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活著的讀后感2000字5篇

時間:2023-06-06 作者:betray 讀后感

一份優(yōu)秀的讀后感不是復述故事的情節(jié),而是表達自己的見解,要想記錄自己讀書的感受,就不想認真寫讀后感,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對活著的讀后感2000字5篇,感謝您的參閱。

對活著的讀后感2000字5篇

對活著的讀后感2000字篇1

大家都說《培根隨筆》是日常生活的結晶,是堪稱經(jīng)典的大作。有很多人都喜歡這個偉大的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我卻跟他們完全不同,開始,我非常的討厭他,因為他總是以貴族的身份、站在男人的立場上來看待每一件事;總是以神的偉大、宗教的信仰及所謂的真理來起筆,總是講一些神話,令人一頭霧水……

懷著不滿的心態(tài),我氣憤的讀完了整本書。讓我驚訝的是,看完這本書,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我想象中截然不同的培根!他是個對哲學執(zhí)著,對政治的熱衷,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以及對理想的追求的偉人!

我恍然大悟:看來我是錯的,這才是真正的培根!

這本書共收錄培根隨筆56篇,篇篇標題意指鮮明,直奔主題,使人一目了然。讀者既可以通讀,由于每篇隨筆的結構自由,又以主題為中心來展開細膩的描寫與評論,所以還可以擇篇而讀。就是這樣,在這本書,不對,是在這本寶典優(yōu)美的的文字及無比深刻的哲理下,我好好的領悟了一番,結果是受益匪淺。

一本好書自然離不開精華,因為精華是一本好書的靈魂,《培根隨筆》作為一本世界名著,精華的部分那是數(shù)不勝數(shù)。

?論美》堪稱精華中的精華!語言簡潔,內(nèi)涵獨特。平常穿的腰金衣紫,現(xiàn)顯出大款的風格,就是美了嗎?不!完全錯了!一個人的美不是穿著的美,不是外在的美,而是內(nèi)在美,而是品德的美!正如文中所說: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

沒錯,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nèi)在。還記得不久之前的郭美美炫富事件嗎?網(wǎng)上的她,名牌跑車加時尚的衣服!無不叫人驚嘆,打扮得非常漂亮,驚艷脫俗??墒沁@引起了網(wǎng)友的強烈不滿,不單單是炫富,還假冒紅十字會。為什么大家這么的不滿呢?原因很簡單,這些人褻瀆了美麗!如果只注重表面,而不注重優(yōu)雅的內(nèi)涵——這種人可以說不配佩戴美麗這一光榮的稱號!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些人不懂得這么一個道理:人不是因美麗而可愛,是因可愛而美麗!

我記得,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每個人的夢想與信念也大有不同,當然,每個人的美也是截然不同的,不可把自己的美強加給別人,或許你的美,不是他追求的美?;蛟S你應該看看別人的優(yōu)點,用優(yōu)點來補充缺點,把自己做的更完美。

今年夏天,一位女孩打傘為乞丐遮雨,自己卻被雨淋濕,看似是一個舉手之勞。這一舉手之勞,也許是那個女孩的一種習慣,是一種下意識的舉動。但這種下意識的舉動,卻詮釋了一個人的包容、平等與善良。因此被大家稱為是最美麗的女孩用自己的內(nèi)涵美去幫助需求的他人,這才是美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美放射出的真正的光輝!

時機,也就是機會,個人只有抓住時機才能走向成功。于是《論時機》應運而生。如果說《論美》是這本書精華中的精華《論時機》可以說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他在篇中說到:當危險逼近時,善于抓住時機迎頭邀擊它要比猶豫躲閃更有利。因為猶豫的結果恰恰是錯過了克服它的機會。

既然是時機,它的出現(xiàn)有絕大部分都是偶然的。所以要想抓住時機,最主要的是當時機來臨的時候,你一定要全力以赴的把握住,俗話說的好:機遇,往往是給有準備的人。還要有優(yōu)秀的觀察力,因為時機不會先告訴你它在那里,需要你努力的觀察并發(fā)現(xiàn)時機。再把握住它,就像文中的那句:善于在做一件事的開端識別時機,這是一種極難得的智慧。

在眾多的隨筆中,我最欣賞的一篇是《論逆境》。順境帶來的幸運固然可貴,逆境造就的品質(zhì)更令人折服。順境的德行是節(jié)制自律,逆境的德行是不屈不撓。這是全篇中我最欣賞的兩句話。可以說,這是全篇的精華所在。

從這兩句話中或者說全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同時也帶給了我很多啟示。遭遇逆境可以理解為人生的不幸,因為他給我們帶來困難,挫折和痛苦;遭遇逆境也可以理解為人生的萬幸,因為他給我們一個鍛煉的機會,它考驗人的意志,磨練人的心智。可以說,正式逆境的磨練,造就了歷史上一批又一批的偉人。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shù)膼鄣仙幸豁梻ゴ蟮陌l(fā)明——電燈絲??墒撬庥隽顺砂偕锨У哪婢?,電燈絲都是失敗品。在這種逆境下,他放棄了嗎?沒有。他不屈不撓,經(jīng)歷了重重磨難后,終于制成了電燈絲,也就是電燈絲,才讓人類進入光的世界。

正是人們在遇到逆境時不同的表現(xiàn),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消極的人,遇到逆境,只得嘆息、報怨,最終墮落或者崩潰;就像前不久的那位母親,因為兩個孩子得了腦癱,遭遇嚴重困難,在逆境面前,她并沒選擇知難而進,相反,她知難而退,因受不了逆境的折磨,最后她崩潰了,喪心病狂的她背負著無比巨大的壓力,竟然溺死了她兩個13歲的雙胞胎兒子!

也許是壓力巨大的緣故吧,她得到了人們的同情;可積極的人,卻能從逆境學會堅持,得到勇氣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有句話說的好:患難見真情。這樣看來,逆境不僅教會我們?nèi)绾螉^斗,還盡顯世間的真情和美德。

在我看來,遇到逆境就是一種寶貴的人生經(jīng)驗,如何利用這種經(jīng)驗,就是成功的關鍵,逆境的德性是不屈不撓,而逆境要教給我們的,也正是不屈不撓??烧嬲涯婢钞斄紟煹娜?,卻一點兒也不多。

一本好書可以給你智慧,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明白一個道理,一本好書可以為人建造一條捷徑,一本好書甚至可以改變?nèi)艘簧拿\!一本好書猶如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射進來,照亮美的心靈。正如同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之學使人能言善辯,不得不肯定的是,這確實是一本使人上進的好書!

對活著的讀后感2000字篇2

用了三個晚上讀完了這本書,當時真是感慨良多,現(xiàn)在坐在電腦前敲下這些字,略記一下我的思緒。

對余華的關注也是因為別人,但是不可否認,這是一次正確的選擇,余華的筆下的世界讓我認識了另一種人生。

對于這本書,早就想讀了,只是當時沒有找到,于是先讀了《許三觀賣血記》,不同的故事卻又有著某種相似。

余華,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3歲時隨父母遷至海鹽,在海鹽讀完小學和中學。曾經(jīng)從事過5年的牙醫(yī)工作,1983年開始寫作,已經(jīng)完成長篇小說4部,中篇小說集6部,隨筆集3部,其作品被翻譯成二十種文字,在近三十個國家出版。曾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1988年),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xx年),中國圖書特殊貢獻獎(xx年)等?,F(xiàn)為杭州市文聯(lián)專業(yè)作家。

這本書以一個故事的講述作為脈絡,我作為一個旁聽者,和觀眾一起聆聽著故事親身體會者的講述。主人公叫做福貴,典型的中國古老的名字。以前父母總是會給孩子取這樣的名字,代表著自己和祖輩的寄托。福貴的家人當然也是想他能夠大福大貴,可真的是這樣,就不會有接下里的故事了。如果名字能夠決定一切,那么中國會減少多少悲劇啊,可是寄托只是寄托,和現(xiàn)實還是有很多難以企及的差距。年輕的福貴生活放蕩,紈绔子弟可以說,家境優(yōu)越,地主父親??墒窃绞沁@樣的家庭就越難有優(yōu)秀的兒女,福貴的眼中,生活就是享受和揮霍,不顧父親的反對,不顧妻子的心傷…終于有一天,他把家業(yè)敗光了,輸在了賭博上,輸給了龍二。為了還債,父親賣了家業(yè),搬出了祖宅。然后父親去世了,或者說是被他氣死的,接連的不幸還在繼續(xù)…

一個人只有有所經(jīng)歷才會有所成長,仿佛福貴也就一夜之間長大了。他向龍二租了五畝地,然后開始了未來的生活。所謂禍不單行,岳父帶走了妻子家珍,只留下了自己,母親和幼小的女兒。不久妻子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回來了,一家人團圓。其實無論多么不幸,只要有愛就還是會有幸福的。又過了不久,母親病了,妻子安排福貴到城里請醫(yī)生,可是意外又發(fā)生了。陰差陽錯間他進了軍隊,開始了幾年的膽戰(zhàn)心驚,后來解放軍解放了全中國,也解放了福貴?;氐郊依锏母YF,母親去世了,可愛的女兒也因為一場病而又聾又啞…

生活還在繼續(xù),此刻的福貴已經(jīng)完全脫胎換骨了,他知道了自己的責任,明白了自己的生活。那段中國的歷史,真的不是我們正常人可以承受的。

生活如果沒有了信仰和追求,就算是茍延殘喘,無異于行尸走肉。雖然沒有了物質(zhì)財富,但還有天倫之樂,還有妻女相伴左右,又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貧苦的生活困擾著每個普通中國人,包括福貴一家。兒子有慶,到了一定的上學年紀,他們?yōu)榱擞凶銐虻腻X,決定將女兒鳳霞送給別人撫養(yǎng),后來給了別人當傭人。但是與鳳霞的愛,還是讓他們決定留下鳳霞,一家人一起,什么困難都可以戰(zhàn)勝。很快到了大躍進時期,此刻的妻子因為常年勞累得了軟骨病,妻子本是大家小姐,因為他卻又過著如此艱辛的生活。有慶和鳳霞都是懂事的孩子,這或許也算是不幸中的有幸吧!可事情很少有絕對的,因為善良,有慶為縣長夫人輸血結果因為醫(yī)生的自私和想要邀功,讓年輕的有慶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亡。當然最早知道這個噩耗的是福貴,雖然他極度忍受不了,但為了妻子和女兒,他還是把有慶埋在了村西的地里,找個借口安慰還在病中的妻子??梢挂沟哪_步還是暴露了事實,妻子還是知道了真相。一度,他以為妻子已經(jīng)病入膏肓,無可救藥了??善孥E還是發(fā)生了,妻子竟然好了,能正常生活了。

沒有了兒子,女兒還是他們的牽掛。因為又聾又啞,到了出嫁年紀的鳳霞只能在羨慕中和別人的閑話中度過自己的每一天。終于有一天,女兒迎來了她的春天。雖然這個女婿是個偏頭,但是女兒與他兩情相悅,這就足夠了。而且這個女婿還真的是個好人。女婿名叫二喜,風風光光地娶走了鳳霞,兩個人生活還算不錯。福貴和家珍都很滿意,有一天女兒女婿告訴他們他們也有了愛的結晶,這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墒区P霞的生產(chǎn)卻帶走了她的生命,還是在那家醫(yī)院,那個奪走有慶生命的醫(yī)院。

家珍不久之后也去世了,因為病魔,因為傷心,因為無牽無掛。只剩下他,女婿,還有女兒的孩子,苦根。二喜帶著苦根每天工作,懷念鳳霞??墒?,屋漏偏遭連夜雨,二喜被石板活活夾死了。當他趕到那家小小的醫(yī)院,已經(jīng)見不到二喜的最后一面了。帶著苦根,生活還是要繼續(xù)。

苦難已經(jīng)經(jīng)歷太多,就不會因為苦難的深入而有所難以承受了。

苦根真的是個苦孩子,沒見過母親的芳顏,不久父親又去世了。

可是命運還是沒放過他,因為貧窮,苦根竟然被一碗很難吃到的豆子撐死了。這種死法,也許有人會覺得很可笑,可是透過表面卻有難以言盡的凄涼。

于是,就只剩下他了,孤獨的存在這個世上。最痛苦的不是死去,而是留下來承受所有的痛苦,可是他已經(jīng)不再痛苦了,因為他所愛的人都已經(jīng)遠離痛苦了。

后來,他的伴侶變成了一頭牛,至少這樣他就不會孤單了。人生的最后時光,和一頭牛相伴,他也學會了自娛自樂。沒有什么比活著更重要,即使沒有一個人相伴,為了死去的親人,愛人,還是要繼續(xù)活著…

一個人的生活,沒有什么舍不得,該是你的誰也拿不走,不是你的,誰也留不住。

活著,有意義就好,還是有很多不好表達…

我們都要好好活著。

對活著的讀后感2000字篇3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出自余華的短篇小說《活著》的自序。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每當讀這本書時,我就會覺得自己所面臨的一切困難其實都不算什么,人總是這樣,如果他沒有體會到真正的痛苦,他會天真的以為他所面臨的是天大的困難,所以便憂郁困惑,一籌莫展。讀了這本書便給了我莫大的勇氣去追求我想要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這是一個人從生到死都在追求的東西,也是一個人人生價值的所在,但往往還是有很多人找不到他們想要的幸福。而我就以讀了《活著》這本書后的感悟來淺談我對幸福的一些看法吧!

活著,是為了什么而活?還是單純的為了活著而活著?活著,是大自然賦予我們最基本的能力,簡單的兩個字卻充滿了對生命的渴望和對幸福的追求,但往往現(xiàn)實卻給了我們太多的苦難、無聊和平庸。而我們只能一點一點的去忍受,去擔負起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在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地披荊斬棘后才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朵幸福之花。正因為得來不易,所以才更加渴望和珍惜。

主人公叫福貴,一個在現(xiàn)代人看來略顯俗氣的名字,可是卻代表了那個年代天下父母親對子女的殷切期望。但什么是福?什么是貴?也許他們并不知曉,他們既單純得可愛,也愚昧到可悲。于是一個個悲劇就此誕生,出生在富貴家庭的福貴并沒有那么像父母所希望的那樣富貴,他的人生還是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轉(zhuǎn)變,到最后才知道好好地活著才是老百姓真正的福貴。想來也是警醒我們每個人:今天你所擁有的如果不努力抓緊,明天也許就不是你的了。要珍惜眼前,活在當下。

福貴的一生可謂當時底層社會的一個縮影,勞苦大眾對于生活的磨難只有堅忍,而沒有力量去改變他。賭光家財,氣死老父,他的人生從平坦大道走向了死胡同,但最可貴的是他乘著自己年輕氣盛,以狂妄不羈的性格得到了他這一生中最愛的女人—家珍。他的幸福大門為家珍而開,也從未關過。

福貴的一生是那么的漫長也是那么的短暫,讓我強忍悲痛來復述他的一生吧!成親不久,賭光家財,氣死老父,同時失去了最有力的精神之柱和物質(zhì)之柱;家道中落,岳父強行帶走懷孕的媳婦,好在家珍最后回來了;外出買藥,不幸被國民黨抓壯丁,戰(zhàn)場上撿了一命,但也許是他的母親一命換一命的吧;回到家以為全家四口人可以安心過上好日子了,不料兒子有慶十三歲時卻因為救人獻血過多而死,生活再次陷入悲痛;女兒鳳霞人機靈漂亮,但因為小時候的一場高燒變成了聾啞人,本來就不舒心的日子更加難過,還好找到了一個能當半個兒子的女婿—二喜;在以后的這段時間里恐怕是福貴一輩子中最快樂的時候了,女婿對他們很好,全家其樂融融,但可怕的事又發(fā)生了,女兒鳳霞在醫(yī)院生孩子的時候死去了;不久之后他生命中最珍愛的人,終于承受不了打擊離他而去;但好歹他還有爺孫三人相依為命,沒過幾年二喜因為一次建筑事故被水泥板砸死了;原本一個六口之家,還剩兩個人,但命運覺得給他的痛苦還不夠多,再一次奪走了他只有六歲大的外孫的生命。一個遲暮之年的老人,經(jīng)歷了如此多的生死離別,卻依然堅強得活著。因為他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需要他,被人需要也是一種很大的幸福;因為他知道,上天讓他活著是去努力追求幸福的,盡管幸福離他很遠,盡管只剩他一個人,但只要他自己不放棄,明天也許幸福就來到他身邊了。有人說過幸福就像一只翩翩蝴蝶,你永遠也追不上它,但它卻在不經(jīng)意間落在你的肩上。

寬容、善良是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福貴的兒子有慶是為了救他戰(zhàn)友春生的老婆才不幸死去的,一開始家珍不肯原諒春生,但大家經(jīng)歷了提心吊膽的文革后,命運悲苦的他們還是重歸于好,所以遭遇不幸卻依然懂得寬容的福貴仍然是幸福的,他用寬容和忘卻來清除痛苦,讓內(nèi)心有更多的空間來容納幸福。

也許我們所看到的,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但我相信任何人都會被他這種堅強所打動,從而來堅強地面對自己的人生。也許福貴的一生窄如手掌,但也許能寬若天地。

幸福只是內(nèi)心對生命流轉(zhuǎn)的一種感受和領悟,而這種感覺不在于它的長短,但只要我們感受到了它的存在,珍惜它的存在就已經(jīng)獲得了幸福。

在貧苦的邊緣,幸福仍然可以光顧,在光鮮的背后,幸福也許仍然味同嚼蠟。是否幸福,不在于你所處的環(huán)境,而在于你所營造的心境,是否幸福,不在于你擁有了什么,而是在于你內(nèi)心感覺到了什么。做事遵循于本心,幸福就可以很簡單,幸福的內(nèi)心才是成就我們幸福人生的主體。

積極追求幸福是沒有錯的,但我們在匆忙趕路的時候,卻忘記了祝?!,F(xiàn)在的我們似乎都處于這樣一種狀態(tài):一直在忙,一直在往前趕,以為拼命趕路的我們會在某個終點獲得幸福。于是在這種不能停止的追求當中,我們深感疲憊,卻一直不曾追到我們希冀中的幸福。生命本就是一個過程,如果我們只是匆匆忙忙、平平庸庸的追求幸福,然而卻忘卻了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那么我們是否幸福,都早已沒有了感覺。所以當你不停向前奔跑的時候,適當慢下來,欣賞沿途的景和人,也許你會收獲不一樣的東西。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同樣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感知幸福的心靈。就讓我們放飛心靈,感悟幸福吧!

對活著的讀后感2000字篇4

在人間有誰活著不像是一場煉獄。

——題記

沒有人知道自己這一生會經(jīng)歷什么,也沒有人知道自己這一生會不會如自己所心儀的那般幸福,而它———《活著》,卻讓我們在別人完整的人生中找到了那份信念。

前些天,我一時興起就翻開了那本黑漆漆封面的書——《活著》。起初還有些沒有頭緒,書中一開始講述的內(nèi)容看得我暈乎乎的,畢竟,這個寫作的方式與往常有些不大一樣,似乎是倒敘,又似乎只是回憶式的。開始著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更多是抱著閑著也沒事干的態(tài)度,只是看完整本書,我便有了大大的改觀。

我記得起初是這樣的,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寫作,更多的是給人一種真實且又感同身受的感覺,一開始便由“我”聽偶然間遇見的那位名為“福貴”的老人敘述故事為起點,文章用貼切的事情以及那些故事將“活著”的意義表達得淋漓盡致。

在整本書中,其實我感慨頗深。看著福貴從家里放蕩不羈的富二代,到由于賭博輸?shù)艏耶a(chǎn)一無所有,再到經(jīng)歷離別與永別后的親人再相聚,再到兒子離世女兒幸福出嫁,再到妻兒子女相繼離開后自己與老牛相依為命的生命歷程,看似三言兩語的概括卻蘊含了太多的意味深長。

看著福貴年輕時的放蕩不羈,我總會想到現(xiàn)在的自己。年輕時的福貴沒能光宗耀祖,染上了賭博,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就連對妻子都談不上有愛,只認為那本該是作為妻子理應盡的本分,到最后賠光了那僅有的“一百畝田地”,成了名副其實的敗家子。而現(xiàn)在的我,亦有年輕時候福貴的影子。

我在本該認真且努力奮斗與學習的年紀,把大把大把如金錢般的時間花在手機上,沉迷于那種網(wǎng)絡與童話般的生活,在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有些極為勤快,在學習,上有著自己的追求與目標;在生活上,懂得多為父母多付出一點。而我呢,看著父母兩鬢漸白的頭發(fā)和那日漸衰老的背影,哪怕知道去心疼,也不曾真真的付出過多少,父母那來之不易的血汗錢在我的眼里竟是那樣的輕快。那種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模樣,在這書中前后反差竟有些凄涼與可笑。

中年后的福貴,家道中落,沒有了一百畝的家產(chǎn),沒有了舒適的屋子,沒有了可以揮霍的金錢,一切都得從頭再來。他沒有因此怨天尤人,因為父親讓他挑銅錢還債使他恍然大悟,從頭再來并沒有那么好運,只是說,多了些人間煙火的味道與常人的幸福。當他褪去光環(huán)后,母親與妻子的陪伴其實是他最大的幸福。當我讀到“他的母親生病了,他去城中請郎中,途中因幫助一調(diào)皮小孩敲門而被侮辱,最后與那家仆人爭斗,最后被迫充軍,無法為母親請來醫(yī)生,一別竟是好幾年的光景?!眱?nèi)心竟有些難過。

每個人都知道,是父母把我們養(yǎng)大的,談不上報答與否,但至少能做得到“孝”,也知道“你養(yǎng)我長大,我伴你變老”。當自己母親離世,自己竟毫不知情,多年后回來了,竟在妻子口中得知,母親在臨死前還在安慰妻子“相信福貴,他一定不是去賭博了”,說起來,母愛真的很可貴,縱然你有千般不對,她也不曾怨你分毫,哪怕在生命的最后,牽掛的還是她的子女。

這讓我想到我的母親,我和母親感情是極好的,但是生活中難免會有爭吵,有時候我總會和母親發(fā)脾氣,卻在離家時特別牽掛母親。我仍記得我剛離開家,在學校住校的時候,那時候剛開始特別的不習慣,在陌生的地方總是有些害怕,而母親總是無時無刻不在擔心我,一天好幾個電話,我心里只要不舒服就會打電話和母親傾訴,那時候母親總會擔心得一夜難眠。當她生病了,她從來不會說告訴我什么,只是會說“我們都很好,你別想太多,認真學習就好?!痹谀赣H的眼里,她的全世界便是我們,是我們這群不懂事的孩子。

后來啊,福貴回到了家里,沒見到等候他的母親,但是妻子與兒女都在等候他,他們重聚了,可那個天真愛笑的女兒卻再也聽不見再也不能說話了,他們一家人努力的生活著,可生活沒有一直眷顧他,十三歲的兒子因在獻血丟掉生命,妻子換上軟骨病,重擔壓在自己和女兒鳳霞身上,而一個不過十六七的女孩子卻要干那么重的活,看得我有些心疼那個女孩子,在那個家中,鳳霞付出了很多,只是慶幸后來鳳霞遇到了她的'良人二喜,才有了些幸福的時光。

再后來,女兒鳳霞因難產(chǎn)去世,妻子也病逝了,就連那個善良的女婿二喜也在工作中丟掉性命,而唯一的孫子苦根到最后也去世了,福貴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當我看到那一段的描繪“福貴籌錢買了一頭只有三兩年性命的老牛,與之相依為命并取名福貴,整天在田地里耕種,還在牛的身上叫著自己已逝的妻兒子孫的名字。”看到這兒,我仿佛看到了那個孤苦伶仃的老人和老牛相伴的凄涼場景……其實正如賀拉斯所言: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

無論我們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要記得: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對活著的讀后感2000字篇5

愛情,越是將它看得高尚,就越感覺容易褻瀆它,就越想珍惜它,它是我們成長一定時期的階段產(chǎn)物,似乎上天給人們的愛情都是被精心安排的,無論你是富有的還是貧窮的,是精神上的獨領風騷之師還是窮酸落魄之士,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愛情,并且都可以為愛情“愿意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陶醉其中”,愛情給人們的滿足感是其他一切事物難以媲美的。 但是當今的人們,或者從產(chǎn)生愛情的時刻起,人們這種無知的家伙就用自己的毫不滿足的貪婪欲褻瀆著自己少有的愛情。

對自己一時迷戀的人窮追不舍,漫無目的耗費著自己的精力與時間,最終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還說是愛情傷害自己。孰不知,就是自己經(jīng)過深思熟慮想要去過一輩子的人,在精心準備后追求的過程中也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不是自己生命所需要的那個人。況且前者也只是一時的沖動。這傷害或許就是沖動的懲罰,自己傷害自己,就像伊甸園內(nèi)的夏娃和亞當。但終究也是可以原諒的,因為上帝讓我們傷害我們自己,就已經(jīng)是對人們最大的懲罰。

對自己想要傾盡一生的人,我們總是害怕失去,想要爭取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彼此在一起,一起玩耍,一起打鬧,一起學習,一起廝混,一起流浪等等,多數(shù)時候甚至是刻意地安排所謂的邂逅。可是,如果愛情可以衡量為一種定量的東西的話,上天賦予每個人都是相對等量的愛情,經(jīng)營愛情的時我們不得不支出著這些東西,支出的越多,我們自己擁有的就越少。到最后可能會透支,并且讓自己遍體鱗傷,痛苦余生。所以,我們應該都得順其自然,懂得珍惜。這里我們似乎可以通過閱讀大自然變遷的規(guī)律來體會和把握平衡感,《物種起源》應該是不錯的選擇,或者最近的一部影片《海洋》也還好。

總之,不管怎樣,愛情還是讓我產(chǎn)生了無限的渴望,也似乎可以在尋找愛情的過程中,了解到更多的自己,找回更多的自我。

知識,不一樣,我們可以隨時獲取它,相對的容易得到,但是也容易失去,所以“活到老,學到老”,它是終身產(chǎn)物。小時候,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給自己學,這種思想幾乎持續(xù)到了高中時代。即使是高中時代,也只是知道“只是能夠改變命運”,但是如何改變?一片混沌。直到現(xiàn)在,可能對知識的認識仍然只停留在表面的表面,還是不知道知識具體能夠怎樣改變命運,因為總感學得太少。但不可否認,我已經(jīng)對知識產(chǎn)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渴望,“學無止境”,真是這樣。

學習文學,可以培養(yǎng)精神之氣,身子薄弱的我們需要文學的積淀,明事懂理,修身養(yǎng)性。“寶劍鋒錯磨礪,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堅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粉身碎骨渾不怕,卻留清白在人間”的頑強,“會當擊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氣。路瓦栽夫婦的執(zhí)著,葛朗臺的吝嗇,變色龍讓人厭惡的嘴臉,我對叔叔于勒的冷漠,最后一課的悲壯... ...我們在文學的殿堂,“取之無盡,用之不竭”。

學習自然科學,我們可以了解自然變換,從而體會自身與自然是怎樣的格格不入,感慨自然的偉大,“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相比之下自己的生命多么的渺小,但也萬不可沉浸于消極悲觀之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人雖弱,但也可得“江上清風,山間明月;耳聞成風,目遇成色”。

學習社會人文科學,我們可以了解人類發(fā)展的文明與規(guī)律,朝野更替,興衰相隨,“剩余價值”的產(chǎn)生,社會性質(zhì)的變革發(fā)展等等,足以讓我們再次渺小,但是我們盡可在這邊海洋打撈自己所想要的,滿足自己的貪婪欲望,增加自己的情商,經(jīng)營自己的人脈網(wǎng)絡,將信息的不對稱性增大增強,因為“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蛟S這樣的理解是極端的,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是存在的,有大家云:“存在即合理”??墒乾F(xiàn)在的我是排斥這樣的,有人會說你還不懂得現(xiàn)實,還不自知。但是我寧愿這樣,一個演講似乎可以讓我們看到曙光——羅永浩,就是老羅最近在保利劇院的演講。

我相信對知識索取到一定程度,我們自然會創(chuàng)造新的思想,新的知識,即便有時也只是灌溉了自己的心田,但我們也會是快樂的。所以,這里我們可以大膽的貪婪?!霸聺M則溢”,我們也不是例外。

對世間苦楚的憐憫之心,似乎是精神與物質(zhì)的共同作用,有精神沒物質(zhì)支持,我們會力不從心,有物質(zhì)沒精神支撐,更是白搭,所以“人類和平”現(xiàn)階段依然處于呼吁階段!

如今的我只是想心懷一顆感恩的心,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幫助能幫助的人們。是在力不從心,我也不會自責,因為把自己管好,盡量減少自己的苦痛與煩惱也算是減少一些世間的苦痛。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 ...

最終,還是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給了我生存的前提。再之,感謝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或許,這些只是想象;或許,夢想成真很難;或許,我會變得比現(xiàn)在所想的現(xiàn)實更加現(xiàn)實,但至少,許多年之后我還能知道我曾經(jīng)這么想過,我曾經(jīng)盡力去做過。夢是好的,我們都想盡力去做,一點點靠近夢,即使真的不能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