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老師必須要了解寫教案的意義,這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寫一份教案,從而提高了大家的專業(yè)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綠一課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綠一課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朗讀,積累并整理“寫在前面”中的好詞佳句。
能力目標:指導學生探尋學習語文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情感目標:學生在欣賞經典名言美文的基礎上,激發(fā)他們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陶冶他們的愛國情操。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探尋學習語文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工具:七年級語文教材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針對七年級學生剛剛步入中學,內心充滿好奇與期待,既迫切地渴求獲取新知,而又有著即將步入青春期的惶惑狀態(tài),引用精美的詩詞、名言導入本冊的“寫在前面”的學習。
二、教學步驟:
1、學生在情境導入的基礎上大聲朗讀前言,在學生朗讀前,教師提示學生應拿筆對文中的好詞、佳句進行圈點勾畫,注意語言的積累,并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2、在第一步驟朗讀的基礎上,同桌互相交流所圈點勾畫的好詞,佳句,拿出積累本收集整理在積累本上。學有余力的同學還可試著對其中的詞句進行賞析,品評。
3、教師在學生收集整理的基礎上,進行擴充,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
4、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此文,并讓學生再次回味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還讓學生思考探尋學習語文的方法。
5、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如何學習語文的話題。在小學六年的學習中,同學們已積累了部分學習語文的經驗,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互相切磋,相互借鑒,并整理成方法點。
6、教師趁熱打鐵進行小結,以此明確告訴學生:學習語文并不難,它是有方法可尋的,只要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可輕松學語文。
7、在探尋學習語文的方法的基礎上,教師又引經據典,將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中的文化精粹展現出來,讓學生了解語文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以此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探索民族文化史的興趣。
8、接著,教師由經典詩文中的語文轉入生活中的語文講述,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只要善于觀察,善于總結,總會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此步驟仍是在告訴學生:學習語文其實很輕松,只要找對了方法,學語文便是一種享受,一種智慧。
三、教師小結:
同學們,我國“文圣”孔子在求學方面曾告訴我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無止境,希望你們在新的學期里,在升入初中后,要善于思考,善于總結要養(yǎng)成探索求知的良好習慣.
綠一課教案篇2
散步
○教學目標
① 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② 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課前準備
學生: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師:①準備課前說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②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① 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② 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設計
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大家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也體現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大家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著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渡⒉健愤@篇課文就為我們大家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出示學習目標并板書課題
感知課文內容
① 檢查生字詞。
② 教師可配樂范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③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④ 帶問題朗讀課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a.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b.在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教師導學」
“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師小結]
文中描繪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為紐帶組建起來的。散步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事,只要意思對即可,給予肯定。用文中一個詞來概括“分歧”。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引導]精讀課文,想一想在散步過程中“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膽提出來,共同探討學習。
[提示質疑]a.母親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b.“我”為什么感到責任的重大?
[教師小結]
大路平順,便于老人行走,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進行埋下伏筆。“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學生根據課文可能回答,因為一切都取決于我。本段中告訴了我們大家:“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巳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總是聽我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著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這四種親情糾纏在一起,而他們又取決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為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綠一課教案篇3
一、字音
宕dàng 沁qìn 頭昏腦眩xuàn 憚dàn
踱duó 棹zhào 歸省xǐng 行háng輩
攛掇cuān duō 鳧fú水 撮cuō
桕jiù 楫jí 旺相xiàng
二、結構
第一部分:十年間兩次看京戲的回憶。
(1)第一次看京戲的情形。(至“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2)第二次看京戲的情形。(至“我后無回路,自然擠而又擠,終于出了大門”)
第二部分:平橋村隨母歸省的生活。
(1)隨母歸省的時間地點緣由和平橋村的環(huán)境,突出平橋村是我的樂土。
(2)交代鄉(xiāng)間生活的小朋友的情況(熱情、好客)和關系(平等)。
(3)寫平橋村的樂事(釣蝦、放牛)。
第三部分:在趙莊看社戲的全過程。
(1)看社戲前的波折。
(2)去看社戲途中的見聞感受。
(3)在趙莊看社戲。
(4)看社戲后,深夜歸航。
第四部分:看社戲后的余波。
三、重難點
1.文章的重點是寫看“社戲”,為什么用很大篇幅寫在北京戲園里看京戲的情景?是否是多余之筆?
(1)找出兩次看京戲時的場面和人物描寫的句子。
(2)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意在用看京戲的令人生厭反襯社戲的令人神往。欲揚先抑,增強小說的表現力。比如:戲院里的場面是那樣的嘈雜、混亂、齷齪,這恰好與看社戲時和諧、清新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我”在戲院里向坐在近旁的胖紳士請教,對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態(tài)度是那樣的冷漠、傲慢,這恰好又與看社戲時小朋友們的互相友愛形成鮮明的對照;看京戲和看社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京城生活和江南水鄉(xiāng)生活的不同,顯然,作者的感情是傾向于后者的。
2.為什么作者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樂”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后討論。)
(1)民風淳樸、鄉(xiāng)民善良的鄉(xiāng)村,對一個在封建家庭中生長、受各種規(guī)矩束縛的孩子來說,確實是自由快樂的天堂。“我”作為客人,在這里“得到優(yōu)待”,釣到蝦“照例是歸我吃的”,小伙伴們對“我”體貼照顧的無微不至,在“看社戲”一節(jié)中這種友愛和照顧表現得淋漓盡致。
(2)也因為在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陳腐無用的經書,而且也沒有那么多規(guī)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絕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對自幼就壓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這樣的自由是一種多么寶貴的享受。
(3)更加重要的是,在農村可以親近大自然,“掘蚯蚓”、“釣蝦”、“放?!?,相對城鎮(zhèn)宅院中那種蒼白無味的生活而言,無疑是新鮮有趣、極具魅力。因此,“我”對這樣的“樂土”、這樣的童年往事,“一直到現在”,也念念不忘。
四、問題討論
1.作者既然寫社戲,為什么還要寫開頭“平橋村的情況介紹”部分?
——這部分交代了平橋村的環(huán)境和人物關系,既寫出了平橋村是我的樂土,又為情節(jié)的展開作好了鋪墊。
2.小伙伴們對臺上的戲感興趣嗎?又為什么要想去看戲,并爭著去看戲?
——小伙伴們最感興趣的是看戲途中的無拘無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他們的興趣不在戲,而在看戲前后的那種氣氛、感覺。
3.作者寫看戲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
——這樣寫一是有波瀾曲折,烘托了看戲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現了小伙伴們的熱情能干的特點。
4.文章最后寫六一公公送豆的情節(ji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現了老人的寬厚慈愛,熱情好客,進一步說明了“我”愛平橋村的原因是――平橋村的人的善良可愛。深化了主題。
5.怎樣理解“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也沒有吃到那也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我”所難忘的是平橋村人的真摯樸實的感情和特有的鄉(xiāng)村風光,自由的空氣,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系。也就是人情美、景物美、故事情節(jié)美。(另外一個說法是: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五、歸納中心
課文寫的是“我”少年時代在平橋村的一段生活情景刻畫了一群農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農村自由天地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質,反映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
八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多讀
就是反復讀。據說,豐子愷先生的讀書法稱為“二十二遍讀書法”,他對一篇好文章,前后讀22遍之多,并深有體會地說,把文章讀熟后,就會漸漸地從唇間背誦出來,多讀成誦,應當就是記憶之本。
強記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進行記憶。有些課程基本概念不記不行,如語文中的音形義、外語中的單詞等。理解了的要背誦,暫時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記憶,并在使用中重新鞏固記憶。
古詩文,背誦后更易理解,理解后還會記得更牢固——當然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腦信息存儲得越多,而且會養(yǎng)成樂于記憶的好習慣。當然,強記和死記并非同一概念。
勤寫
不只是寫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記、聽課筆記、讀書中的圈點評注、整理摘抄都屬于這個范疇。
寫本身就是較高層次的記憶,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寫作文,先打腹稿,再寫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謄寫時,不看初稿就能寫完。原因是,動筆綜合調動了各種器官,并進入記憶的高級階段,“好記性不如賴筆頭”不無道理。
八年級語文學習技巧
應當重視語言材料的積累。
學習語文需要日常的積累,沒有積累的語言是蒼白的,沒有積累的學習是徒勞的。有了厚實的積累才能激活思維,能觸類旁通。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首先是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運用。
復習時應強化如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領悟含義。對背誦的詩文,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要真正弄懂。
2.圈點強記。對詩文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
3.邊誦邊寫。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寫出上下句或句中的關鍵字,以防“口是手非”。
4.規(guī)范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異體字和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綠一課教案篇4
一、班會目的:
1、使學生對文明禮儀有更明確的認識,體會到文明的重要性。人人爭做講文明,講禮貌的好學生。
2、培養(yǎng)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點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yǎng)。
二、活動重點:
提高學生對文明禮貌的認識。
三、活動難點:
能適時適地適用文明語言及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四、活動準備:
1、收集禮貌用語和平時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
2、搜集文明禮貌兒歌、歌曲。
活動過程:
師:為了讓每一個學生成為知書達禮的好少年,讓“文明之花”開在我們的校園。同學們,大家好!“小手拉大手,共創(chuàng)文明城”主題隊會現在開始。我們是祖國的小雛鷹,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我們要做21世紀文明的人。做文明的人要有良好的行為,做文明的人要有良好的習慣。
(一)、看一看
1、學生認真閱讀《中小生禮儀常規(guī)》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
2、觀看升國旗儀式課件。
這樣,圖文并茂,給枯燥的理論知識以生命。挑選重要的,難理解的知識,結合實踐給以適當的舉例加以解釋。
(二)、測一測
1、你平時說臟話嗎?
a、不說b、很少說c、常說
2、升國旗時,你能敬禮、肅穆,行注目禮嗎?
a、能b、有時c、不能
3、進入老師的辦公室,你先敲門、喊報告嗎?
a、是b、有時c、不
4、你在家經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洗碗,疊被子?
a、是b、有時c、不
5、瞻仰烈士榮譽室時,你能保持肅穆嗎?
a、能b、一會兒c、不能
6、離開家時,你會關好門、熄燈、再走嗎?
a、會b、有時c、不會
7、在學校餐廳就餐打飯時,你能按順序排隊嗎?
a、能b、有時c、不能
8、你能按時保質完成作業(yè),不抄襲別人作業(yè)嗎?
a、能b、有時c、不能
9、在校園遇見外國人(或外來的人),你會好奇地盯著他們看,對他們指手畫腳嗎?
a、不會b、有c、會
10、班里如若有同學生病,你會主動幫助他到醫(yī)務室看病嗎?
a、會b、有時c、不會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
①選擇“a”得3分,選擇“b”得2分,選擇“c”得1分。
②等級統(tǒng)計:
a、分數為30—24分:你是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舉止言談文明,與老師、父母、同學相處融洽,人際關系好,是個受歡迎的人!
b、分數為22—16分:一般情況下,你是個文明的人,但有時可能沒有認真對待一些事情,特別是一些小事,人際關系一般,是個比較受歡迎的人!
c、分數為14—10分:許多情況下,你是個不文明的人,人際關系一定很差,是個不受歡迎的人。
2、出示幾幅多媒體圖片,讓同學從中選出屬于文明的行為。
(三)、說一說
1、多媒體提供漫畫。
如①隨地吐痰;②尊敬老師;③不亂倒垃圾;④尊老愛幼;5踐踏花草等等
讓學生先看圖片說說這種行為的對與錯,錯的應怎樣做,也可說說這種行為的嚴重后果。想想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類似的事情發(fā)生,能提出批評與自我批評。
2、交流心得體會。
(四)、議一議
1、怎樣文明用語?
文明的環(huán)境需要文明的語言,讓文明語言把我們裝扮,讓我們的生活更美麗!不講臟話粗話是對我們每個小學生提出的警言,我們文明少年應像幼苗棵棵茁壯成長。時時清理身上的蛀蟲,時時改正我們身上的不文明習慣。
列舉3—5例,說明在不同的場合,應怎樣文明用語?在當今社會有許多的語言垃圾,許多粗話臟話等,不但不符合語言規(guī)范,在思想上也是不健康的,讓學生了解其危害性,文明用語。
2、如何尊敬師長?
主持人:父母老師是一棵棵大樹,為我們撐起一把愛的保護傘。我們在長輩的呵護下快樂成長,我們要做尊敬長輩的孩子。那么我們該如何尊敬長輩?
3、在升國旗時應遵循什么禮儀?
(1)使學生明確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國旗。愛護國旗就是熱愛祖國,維護國家利益的標志。
(2)使學生明確,升旗不但是一種制度,而且是進行愛國教育的一種方法。
(3)使學生掌握升旗儀式的整個程序及要求,為未來參加工作后組織儀式打基礎。
4、我們應如何做一個有禮儀常規(guī),文明的小學生?
5、文明用語再學習:
見到老師同學問聲好。
分離時候別忘把手招。
影響別人,“對不起”,
回答要說“沒關系”
從小講文明,懂禮貌,
大家夸我是個好苗苗。
6、文明行為再多點:
每天早晨起早點兒,胸牌領巾戴齊點兒。
見到老師禮貌點兒,打掃衛(wèi)生積極點兒。
樓道走路安靜點兒,上課聽講專心點兒。
發(fā)言聲音洪亮點兒,作業(yè)寫得工整點兒。
幫助同學熱心點兒,同學之間友善點兒。
接受批評虛心點兒,改正錯誤及時點兒。
益智游戲多玩點兒,課外好書多讀點兒。
愛護花草主動點兒,文明歌謠記牢點兒。
(五)、寫一封承諾書:
爭做“創(chuàng)文明城區(qū)”活動文明帶頭人承諾書
為全心踐行“創(chuàng)城”號召,爭做“創(chuàng)城”活動文明帶頭人,我愿承諾以下責任與義務:
一、從我做起,提倡生活和行為文明。身為學生就應該遵守學校各項紀律,不但要做個愛學習、講衛(wèi)生、守紀律的好學生,還要做個講文明、懂禮貌的文明學生。
二、從創(chuàng)建文明個人、文明家庭和文明社會做起,把良好的文明習慣帶進家庭、帶進學校,自覺監(jiān)督社會上的不文明行為和不良文明習慣,如對行人亂丟亂吐、亂貼亂畫、違章停車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
三、從小事做起,加強社會公德,自覺追求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安全規(guī)程系生命,自覺遵守是保障。過街走人行橫道或過街設施,遵守交通信號。
五、與家長一同做文明市民,為“創(chuàng)城”盡一份力。
(六)、活動總結
主持人講話:“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決定命運”,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印度名言,它說明良好的行為訓練,對形成習慣,培養(yǎng)性格,把握命運非常重要。在本次主題活動中,從生活到學習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里都有逐漸滲透著文明禮儀、遵守規(guī)范的內容,目的在于完善自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為建設文明縣城而努力吧!
綠一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掌握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
3、明確本學期語文教學常規(guī)要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走近語文,魅力無窮。
1、“家”字解析—————上面是“宀”,表示與室家有關,下面是“豕”,即豬。古代生產力低下,人們多在屋子里養(yǎng)豬,所以房子里有豬就成了人家的標志。
2、笑話——————公交車上超擠,有一女人站在門口。從車后面擠過來一個gg要下車,跟那女的說了一句:“讓一下,下車”。那個女的沒有動。gg擠過去時就踩到她了。結果那女人好厲害的,不停地罵:“神經病啊你!神經病啊你!~~”,還超大聲,搞得全車都在看。gg一直沒有說話,下車時忍不了了,回頭對那女人說:“復讀機呀你!”后邊有幾個搞笑的小孩,不停地扮演剛才的一幕,甲說:“你神經病呀你!…………”乙說:“你復讀機呀你…………”全車人暴笑~!后來,有個小mm也要下車,擠過去怯怯地說:“我~我~我想下去,我不是神經病~!”全車人再次暴笑~!那個女人沒有說話,可是從邊上飄來一句話:“你是不是沒電了?”全車人暴笑不止~! (適當分析,語文在生活中的妙用)
3、問學生:在生活中,是否見到語文的身影?舉例說明。
——————————日常交談、廣告、對聯、合同……
二、語文的概念
1、語文
“語文”一詞出現的歷史并不長。1905年,中國官方開辦新學堂,當時的課程與教材都是從西方引進的,只有語文一科,教授的仍是歷代古文,當時稱為“國文”課。 30年代后期。葉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語文”的概念。《現代漢語詞典》的解法是指‘語言和文學的簡稱’”?!缎氯A詞典》注為“‘語言和文學’,也指‘語言和文章’或‘語言和文學’”。今天,語文多指語言文字與文學表達的結合。
2、“大語文”
工具性、人文性的統(tǒng)一。
3、聽———學會傾聽,聽懂表面意思,聽出言外之意。
說———在聽的基礎上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學會表達的技巧,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
讀————學會閱讀
寫———— 寫作
三、初一新生如何學好語文
知變化
(1)、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升學壓力小,初中階段學習科目多,任務重,中考壓力大,需要合理安排時間,掌握科學方法,不能再沿用小學階段的學習模式。
(2)、小學語文知識單一,內容簡單,初中知識豐富內容復雜,文體多樣。
(3)、小學學語文以老師教讀帶讀為主,中學學語文則在老師指導點撥下學生自學為主,學生需要自己用心去體會感受。
(4)、小學以上課聽課為主,中學則要先預習再聽課,先復習再做作業(yè),學生自己自主學習,自己發(fā)現問題。升入初中后要求學生自學能力提高,老師由過去的“保姆型”變?yōu)椤爸笇汀?,這就要求學生有意識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
那么、如何學好語文呢?
1、首先,要培養(yǎng)語文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想一想語文的重要性,想一想語文在生活中給我們帶來的樂趣,你就會對學語文充滿興趣。
2、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要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
預習主要是要解決四個問題:
a、大聲朗讀課文,利用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包括不會讀的字,不會解釋的詞,不好理解的語句。
b、了解課文大意,如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介紹了什么人或描寫了什么景,抒發(fā)了什么情感、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c、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試完成課后題。
d、讀了這篇文章,你自己有什么真實的感受,能寫下來。
e、圈點勾畫法
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還有利于我們日后的復習歸納整理,復習時只要翻翻書,重點難點一目了然。勾畫圈點的符號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畫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點句等)。
“~~~~”畫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
“△”畫在文章段落旁邊(精彩語段或結論)
“?”點在生字、生詞下面。
“□”圈畫出重要的字,詞或優(yōu)美詞語。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此處需要認真思考。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學中或聽課時有疑問,需向人請教或查閱參考書。
“①、②、③”標在有關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幾個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幾個要點。
書上做的標記符號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定,你也可以自己設計一套適合自己學習習慣的符號使用,標記符號一經使用就不要隨意改變。但應注意不要在書上標注太多的符號,因為標的太多反而起不到提示作用了。
(2)、學會上課聽講。
要做到:看、聽、記、問、思五點:
a、眼看
科學實驗表明,從記憶的保持速度上說,“看”的記憶為,上課時看老師講課,看黑板上的板書,掛圖、投影等,看課文內容。課堂上老師既是演員又是導演,要注意看老師的表情,手勢等各種體態(tài)語言,板書是老師精心設計的一課的重點內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爭做到過目不忘,在老師的指導下看課文內容,邊看邊思邊記。眼、腦、手并用,學習效果好。
b、耳聽
上課時要耳聽一方。聽老師的講析,聽老師的提問,聽同學的.發(fā)言,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積極思考,聽出重點、難點、疑點。只要認真用心聽,聽出這幾個關鍵,不僅可以以點帶面,提高記憶力,還可以增強理解力。
c、筆記
老師提的要求是重點,如“段要重點分析理解,內容了解即可。”老師講的結論也是重點,這往往是“畫龍點睛”之筆。
記在哪?語文課上一般記在書上即可,學完一課后再歸納整理記到筆記本上,整理總結的過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過程。
怎樣記?充分利用老師講課的間隙,如重復、停頓、板書時搶記,逐漸培養(yǎng)聽記結合的能力。
d、積極答問
課上答問,一種是“內心獨白”自問默答;另一種是老師提問時,與同學齊答或舉手起立獨答。
e、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只用用心思考,才能獲得屬于自己的知識,但是如果在老師啟發(fā)下,自己有了比較好的想法,可以在筆記本上記下來,等下課后再去深入思考或請教老師和同學??傊?,課堂上的“分心”,是學習的大敵。。
(3)、認真復習
德國有一位的心理學家名叫艾賓浩斯,他是發(fā)現記憶遺忘規(guī)律的第一人。他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甲組在學習后不久進行一次復習,乙組不予復習,一天后甲組保持98%,乙組保持56%;一周后甲組保持83%,乙組保持33%。乙組的遺忘平均值比甲組高。可見,及時復習可以在學習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課后應及時把老師講的和板書的知識像放一樣,在腦子里過一遍??纯茨芟肫鸲嗌?,忘了多少。然后翻開筆記,查找漏缺。
b、復習之后,再做作業(yè),不能夠一邊做作業(yè)一邊翻書找答案。不懂做的題目先放一邊,把會做的題目做完,剩下那些不會做的,就是接下來再次復習的重點。將相應的知識點復習一遍之后再做作業(yè)。一定要做到做完作業(yè),就已經將今天的知識全部掌握下來。
c、要反復復習。學完一課復習一次,學完一個單元,復習一次。學習一階段系統(tǒng)總結一遍。期末再重點復習一次。通過這種步步為營的復習,形成的知識聯系就不會消退。
3、關于寫作
(1)廣泛閱讀、博覽群書。
養(yǎng)成睡前閱讀半小時的習慣,可以讀名著,也可以讀微型小說,或自己感興趣的文學作品,并學會做批注,盡可能的寫讀書筆記。
(2)、多寫多練。
養(yǎng)成寫日記、周記的習慣,并且做到言之有物,不寫流水賬,把每天的所見所聞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點記下來,并有自己的觀點看法。
還應做到把文質兼美的課文當作自己學習寫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學生寫作文應從有意識的模仿開始,然后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四、本學期教學常規(guī)要求
1、練字
每天一頁,先摹后臨,要求上交檢查。并做到一月一個小進步,一學期一個大進步。可以自由寫,也可以每天專門只練某一個字。
2、預習檢查
準備一本預習本,將預習所做到的步驟逐一寫到其中,有些步驟可以附上相應內容,也可以寫在書本上一起檢查。
3、周記
每周一篇,字數400以上。由教師指定相應主題。
4、讀書筆記
讀名著,寫感受或摘抄并賞析優(yōu)美句子,或者其他有效形式皆可。
5、作文素材積累
指定主題的人物事例或名言積累。可以和讀書筆記相結合。
6、名著
?魯賓遜漂流記》,每周一定的閱讀量,并且在單元考中占據一定比例分值。
五、作業(yè)
按照預習要求,完成第二課的預習作業(yè)。
綠一課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在新學期能夠以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投入到學習中去,并用高昂的興趣參與學習。
2、熟悉新學期音樂課的要求,并能夠有意識的遵守,以良好的學習習慣規(guī)范自己在課堂中的表現。
教學重點: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相問好,拉近彼此的距離。
二.師生共同演繹節(jié)目,學生表演,老師表演,增進彼此感情,與孩子打成一片。
三.講述新學期音樂課要求:
1、按時按順序進入教室,不遲到,不早退。
2、進入教室不得高聲喧嘩打鬧,保持安靜狀態(tài)。
3、認真保持教室衛(wèi)生,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
4、課堂上發(fā)言積極有序,有禮有節(jié),爭做文明小學生。
5、做到愛護公共物品,輕拿輕放,損壞照價賠償。
6、上課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以積極的態(tài)度認真學習。
四、習慣養(yǎng)成訓練,聽音樂做出相關要求:
1、起立、坐下
2、安靜
3、師生問好
4、請坐好
5、同桌面對
五、分組選撥,并對小組長提出要求
1、四人一小組
2、講述課堂要求,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真實客觀,學會欣賞別人;正當優(yōu)秀小組,小組團結合作,富有創(chuàng)新;組長根據組員的表現,從紀律、學習習慣、上課表現上進行評價計分,獲得3分就可獲得一張綠卡。
小結:
希望第一節(jié)課能讓師生互相留下印象,更好的進行今后的音樂教學,把音樂課上的更加的有聲有色。
綠一課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新學期伊始,師生共討論教室布置。并發(fā)動學生準備布置材料(江蘇版美術教案)
2、仔細翻閱新教材,師生共同找出新舊教材的異同處。
3、針對每節(jié)不同的內容,找出所需材料并做記錄。為整個一學期學習作準備。
教學重點:記錄每節(jié)課所需材料,為一學期開學第一課學習作準備。
教學難點:讓學生找出不同課所需的多種不同材料。
課前準備:美術教材、鉛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第一部分:
同學們,進入美術教室有一種裝修一新的感覺,但你覺得美術教室還缺少點什么嗎?就這個小問題展開討論。
(以幾個人自由組合的方式進行討論)
1、如何進一步整體地美化我們的美術教室?
2、針對一扇窗、一扇門、一堵墻或整個教室進行裝飾。
3、完成具體作品的討論。
(布置工作:兩周內,以組的形式,自由布置好美術教室。即時評獎)
第二部分:
新的書,你有什么新的感覺?
小結:書的外形大了、書中的內容多了、圖片美了、有趣味了、準備的材料面廣了……希望大家一同把美術課上的更好!
二、作業(yè)布置
1、以第一課“印象深刻的事件”為例:書中圖片上應用了那些工具?
(水彩筆、彩色鉛筆、蠟筆、油畫棒、水彩、水粉顏料、國畫工具、油性筆、夢幻筆……)
2、列出第一課到最后一課所應用的工具。
(要求仔細翻閱每一頁,特別是可擴展工具或聯想到其他工具。)
3、作業(yè)在“成績一覽表”一頁完成。
三、巡回指導:
1、全面觀察學生作業(yè)。
2、及時發(fā)現學生對每一課工具的認識不足,并引導細心觀察。
四、總結: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下節(jié)課所帶工具。課上學生自主性發(fā)揮較好,討論時學生能積極參與。但作業(yè)中部分學生對一些課的工具使用認識還不夠,有待于教師進一步引導(課中時間不夠也是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