2、讀抄詞語(見文后練習3)。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默寫詞語。

變成吐絲蠶姑娘吃桑葉

換上從此暖洋洋蓋新房

2、指名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事?(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蠶姑娘從蠶卵里鉆出來的時間是在天氣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訴我們蠶是從蠶卵中孵出來的)(板書:卵一蠶)問:“鉆出”是什么意思?(在這里,鉆出就是爬出來的意思)

(3)小結: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就知道蠶是在春天從蠶卵里孵出來的。

(4)齊讀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剛從蠶卵里鉆出來的蠶姑娘是什么樣子?(又黑又小)

(板書:又黑又小)蠶姑娘出來以后怎么樣?(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黑衣裳。醒來以后,變成黃姑娘)(板書:吃桑葉、睡、脫、醒)教師提示注意:蠶吃桑葉的幾天當中,它是在動著的;而從睡到醒當中的時間里,它是不吃也不動的,這叫做蠶眠。(板書:蠶眠)蠶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脫去一層皮。第一次蠶眠脫去的是黑皮換上了_的皮,所以說“變成了黃姑娘”。

(3)小結:讀了第2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在生長中開始階段的情況。

(4)齊讀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語句基本相同,但有幾個詞語換了,誰能說一說?(“又黑又小”換成“又黃又瘦”;“黑”換成“黃”,“黃”換成“白”)這反映了什么情況?(反映了蠶姑娘在不斷生長)(板書:又黃又瘦)還有什么詞語換了?(“就”換成“又”)

誰能說說“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兩個不同動作接連發(fā)生用“就”;表示某個動作的重復發(fā)生用“又”)對,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蠶眠的情況是恰當?shù)摹?/p>

(3)齊讀第3自然段,注意詞語換用的情況。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兩個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誰能說說哪些語句不同?(“又黃又瘦”換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變成白姑娘”換成了“從此一天天發(fā)胖”和“從此一天天發(fā)亮”;“脫下黃衣裳”換成了“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板書: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發(fā)亮)這反映了蠶姑娘不斷地長大了。

(3)齊讀第4、5自然段,注意詞語換用情況。

三、指導背誦

看提示(寫在小黑板上)背誦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______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變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兩個字,下同)

2、看提示背誦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fā)

四、課堂作業(yè)

朗讀、練習背誦第l-5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指名背誦第1-5自然段。

二、繼續(xù)細讀課文(第6、7自然段),

1、第6自然段。

(1)指名讀。

(2)為什么要寫明“睡了四回”?(因為蠶眠有四次,這是蠶的生長特點,所以必須特別寫明)這個自然段里把繭子比作什么?

(新房)為什么說“繭子真漂亮”?(繭子又白又亮,長圓形,很好看)

(3)這段里為什么不寫“醒了,醒了”,要寫“成了,成了”?

(蠶沒有再睡,就不能說“醒了”;蠶結繭子好比蓋新房,繭子結成,好比新房蓋成,所以要寫“成了”)“成了,成了,繭子真漂亮?!边@句要怎樣讀?(要讀出喜悅的語氣來)請你把這句讀一下。(學生讀)

(4)小結: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吐絲結繭前后的情況。(板書:吐絲結繭)

(5)齊讀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讀。

(2)繭子里面的“蠶姑娘”稱做什么?自答:繭子里的“蠶”稱做蠶蛹。(板書:蛹)為什么寫它“一聲也不響”,不寫“一動也不動”?(繭子里的蛹是慢慢在變化,逐漸長出兩對翅膀來,所以不能寫“一動也不動”)

(3)“繭子開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蠶蛹長出翅膀,成為蠶蛾(板書:蛾),蠶蛾咬破繭壁飛出來就是開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斬帛”;士田煙嬙n奪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_徂會括而有趣。請看第31頁上面的第一、二兩幅圖。(學生看圖)“變了,變了,變成蛾姑娘。”這句要怎么讀?(要讀出驚異好奇的語氣來)請你讀一下。(學生讀)

(4)看第三幅圖,想一想:兩個蠶蛾在干什么?(蠶蛾在產(chǎn)卵)提示:蠶蛾產(chǎn)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蠶卵又能孵出小蠶來,又開始新一輪的生長過程。

(5)齊讀第7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

1、根據(jù)板書內(nèi)容說說蠶的生長過程。

2、填空練習,概括課文。

從_____里鉆出來的又_____又_____的蠶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來都變了樣,第一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體一天天_____。它吐_____結_____,最后_____開了窗,飛出了_____姑娘。

3、齊讀完成填空后的這段話。

四、課堂練習

1、讀句子,初步認識句子的并合(課后練習4)。

這里有兩組句子,每組三句話,要求我們讀一讀。初步懂得怎樣把兩句話并成一句話來說。

(1)各人自讀,體會。

(2)指名讀第一組三句話。

(3)誰能說說怎樣把第一、二兩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兩句連起來,把第一句未了的句號改為逗號,把第二句開頭的“蠶姑娘”去掉,這就并成了第三句)

第二組三句話的練習方法同此。

2、背誦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韻的字引背。(押韻的字寫在小黑板上:娘、上、由主._白¨向宙_白、

(2)分兩個大組,一組背,另一組聽,再交換一次。評議。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誦。

3、背誦全文。

(1)全班背誦。

(2)指名背誦。

4、書面作業(yè)。

(1)擴詞。

蠶( )( )( )( )

換( )( )( )

絲( )( )( )

(2)照樣子,寫詞語。

例:暖洋洋紅通通黑白綠亮

板書設計:

蠶姑娘吃桑葉、睡、脫、醒(蠶眠)

又黑又小—又黃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發(fā)亮—吐絲結繭

《蠶姑娘》教學反思

上《蠶姑娘》一課時,我從蠶開始導入新課,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蠶的了解。有學生說:蠶最后可以變成蠶蛾。我說對的。有學生說:蠶吃的是桑葉。我說說得真好。有學生說:蠶會吐絲結繭。我說:你知道得真多。有學生說:蠶是從蠶卵里生出來的。我說完全正確。

我看看沒有學生舉手發(fā)言了,就對同學們說:誰能把剛才四位同學說的四句話連起來變成一段話,具體說說你對蠶的了解。下面沉默了片刻,一位學生舉手了,我讓他發(fā)言。他說:蠶是吃桑葉長大的,它從蠶卵里生出來,最后變成蠶蛾,它還會吐絲結繭。我表揚了這位同學的大膽發(fā)言,然后說:這位同學把剛才四位同學的意思連起來了,真了不起,但說話的順序有些亂,能否按照蠶的生長過程來有條理地說。此時,有幾位同學躍躍欲試起來。我請了一位,他流利地說:蠶是從蠶卵里孵化出來的,它靠吃桑葉慢慢生長,長大后,它吐絲結繭,最后變成蠶蛾。

在備課時,我僅僅想通過教師的簡要介紹來讓學生對蠶有個初步的了解。但到了課上,我忽然有個念頭,何不讓學生簡單說一說,看看學生到底對蠶有多少了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言語表達往往不夠完整充分,也缺乏條理,此時教師的引導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首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對蠶的認識片言只語地表達出來,然后啟發(fā)學生將這些片言只語組織起來,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同時豐富起來。在充分表達的過程中,學生思維和語言缺乏條理性的問題又暴露出來,此時教師靈活地引導點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表述順序上的混亂,并按一定順序重新理順思維并組織語言,最后達到充分而有序地表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