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要在教學反思中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加以改正,只有寫好教學反思,往后的教學工作才能順利開展,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教學故事的教學反思8篇,供大家參考。
教學故事的教學反思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故事情節(jié)展開聯想,續(xù)編故事。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xù)編。
?教學難點】
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請同學們自己來讀懂這篇課文。
二、回憶學法、自學課文
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是什么?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圍繞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
4、感情朗讀,談體會。
三、反饋
1、同桌互讀。
2、抽生讀,檢測讀音。
3、說:
小木偶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事?
4、談體會:
從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
四、熟悉故事情節(jié)
1、分角色讀課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六、詞語盤點
1、讀讀讀記記。
2、完成讀讀寫寫。
3、把好詞積累到詞匯本。
【板書】
小木偶的故事
啟示:僅有一種本領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fā)展。
【教后反思】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權利。崔巒先生指出“教師的教,要切實轉到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教練、輔導員,學生是主角、主人?!獭菫榱恕畬W’,要服從、服務于‘學’,學生的自主學習要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在教學《小木偶的故事》中指導朗讀小木偶頭疼被誤認為撒謊一部分時,孩子們強烈要求與我合作朗讀,我快樂地答應了,并讓孩子們自己挑選了兩個同學來與我配合,我當小木偶,他們一個當小白兔,一個當老婆婆。讀完,我笑盈盈地走到“小白兔”跟前:“可愛的小白兔,你讀得真好,咱們來個擁抱吧!”然后又踱到“老婆婆”前,向她鞠個躬:“老婆婆,您的親切讓我感動,您的指責真讓我傷心,我真的是頭疼哪!”此時,教室里已炸開了窩,孩子們都綻開了燦爛的笑臉前仰后合。隨后,我又趕緊調整情緒收回孩子們的思緒。我將自己變成了他們的大朋友,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這篇精彩的童話。從孩子們放著亮光的眼睛中我深知他們已非常向往學習童話了。
教學故事的教學反思篇2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述的是在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小村莊中,人們靠著手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蓋成房子、造成工具、做成家具,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于過度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終于在一場連續(xù)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卷走了。揭示了小村莊人們的錯誤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引發(fā)的嚴重后果。從語言表達上看,文章短小,語言樸實,然而隱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從寫作技巧、寫作手法上看,本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了小村莊由美麗到毀滅的過程。在描述小村莊的環(huán)境時運用了大量的四字詞語形容小村莊的美麗,運用排比的句式寫出了樹木的變化,用標點符號省略號表現小村莊的環(huán)境日益惡化,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雨下得連綿不斷等等。這些寫作方法的運用使文章讀起來更加的形象、生動。
因為是借班授課,沒有辦法更多的了解學情,根據以往的經驗和對三年級學段的了解,學生通過預習能夠大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基本能夠讀通讀順課文,并能讀出一定的語氣,但在有感情地朗讀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引導。學生不易理解的可能有以下幾處,一是城市孩子對農村的農具了解不夠,需要做適當地補充。二是學生對文字背后的含義難以理解到位,如“鋒利的斧頭”代表什么,需要教師點撥。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主要采用三步教學法,即“預學―――共學――――延學”,以學生為主體,圍繞統(tǒng)領性問題讓學生自讀自悟,輔以多媒體輔助法層層推進教學。依據學段特點和文本特點,把“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作為主要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讀讀、劃劃、品析詞句、讀思結合等方法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中我從題目入手。在板書課題之后,我以“第一次讀課文題目時,你有什么疑問?”引導學生讀題質疑,一下子把學生帶入文本。俗話說“好題半文”,題目本身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學會讀題目,從讀題目開始思考,養(yǎng)成主動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習慣,同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喚起閱讀期待。三年級上學期是低段到中段的轉折期,字詞教學還應扎實,同時課前預習是中年段學生所要學習并具備的一種能力,因此,我把檢查預習放在初讀階段,這既是是對預習成果的鞏固和加深,也同時通過檢查對學生的學情有所了解,為后面的精讀打好基礎。在實際授課中,我發(fā)現學生預習特別深入,對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沒有預想的那么難,于是我及時調整教學,把學習聚焦在關鍵句的感悟和讀出感情上。對學生來說這樣的學習是“跳一跳摘桃子”,所以學生學習興趣高,表現的比較主動。
“精讀文本,感受語言魅力”是教學重點。課文的第一段,作者精調彩墨,以贊美之情,用“郁郁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等四字詞語描繪了一幅山谷里一個小村莊的美麗畫面。引導學生享受審美樂趣是閱讀教學的任務之一,第一段的學習我主要是品析字詞、悟情美讀,從文字的感悟到體會詞語的妙處,然后再到情感的升華,這樣的設計基于新課標中從內容到形式,又從形式到內容的教學策略。課文的最后兩段,作者以無限惋惜的情感,講述了小村莊的一切被洪水卷走的悲劇。我由第一段直接跨到最后兩段,從美麗到毀滅,強烈沖擊讓學生情感形成巨大的落差,從而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真正的深入文本,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感受語言的能力。文中“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這一句子訓練中抓住兩個“不斷”,讓孩子體會鋒利的斧頭破壞之大,此處作者省略號的運用意味深長,我利用文章的補白設計了句式訓練。訓練效果非常明顯,既進一步體現了人文性,又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從而達到與作者心靈上的溝通,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含義。通過對文字的充分理解,學生對村莊的消失的原因的已全然了解,此時積蓄的情感急需釋放,為最后一段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最后一自然段語言意味深長,含義深刻。由于前文讓學生通過品析詞句,朗讀感悟,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亂砍濫伐的嚴重危害,最后一段抓住“一切”、“鋒利的斧頭”等重點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已是水到渠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應用語言的能力,因此語文作業(yè)不能偏離語文的學科特性。基于以上考慮,我布置了三項作業(yè),既有積累運用,又能通過續(xù)寫和調查形成正確的、積極的環(huán)保意識。
整堂課結束,很多學生都戀戀不舍,有的干脆大聲喊:“怎么這么快就下課了?還沒上夠呢!還想繼續(xù)上這樣的課呢!”有的跑到我面前問我什么時候還可以再次給他們上課,說實話,這樣的課堂有種教學相長的感覺。當然,也有不少的遺憾,比如有的問題已經明確,我卻再次讓學生交流,看到那么多學生積極舉手想表達自己的感受,就忍不住多找了些同學發(fā)言,這就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自我感覺這是我最大的失誤。
作為參賽者,我深知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交流、反思提高的機會,雖然還不知道比賽結果如何,但我欣賞學習到了其它老師精彩的講課,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改進反方向,我想這是這次比賽的意義所在。經過這次活動,我強烈地體會到學習、積累與反思地重要性。作為一名老師不僅僅要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怎樣才能做的以學定教,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還需要多學習。
教學故事的教學反思篇3
根據 二年級的孩子的學習興趣,他們的表現欲強,一開課,我就設疑讓他們幫老師想辦法,學生在回答時得到老師的肯定,成就感得到了滿足,學習勁頭自然足。
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后,我又滿足他們愛問的欲望,讓學生質疑。在理解課文時,又滿足他們愛說的欲望,讓學生以四人為一組,自由選擇學習內容。此時學生暢所欲言,甚至爭得面紅耳赤,竭力在伙伴面前表現自己。小組內交流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的精神。愛動手是孩子的另一天性,為了讓學生深切體會郵票有齒與無齒在撕開時的區(qū)別,我讓學生兩人一組做小實驗,再談感受,學生做得認真,談得深入,為后文的理解打下了基礎。講完課文最后一段后,我對課文進行四方面的拓展:設計“你知道我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候發(fā)行的,票面圖案是什么,有沒有齒孔嗎?”這個問題主要是教育學生要學會學習,會靈活運用學習資料;設計 “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什么時候發(fā)行的?”
這個問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學會聯系課文發(fā)揮合理想象,學生回答1848年或是1849年都合乎情理,在學生盡力思考仍沒有回答出正確答案時,我給出正確答案,使學生有恍然大悟之感。二個拓展的問題是環(huán)環(huán)緊扣,學生由郵票聯想到其它物品,體會到了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對阿切爾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人物品質的探究不攻自破,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自動實現。
教學故事的教學反思篇4
這個月,我上的課中,感受最深的是《小木偶的故事》的教學。經過前面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對童話的特點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而且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理解課文并不難。因此我在教這課時,采用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讀懂連接語。
二、帶問題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三、以“笑嘻嘻”為線索,找小木偶經歷的委屈。并在課堂上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
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五、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
在授課之前,我預定教學目標一共有3個:
1、通過談談小木偶身上發(fā)什么了什么事,來概括全文;
2、聯合實際談談對“只會笑是遠遠不夠的”這句話的理解。
3、對課文進行續(xù)寫。前兩個教學目標沒有很好的達成。
原因在于:首先,前面的幾篇童話,我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概括文章大意的練習;其次,只是提了“簡潔、全面”的要求,卻沒有進一步授予方法,導致孩子們打不開思維,教學不夠細致;四處的“笑嘻嘻”,孩子們都找到了,并且頗有感情地朗讀了,但我能進行更深一層的點撥,導致下個環(huán)節(jié)談理解的時候,沒能緊扣文章,也未能聯系生活實際。反倒是最后的續(xù)編故事,感覺較好。因為在續(xù)寫之前,自己做了比較恰當的鋪墊。在這樣的教學中,既輕松又收效好。后來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連我也被他們豐富多彩的表情所感染。
現在想來,任務1其實就是把握文章大意,任務2相當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主旨的領悟),任務3“續(xù)編”則為口、筆頭寫作要求。顯然,一節(jié)課要把三大要求全部完成必定蜻蜓點水、囫圇吞棗。抓住以上主干,自己應該果斷取舍:把“小木偶身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融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之中(課堂學習活動的第一大板塊);以“擬人體”童話寫作特點帶出“人物”、“對話”以及讀好對話的辦法,再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完后重點體會最后一段話所蘊含的深刻道理(第二大板塊),并從“寫”的角度提煉出“主旨高遠”對童話創(chuàng)作的意義。最后,拓展閱讀《小木偶的故事》,著重體悟它們的主旨(第三大板塊);“續(xù)編童話”口、筆頭任務,布置為家庭作業(yè)。這樣上課,可能效果會更佳。
上完了這節(jié)課,我覺得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老師的教學步驟、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著學生。其實學生就是需要點撥的精靈,他們內在的潛力無窮大,只要調動了學生的熱情,又何愁學生不愛學語文呢?能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中學到各種語文知識,讓學生深深地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這是我們語文老師所追求的語文課堂,也是我們理想的教學方式!
教學故事的教學反思篇5
《小木偶的故事》是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怎么上,成了我比較頭疼的事情。前面我已經帶領學生精讀了課文《巨人的花園》和《去年的樹》。而這篇課文是略讀變精讀,還是略讀變自讀,還是略讀變不讀。最后我決定從閱讀提示三點入手:
1、認真默讀課文,看看在小木偶身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2、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最后一段話的體會。3文章末尾的“小泡泡”,則提出了“續(xù)編”要求。
一、概括故事時,我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的人物,根據人物概括課文內容(由于本文人物較多、小故事也較多,如果沒有任何提示,很難把故事概括清楚。)然后老師隨機出示畫面,學生根據畫面概括內容,讓班上的同學鞏固一次。最后自己說故事內容。這種方法學生對于故事的概括把握比較好,基本上每個人都能說出故事的內容。
二、課堂體會小木偶的心情是,我采用在指導朗讀過程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給括號中填上表現小木偶真實表情的詞語這一練習的設計,讓學生在充分理解了小木偶的親身體會的基礎上完成練習,使學生對課文主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完成了對本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三、讀完后重點體會最后一段話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我根據前面的學習,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體會。因為是談和自己生活相關的事情,學生興趣較濃,也讓學生明白生活中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表情,生活需要用真情實感來對待。
四、最后拓展,“續(xù)編童話”,并讓同學展示。這個方面學生想象豐富,故事生動有趣。
不足:
1、開始概括課文內容的方式比較枯燥,對于下午上課的學生興趣不是很濃。
2、在體會小木偶的心情時,沒有關注學生的體會,其實學生有自己的獨特體會,應該多讓學生說出為什么有這樣的體會。
3、對于課文中心句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還沒有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為什么只有笑是遠遠不夠的?!?
通過這次的賽課活動,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對于我以后的教學也有很積極的促進作用,我以后要多觀看名師的教學視屏、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苦練基本功,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上一個臺階。
教學故事的教學反思篇6
故事最能觸動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我決定用“大樹的故事”導入課題。這個故事應該是一個開心的、讓孩子們動手動腦的故事,經過反復思考,我編出這樣一個故事:森林里有一顆好大好大的樹,它的根須扎得很深,樹干又粗又壯,樹枝向四周擴散,滿樹茂密的葉子綠的發(fā)亮。
誰能畫出這棵大樹?
我指兩名學生畫大樹,比一比誰畫的大,然后范畫一棵大樹,邊畫邊概括樹的幾個主要組成部分。
接著講故事:這棵大樹可是動物們的樂園——小鳥在樹枝上筑巢、小松鼠在樹干上睡覺、小兔子在樹下采蘑菇。慢慢地,它們都成了大樹的好朋友,每天都有好多動物朋友陪著大樹。
誰來幫大樹把朋友請到身邊?
我讓舉手積極的同學自己上講臺,把動物朋友畫在最恰當的地方。并很快確定學生的畫里缺乏的重要方面,悄悄對個別學生進行提示。在二班和四班,我還把學生抱起來,讓他在樹枝上畫鳥巢。孩子們都很開心,很快就在大樹周圍畫滿了各種有趣的小動物:勤勞的蜜蜂、認真的啄木鳥、樹洞里的小兔子,還有想爬樹的小刺猬。
故事還在繼續(xù),我給大樹畫上笑瞇瞇的眼睛和彎彎的嘴巴:同學們,咱們讓大樹更開心了! 可大樹有個心愿——我稍作停頓,你們猜猜是什么心愿?
孩子們的情緒很快被調動起來,紛紛各抒己見。
他們的想法出乎意料的奇特:有的說,大樹想和我們人類做朋友;有的說大樹想像它的朋友一樣四處走走看看;還有的說,大樹想到我們的課堂里,跟我們一起學習,聽老師講故事。每一個想法都那么新奇、可愛!
每個孩子都在思考,都想表達,我也被孩子們的情緒感染了!
你能幫大樹完成心愿嗎?你一定有好辦法!
很快,課堂上有涌起一次高潮:大樹原本就是人類的好朋友,有的人亂砍濫伐樹木是不對的,人類應該愛護綠色;等大樹的果實成熟了,小動物摘走果實,就能把大樹的種子帶到每個角落,就好像大樹去了每個地方;我把大樹畫下來,它不就可以到我們的課堂里來了嗎?
趁熱打鐵,我提示孩子們用畫筆把自己想到的記錄下來,孩子們思維活躍,大都已經“胸有成竹”,作品明顯好于前幾次。
第二節(jié)課完成作品后,我還組織學生講“大樹的故事”,并根據孩子們的故事自然提出我的課堂小結:大樹的故事可真多,有開心的,也有不開心的。但只要我們都來愛護它們,它們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開心的故事!
整節(jié)課在故事中自然生成,孩子們輕松愉快,活躍的課堂氣氛也讓我極為輕松??磥砭摹⑶‘數慕虒W設計能讓課堂教學事半功倍,真有種“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成就感!
教學故事的教學反思篇7
在教學本課的時候我嘗試用以下四步進行教學。
第一步:激趣引題自學探究
激趣引題是指教師的課堂導入自學探究是指教師提示后的學生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起著影響全局、輻射全課的作用。要求教師一堂課的開頭就像一塊無形的“磁鐵”,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切入口。師簡短的導入為學生自學探究作鋪墊,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進人自學探究階段。在激趣引題時,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中的小村莊說說畫畫,學生非常感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章中了。接著就課文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了:
1)“一切”是什么?
2)小村莊為什么消失了?
第二步:解疑引導合作探究
學生自學探究是學中有探,探中有學,一般問題讓學生在邊學邊探中自行解決,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可集中在這一階段解決,這一步開始付給學生3-5分鐘時間,簡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難點,要求學生不重復、不提與主題無關的問題。通過上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提出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探究。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學習基本上把問題解決了。
第三步:明理強化實踐探究
這一步既是對探究成績的鞏固,又是對探究效果的檢驗,其作用在于幫助學生學會方法。首先,我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合作探究情況,簡要歸納、概括討論要點,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幾句畫龍點睛的話,就給學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學生運用自學和討論探究獲得的知識,學會舉一反三,解決類似或相關的問題。
第四步:激勵評價深入探究
這一階段既要總結前三步探究活動的基本收獲,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給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結論,為學生今后解決類似或相關問題導向指路。其作用在于進一步讓學生牢記探究的方法,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習慣,把學習探究變成自己生活的一大樂趣。通過探究學習這篇課文,學生學會了聯系其他知識展開想象來解決問題。
總的來說,按這四個步驟進行教學基本上體現出探究的意味。
教學故事的教學反思篇8
《漁夫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兇惡的魔鬼鉆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zhàn)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里。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zhàn)勝的。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我讓學生圍繞導讀的要求: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是怎樣做的?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課文語文形象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閱讀的積極性。在學習中,學生都非常積極主動,小組匯報學習也是精彩迭出。有的用角色朗讀的形式,有的用表演的形式,有的就某些精彩語句來談感受。特別是能抓住這兩句話:
(1)一聽所羅門早死了,魔鬼立刻兇惡地說:“漁夫啊,準備死吧!你選擇怎樣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殺掉!”
(2)這時候漁夫想道:“他是個魔鬼,我是個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壓制他的妖氣。”來體會到: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zhàn)勝的。
在閱讀中學生們都擁有自己的見解。整節(jié)課體現出了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問題應該從孩子當中來,由學生的需求產生問題,這樣的問題指向才是學生真正愿意學,并學得有意義的內容。
上完這節(jié)課后,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第斯多惠說的,“不好的教師奉送真理,好的教師教人發(fā)現真理。”這句話的內涵。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讓我們真正樹立起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孩子,讓他們經歷習得知識的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