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在為寫心得體會發(fā)愁,那一定是你對自己的經歷沒有深刻的反思,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都有直擊人心的特點,而且還會引起讀者的無限遐思,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體驗教師的心得體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體驗教師的心得體會篇1
最近,教師和學生的信息調查顯示,年輕教師與中老年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存在明顯差異,青年教師在操作系統(tǒng)、編程和網絡技術方面占較大優(yōu)勢。其中大部分教師會基本的windows操作,可是能進行文字處理和具備制作電子教案和使用課件能力的卻不多
大部分學校的計算機只用于基礎課-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只有少數(shù)高三年級老師偶爾使用計算機進行教學。因此,學生在除信息技術課外的學科教學中使用計算機的時間極少,讓學生運用計算機進行自主探究開展交互式學習的機會就更少。對推進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建議
根據(jù)以上調查結果及分析,我想我們應從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改革、教師培訓、信息技術硬件、軟件及評價五方面開展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一) 建立新的課程標準,引入信息技術的有關課程目標
以21世紀課程改革為契機,在認真分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關系的基礎上,將“整合”的思想和做法滲透在相適應的部分中。開發(fā)新的學科教材,教學內容引入信息技術的要求 配合新的學科課程標準,新的學科教材也應引入有關信息技術的內容。首先,在新教材的開發(fā)上,除了傳統(tǒng)的紙質教材,還應開發(fā)相適應的電子化教材和豐富的網絡資源,使教材更具選擇性和開放性。其次,在大部分學生都使用的紙質教材編寫中,要注意引入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例如,某些資料的查找可將相應的網址或cd-dom名稱列在教材附錄中,某些學生作業(yè)的要求可以提出讓學生使用某種信息技術完成等。再次,可以建立學科教材資源庫,由教材編寫專家、教師和學生共同維護,保證教學內容的適時更新。
(二)教學模式改革問題及建議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論指導下,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的和內容而建立起來的教學結構和活動程序。歷史上每次重大的技術發(fā)展,從文字的出現(xiàn)到印刷術的發(fā)明再到工業(yè)革命,都對我們的教學模式產生重大的影響。人類的教育形式經歷了師生一對一或一對少數(shù)(私塾)和班級授課制兩種形式。
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還是解放初期從蘇聯(lián)傳來的,即:凱洛夫的五段教學法(激發(fā)動機→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運用鞏固→檢查效果),它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的典型代表。
如今,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為個別化的教學構建了一個技術平臺。在網絡和虛擬網絡的世界里,教師與學生對于許多新事物、新知識的認識常處于同步狀態(tài),這種傳統(tǒng)的方式再也行不通了。發(fā)展與學科教學整合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是實現(xiàn)“整合”的關鍵,合理地選擇教學模式,可更好地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按照教和學兩個方面,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可如下分類: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主的演示型教學模式 以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為主 以教材內容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的自主學習型教學模式 在開放性學習環(huán)境中的自主學習模式
1、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主的演示型教學模式
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主的演示型教學模式是在現(xiàn)有教學模式基礎上,把計算機作為新教學媒體使用,主要用于課堂教學中的演示。教師為此花費的時間和所需的新技能相對較少,所需硬件較少,對軟件的個性化要求不高,能為全體學生的充分感知創(chuàng)造條件,也可以重新組織情景,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促進學生形成穩(wěn)定清晰的表象,為學生學習概念規(guī)律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這種教學模式適合硬件配備不足的學校和計算機操作技能一般的教師選用,可以應用于目前中小學教學中最常見的新授課、復習課和習題課。
譬如:我在講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高級中學英語教科書(sbiib) unit19 a freedom fighter時,我搜索大量的信息,應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個課件,內容包括revision, presentation, explanation, check, homework等五大環(huán)節(jié),在講課中,我逐一點擊幻燈片,使學生對的一生有了很詳細的了解,并通過播放教材中沒有的影片使學生對于他斗爭的艱巨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及掌握知識點。
利用authorware、powerpoint、電子表格excel、寫字板或microsoft word等微機軟件,制作好教具,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按照作者的意圖進行播放,依此來展示給學習者,促進學習者的認知的教學模式。這也是最常用的、最簡單的演示型教學模式
2、積極發(fā)展以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為主的自主學習型教學模式
以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為主的自主學習型教學模式在目前中小學教學中還比較少見,仍處于探索中,目前應主要發(fā)展以下幾種模式:
(1) 網絡化教學模式。是在網絡教室,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查詢信息,或者處理個別文字操作。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可以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但必須加強指導,否則容易導致無效學習。
(2)時空被擴大、智能交互、圖文并茂、動畫豐富等特點。使傳統(tǒng)的科學儀器擴展了新的功能,使基本的科學實驗賦予新的內容,突出了現(xiàn)代化測試手段和方法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其適應科技發(fā)展的能力。
(3) 以學生使用軟件為主在開放式學習環(huán)境中的自主學習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即允許學生自己決定需要什么信息,采取什么方法解決問題,教師作為指導者、促進者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其基本學習方式包括:探究學習、設計與制作、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窘M織形式是合作學習,因此一個教室內有一臺以上計算機就可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不必要求每人一臺計算機。
當前,學科教學整合教學模式的改革要實現(xiàn)兩個目標:(1)突破單一的教學模式,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自主使用的認知和探究手段以及解決問題的工具。(2)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環(huán)境 , 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捕捉、篩選和處理各種信息,教師則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充當組織者和指導者,通過網上師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及教師的點撥、釋疑,實現(xiàn)個別化教學。
結束語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簡單地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而是高層次的融合與主動適應。我們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輔助教學的觀點,從課程的整體觀考慮信息技術的功能與作用。創(chuàng)造數(shù)字化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主動學習情景,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觸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強大的認知工具,最終達到改善學習的目的。
專家指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其主體是課程,而非信息技術,切勿為使用技術而使用技術,應避免在使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時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術。要以課程目標為最根本的出發(fā)點,不忽略原有的技術設備和資源,技術的更新不應盲目攀比,應根據(jù)本地和本校的現(xiàn)狀,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實物投影儀、錄音、錄像等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可以觀察的、動手做的、該寫的、該畫的不能取消。。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強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一種固定的模式,而應該是一種觀念。引用臺灣學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話作為結束語:“信息科技可以是一個工具、一位助手,卻不能取代教師的地位而成為教學的全部。只要教師能抓住課程內容的重點,以最適當最有效的方式傳達出來,其實最簡單常見的word和powerpoi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達到所需的學習效果。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同樣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質的教師與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與互動,就可以賦予教學與學習不同的生命力,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這也是教育可稱為一門創(chuàng)造性藝術的迷人之處?!?/p>
體驗教師的心得體會篇2
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我對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中的理解和實踐。新課標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建議我們應根據(jù)教和學的需求,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和開發(fā)現(xiàn)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積極利用音像、廣播、電視、書報雜志、網絡信息為學生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F(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具有能夠感性地展現(xiàn)材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最佳語境,為學生學習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等優(yōu)勢,深受我們大家的歡迎。具體到把兩者進行整合的做法,我用兩個詞來概括,那就是拿來和創(chuàng)造。拿來現(xiàn)有的課件加以修改利用。收集素材自己制作開發(fā)課程資源。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運用與體會。
一、信息技術的巧妙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高低決定了學習效果的好壞,一旦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注意力,也就喚起了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信息技術就是將各種不同的信息,如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抽象的圖形、數(shù)字,死板的文字、圖片,變成賞心悅目的畫面,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的刺激。達到了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就以我在教學alice in wand land這個故事來說吧。我認為故事內容簡單易懂,所以在五(1)班上課時,就采用了以往的教學方法:先自己看書,然后同桌合作,最后完整講述故事。結果整整一節(jié)課,孩子們的興趣缺缺,不少學生將這篇著名的故事讀的一點趣味也沒有。課后反思,我意識到盡管是有趣的故事,如果不用課件學生根本感受不到其中的趣味性。于是我在五(3)班上課時改變了方法,對教學光盤上的課件加以修改做成課件。在課堂上播放flash動畫,讓他們像看動畫片一樣地走進故事。當故事進入到alice想跟隨rabbit探險,卻被一扇小小的門擋住了去路的高潮時戛然而止。問題適時拋出:what should she do? 孩子們的好奇心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故事的學習中來。在整個過程中,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了兩節(jié)課明顯的區(qū)別:閱讀興趣的濃厚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最后的展示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無論是分角色朗讀還是表演故事,都不自覺地模仿flash中說話的語氣和神情?!癶ow funny.”“oh, i’m late.” 信息技術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大容量等特點使英語閱讀教學變得生動活潑、直觀易懂,有效的克服了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呆板、單調和枯燥,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到閱讀所帶來的美好!
說到講公開課,我們都會慎重對待,特別是異地教學的難度會更大。怎么才能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的學習氛圍呢?我到河北小學講《at school》這節(jié)課時,就在網上找到了河北小學的相關圖片作為教學的素材,加工做成了課件。課前我先播放英文歌曲our school will sunshine,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出示校園圖片,導入新課: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can you tell me what place is it? 在一片驚訝、興奮的神情中,孩子們回答:“這是我們的學?!?。我引導他們用school這個詞來回答。接著再問:today i come here, what do you want to say?就有學生回答“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還有的就會應用新學的單詞說“welcome to our school.”對話繼續(xù),我再問 our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 do you like it?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yes. i like our school.”最后,我讓他們齊說 we love our school來表達對自己學校的熱愛。這樣,一張小小的圖片既消除師生之間的陌生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建立了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而且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開了一個好頭。
在我講my parents這節(jié)課時,用的是自己的學生,聽課的老師卻是陌生的??紤]到四年級的孩子不可避免的有緊張情緒,影響教學效果。于是我想了一個辦法,將以前學過的單詞和句子編成了一首兒歌,配上在網上找到的合適鼓點做成了chant。課前幾分鐘,我在動感十足節(jié)奏中,和學生一起大聲問答:read, read , i can read. what can you do? swim, swim, i can swim. what can you do? 此時孩子們注意力已經集中到在老師們面前用i can swim. i can paint. i can skate的展示才藝方面。緊張感隨之消失。接著我讓他們猜一猜“what can i do?”順利地引入“i’m a teacher”的學習。
二、信息技術有效應用,可以創(chuàng)設語境,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新課標在單詞教學方面給我們的建議是知道要根據(jù)單詞的音、形、義來學習單詞。由此可以看出,單詞的學習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學習。那么,我們如何創(chuàng)設語境,幫助學生學習詞匯呢?信息技術在這方面給予了我們幫助。
比如,我在教學《my parents》時,需要學生學會的單詞有teacher、doctor、bus driver、nurse和fireman這幾個職業(yè)名稱。我同樣從網上找到了相關的圖片,插入單詞的發(fā)音,做成了課件。但兩個班講下來,發(fā)現(xiàn)幾個單詞都采用同樣一種方法,形式單調,學到最后學生難免產生疲倦感。而且fireman成了最大的問題。怎樣使學生很快地記住它的發(fā)音和拼寫呢?我很是發(fā)愁。在反復思考后,我決定從單詞本身的形和意入手加以改進。于是,我先呈現(xiàn)一個著火的畫面。并引導學生看圖“this is fire. look, the fire is bigger and bigger. it’s very dangerous. let’s call the fire station.119 ! the man is coming, he can put out fires. so , we can say he is a fireman.”這樣,由fire到fireman的畫面,再加上聽音、跟讀,學生們從音、形、義幾方面完成了對它的學習。
單詞的學習需要語境,句子運用更是如此。以 《around the city》教學來說吧。這一單元的重點是學習方向,進而學會指路。單是學習“turn left、turn right、walk along、walk straight”這幾個指令自然簡單,但是運用起來卻有一定困難。怎么樣才能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準確指路呢?我用ppt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具體的情景“動物園里,一群孩子想看熊,你能告訴他們怎么走嗎?”孩子們的手舉得很猶豫,我說:“老師給你們找個幫手吧。”在孩子們困惑的眼神中,我用動畫的形式逐步演示了行走路線,每出現(xiàn)一個指示,他們就興奮地說:“walk along summer road 、turn right、walk straight…”最后,完成任務。學以致用的目的達到了,孩子們感受到了成功地喜悅。
在英語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縮短了教學和現(xiàn)實的距離,營造了真實、輕松、愉快的情境,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而且滿足了他們好奇、好動的心理,學生觸景生情,表達的欲望得以激發(fā)。這種情景性學習和交流無疑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接觸、體驗、理解、運用語言,體現(xiàn)了語言學習的實踐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教學生學了玩具的名稱kite、ball、skateboard、card等單詞后,就創(chuàng)設出到商店買玩具、邀請朋友做客、送生日禮物等語境,讓學生應用所學單詞和句型,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交流合作。在練習和“shopping”相關的句型“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 they?”時,多媒體就顯示百貨商店,進行購物的活動。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商店,與售貨員進行對話,如果學生能準確運用句型,就會出現(xiàn)“good!”,“super”等鼓勵的語句。學生獲得成功之后急欲表現(xiàn),興致極高,學生人人參與,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
傳統(tǒng)的教學無法營造一種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但多媒體能提供聲音、畫面、人物、情景、使學生置身于語言環(huán)境之中,進行實踐活動就產生了一種需要運用英語的激情,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提供了合作與展示的平臺。
三、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重點易于突出,難點易于突破
雖說我們是小學英語,但在教學和練習中也體現(xiàn)和滲透著一些語法知識,而在我們這個階段的學生,不能像初、高中學生一樣進行語法知識的講解。教學中,我們遇到不易講清和學生不易掌握的重點、難點內容時,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使學生更好地感知語言,理解語言,準確的運用語言。
在教學五年級module 3 unit 1 colors and places時,學生要學習一般過去時態(tài),大家都知道這既是重點更是難點。怎么做才能讓學生易于接受呢?有一天我在網上發(fā)現(xiàn)了“where is the cat?”這首歌,我馬上剪輯后加以利用。課上要求學生先看后回答小貓在哪里。當學生回答完畢后,不做評判。稍微移動鼠標,小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再讓他回答,然后問他:“到底哪個答案是正確的?”很明顯,兩個都是對的,只不過一個是剛才的位置,一個是現(xiàn)在的位置。對比后引入was的應用和對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的學習。多次練習后,學生就能用it was…now it is…對比說話了,比較輕松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再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 i’m… 這個句子時,學生需要掌握現(xiàn)在進行時的用法。這是一個教學重點,而對剛學英語不久的小學生來說就是一個學習難點,難以把握。我以rain(下雨),snow(下雪),run(跑)為例設計動畫內容,并用文字加以說明。具體做法如下:制作兩個動畫:一個男孩打著傘在通往學校的路上跑著,伴隨著“滴答”的雨聲,在動畫的下面出現(xiàn)英語句子“it’s raining, the boy is running”;一個女孩穿著厚厚的棉衣,踏著厚厚的積雪跑著,天空中飄著雪花,伴著“呼呼”的風聲,在動畫的下面出現(xiàn)英語句子“it’s snowing,the girl is running ”。動畫中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的單詞“raining”“snowing”“running”采用空投效果,形象直觀。學生也為其形式之新穎,聲畫之精彩而耳目一新,從而產生樂學情緒。
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極大地豐富教學手段和內容,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和過程,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內容化為生動有趣,使得教材內容得以直觀再現(xiàn),重點易于突出,難點易于突破,極富表現(xiàn)力,易于學生掌握。
四、信息技術有效應用,有利于對學生的多元評價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所以我們的評價方式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單一,而要實施多元化的評價。全面評價學生在“聽、說、讀、寫”的等方面的能力。信息技術的輔助,也可以祝我們一臂之力。
比如在學了交通工具后,我布置了調查小組成員的到校方式的任務。在經過小組合作后,他們把自己的調查結果填到一張調查表上。在展示匯報時,我讓他們把這張表格放到實物投影儀上,配合他們的講解,我不僅了解學生的語音語調是否標準,用詞是否恰當,語法是否正確,還看到了書寫是否規(guī)范等等。然后根據(jù)他們的表現(xiàn),及時予以評價,體現(xiàn)了評價的及時性和針對性。在學習了家庭成員后,我讓他們在ppt的提示下,完成一份自己家庭成員介紹的小練筆,用同樣方法進行評價,也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過去的作業(yè)和測試圍繞著“寫”進行,我們教師能夠評價的只是學生“寫”這方面的能力,對于“聽、說、讀”這幾方面能力的檢測尚顯欠缺。隨著手機、相機、電腦等的普及,大多數(shù)家庭都擁有這些基本的數(shù)字化產品,小學生對這些產品的操作和運用也是非常熟悉。為了改變過去以做題為主,重“寫”輕“說”的評價形式,我就設計出有趣的任務,讓學生利用相關的數(shù)字化產品制造出相關的音頻或視頻,以此作為作業(yè)上交,擴大教學評價維度,有效地評價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展示視頻)
五、信息技術有效應用,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渠道
根據(jù)新課標精神,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多了解一些外國文化,對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運用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精神非常有利。如在教“where are you from? ”時,我運用網絡資源來顯示教學內容,出示了中國、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的國旗,還出示了各國具有代表的東西,如:中國的天安門、美國的白宮、日本的東京鐵塔、法國的凱旋門、英國的大本鐘,學生大開眼界,感覺豁然開朗,這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很快掌握了新知識。
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是我們學校的特色之一,作為高年級口語訓練的指導教師,我就運用網絡資源,豐富了學生的課外學習。如在活動時我讓學生上網觀看英語短劇,洪恩網站就給學生們提供了許多2分鐘之內讀完的小故事。讓學生跟讀模仿,不懂的字句我們予以指導,然后將故事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表演出來,形成新的英語小短劇。有時讓學生登陸雅虎英文網站(),選擇賀卡(greetings)→各種場景(any occasion)→動物(animals)。學生根據(jù)喜好選擇動物賀卡,制作成一張電子賀卡,然后用英語寫上自己想對動物說的話,來表達對動物的喜愛。
當然,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并存的,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是如此。比如前幾年我在講和小兔子有關的功能公開課時,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拍了一個真實的反應兔子生活的視頻做成了課件,于是在上課時,我用了足足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欣賞,好像不這樣不足以反應我的勞動成果。結果評委用四個字打擊了我:喧賓奪主。這是一次深刻的教訓。可是直到現(xiàn)在,我在制作課件時,目標在不經意間就變成了是能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比如背景音樂是否悅耳,所用圖片是否精美,選擇的動畫時候好看等等。過分追求視覺帶來的沖擊,而減少大腦中信息加工的過程,結果常常是隨著演示文稿的結束,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可能比要求他們看課本上的文字消失得還要快。
相信你也遭遇這樣的場面:我們正用演示文稿給學生上課,準備呈現(xiàn)兩幅圖,希望學生根據(jù)這兩幅圖練習口語。但是,畫面還沒有呈現(xiàn),演示設備卻突然罷工。我們雖然及時維修,但是學生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影響了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和思考。
還有有時因為一節(jié)課的教學的內容和海洋有關,就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網站上查找有關"insect"的內容,然后在課堂上與全班同學共享。上課時學生很熱鬧地分享查到的資源,陳述網上原文或用自己已有的英語詞匯表達交流。但是一堂熱鬧非凡的課結束以后,學生只關注了昆蟲的特點,卻把要學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忘得干干凈凈。至于學生為找這些資源會花多長時間、會不會被其他繁雜信息所吸引而耽誤學習常常成為我們教師忽略不計的問題。
所以,信息技術在我們英語課堂上的應用是需要在一定的理念指導下理性地進行的。需要我們教師從整體的英語教學目標出發(fā),始終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有力工具和資源。采取更為恰當?shù)恼喜呗?。下面我就將專家的建議與大家共享:
策略一:優(yōu)化課件內容。根據(jù)具體英語學習目標確定課件呈現(xiàn)的內容、方式和時間。
并不是每個單詞和詞組、每個句型或所有的課文情景都需要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我們要根據(jù)教學目標精選要用信息技術表現(xiàn)的內容。在課件制作和使用過程中,我們最重要的是考慮如何通過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讓學生更加自主和愉快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我們可以為學生生動演示說明某類句型的用法;可以以標準的語音、栩栩如生的情景讓學生感受日常生活中不同類型英語表達的魅力;可以通過影視作品讓學生獲得理解課文或要展開的對話的背景知識,讓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技能 ……但是,不論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的語言教學目標是一切手段的出發(fā)點。
策略二:綜合利用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根據(jù)教學需要確定教學手段。
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需要用多媒體來展示,也不是什么內容用了多媒體就有更好的教學效果。一些傳統(tǒng)教學手段在英語教學中仍然是很有用的。比方說,在屏幕上呈現(xiàn)的印刷圖片不見得比教師自己手工繪制的圖片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甚至這些可以在手中傳遞的圖片可能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在講解詞匯的時候,請學生說出某些詞語的同義詞或反義詞,或讓學生造句,學生所說出的詞匯或造的句子教師隨時在黑板上歸類總結,及時加以講解、表揚和糾錯。這樣的教學效果可能比在演示文稿上呈現(xiàn)正確范例要好一些。因此,要適當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和信息技術提供的便利結合起來。此外,要擺脫對信息技術手段的過分依賴,特別是在課前要準備好萬一出現(xiàn)技術故障的一般性對策,不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策略三:理解英語教學規(guī)律,根據(jù)學科特點實現(xiàn)信息技術在課程中的整合
信息技術為改善英語教學環(huán)境提供了一定幫助。但是這種幫助不是一味地通過演示文稿或網絡資源而不停地向學生展示英語場景,演示詞匯、句型或其他內容。一開始,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生動的聲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習動機,然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持續(xù)注意英語語言的表達特點,為有難度的學習奠定基礎。我們可以通過虛擬日常生活場景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和體驗英語,但要留給學生一定的語言想象空間和一定的自我思考空間,以及練習和應用英語的時間和空間。
英語教學還是一個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信息技術不可能替代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鼓勵或批評,因為這種師生之間即時的交流與互動是再高明的機器也難以實現(xiàn)的。教師的音調、手勢或者表情都是學生體會和理解語言魅力的重要途徑。并且,在一個師生互動的課堂上,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表情、反應、回答等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策略和進度,以實現(xiàn)語言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我們必須樹立現(xiàn)代化的教育理念,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使我們的教學手段大大豐富,不再局限于一本書、一支粉筆的單調方式。但是,具體運用的過程中必須本著“以學生為主體、輔助教學、優(yōu)化教學”理念,恰當?shù)厥褂矛F(xiàn)代信息技術,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學習英語的氛圍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使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去感知,就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提高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體驗教師的心得體會篇3
通過繼續(xù)教育,我學習了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使我體會很深: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帶動了教育從目的、內容、形式、方法到組織的全面變革。信息技術與基礎學科整合是當前信息技術普及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國家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鼓勵在其它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它學科的學習中?!痹趲啄甑慕虒W實踐過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嘗試把信息技術應用于化學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合為一體,將技術作為一種工具,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和模式。在此過程中我也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在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中, 教師如何認識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內涵?我們能切切實實地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做些什么?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起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下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內涵
華南師大李克東教授認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將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作為學習對象、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統(tǒng)一起來,共同服務于對課程各個方面的系統(tǒng)設計、處理和實施,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它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與傳統(tǒng)的學科教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又具有一定相對獨立的特點的教學類型。由上述理念可知: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就是以化學學科知識的學習作為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化學學科的教學中去,使學生在學習化學學科知識的同時,學會解決其他學科問題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從其它學科或者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引入,借助這些有實際背景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加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還應安排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網絡和其它信息手段獲取信息,學會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來分析、處理信息,并且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務,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切入點
1、信息技術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興趣的整合
興趣是學習上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切創(chuàng)造發(fā)明活動最直接的動力。依據(jù)顧泠沅的情意原理“激發(fā)學習者的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強教師與學習者的感情交流,是促進認知和發(fā)展的支柱和動力”。因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誘發(fā)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
信息技術的運用,能使許多抽象的化學概念、化學規(guī)律,復雜的化學反應環(huán)境由靜態(tài)變動態(tài),無聲變有聲,抽象變具體,不僅能大大增強表現(xiàn)力而且易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有著極高的價值,從而促使學生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入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我在九年級化學課本中,當講到“水的凈化”的知識點時,筆者在課前做好了一些準備工作,即收集好與教材上《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彩圖有關的視頻資料,并刪繁就簡,突出重點。在課堂上,先讓學生觀看教材上的彩圖,再通過電腦與電視相連接的背投技術,讓學生觀看視頻短片,了解江河里的水是如何被引入自來水廠,后經過沉降、過濾、消毒處理,最終制成自來水的整個過程。這樣一來,全班學生對自來水的主要生產流程就有了更加深刻、全面、具體的認識。
在課本第五章中,當我講到“鐵的冶煉”的知識點時,盡管書中有《煉鐵廠》和《煉鐵高爐的結構》彩圖,但由于是靜態(tài)的圖像,加之學生大多數(shù)沒有到過煉鐵廠,所以對這個知識點感到難以掌握。筆者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采用了將靜態(tài)的彩圖轉變成動態(tài)的視頻畫面的教法。先利用“高爐煉鐵”的flash課件讓學生學習煉鐵高爐的結構以及煉鐵過程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接著,再讓學生看一段舉世聞名的上海寶山煉鐵廠煉鐵過程的視頻短片。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不僅理解了新知識,而且受到了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2、信息技術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整合
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擁有了更大的自由度,為他們提供了自由探索、嘗試和創(chuàng)造的條件。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如我在講授酸雨時,為了讓學生了解酸雨產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尋求解決的方法,可通過因特網獲取有關國內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資料。學生通過網絡瀏覽器查詢各種信息,調用網上的資源來自學,同時通過電子郵件等形式參加有關問題的討論或請示教師的指導。從而,使學生了解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性,培養(yǎng)他們熱愛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3、信息技術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整合
新課程標準高度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人們的思維方式,啟迪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實質和核心。也就是勇于突破傳統(tǒng)、習慣所形成的思維定勢,重新組合既定的感受、體驗,探索規(guī)律,得出新結論的思維過程。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生動性、求異性、發(fā)散性和獨創(chuàng)性等特征,所以在化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以達到啟迪創(chuàng)新思維的目的。運用信息技術,能使課本中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復雜的化學反應過程,生動地、直觀地演示出來,便于學生對化學反應的現(xiàn)象進行觀察、比較、分析,使思維得到適時地啟迪。
三、信息技術與化學整合的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的整合為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依據(jù)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這一新的教學結構去探究新的教學模式,把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切入點融入到教學當中,在教學中我采用了“興趣—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的教學模式,即:激發(fā)興趣、自主實踐、創(chuàng)造遷移。教學過程要經歷“觀察”和“思維”兩大基本層次,實現(xiàn)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的教學目標。其教學過程的基本思路是:
在上述模式中,將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四要素彼此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是未知過程的設計者、指揮者、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感知和信息加工的主體,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劫接受者和被灌輸?shù)膶ο?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協(xié)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xié)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學生通過積極參與、體驗、評價,獲取知識,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協(xié)作性、主動性,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訁⑴c,且很多基本技能得到開發(fā)。
如在網絡課程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傳授書本知識,而是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協(xié)作”、提供“會話”的平臺和引導“意義構建”。師生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學生通過網絡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這是一種開放交互式的一種模式。我們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電腦多媒體網絡信息領域,利用網絡信息豐富、傳播及時、讀取方便、交互性強的特征,促進教育制度的革新,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
四、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帶來了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變。
信息技術與化學的整合帶來了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變,在進入信息時代后,利用網絡資源的共享優(yōu)勢,最大限度的利用網上信息,進行篩選、整理、提煉為我所用,再結合教學實際,從根本上改變了單純使用有限的教材、教參備課的老套路;可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新情境,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達到聲畫同步,圖文并茂,以激起學生興趣;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人機交互溝通,通過上網查資料來進行研究性學習,甚至不斷推廣遠程教育,提高學生和教師的互動。這樣靈活高效的組織課內外活動,為此教學的空間極大地擴展,學科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的余地得到無限延伸。
五、新的時代,中學教學需要信息技術
信息時代已經到來,信息技術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認為,以信息技術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計算機與各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理念和媒體。應用信息技術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必由之路。
六、現(xiàn)代的學生,學習離不開信息技術.
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fā)興趣,開拓思維.而使用信息技術,能創(chuàng)設貼進學生實際的化學情境,挖掘教材潛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用化學的眼光關注情境,為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支撐,為化學思維的發(fā)展提供土壤,為學生的化學學習服務, 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到處是化學,化學就在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與化學整合,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練習,使每一位學生的化學學習得到提高。 利用計算機進行練習,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適當?shù)木毩曨},由易到難,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挑戰(zhàn)自我,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速度和準確性。
七、現(xiàn)代的課堂,需要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計算機成為能以人類習慣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務的一種新技術。利用信息技術能給學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并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還能讓學生按超文本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信息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八、現(xiàn)代的教師,需要掌握信息技術
教師與學生之間角色關系未來將發(fā)生本質的變化,學生將根據(jù)個人的需要實行自主學習,從而拓寬視野,發(fā)展思維。而教師則會成為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合作者。在教師角色定位上,教師將成為“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學手段上,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導”,更主要的是“引”,教師將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為教師所掌握,而應由學生去理解、去研究、去發(fā)現(xiàn)。在教育理念上,教師將更注重“以生為本”,因為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除了傳統(tǒng)的文本信息、圖片信息,還包含大量的聲音、動畫等動態(tài)資源,學生將通過媒體演示進行討論或者建立網站發(fā)表自己的成果,學生思維拓展空間更為廣闊。教師將更注重學生合作、協(xié)同能力的培養(yǎng)。合作是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信息技術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協(xié)同發(fā)展,最大限度展現(xiàn)個人的自身價值,充分發(fā)揮個人的聰明才智以及教師群體相互激勵、相互提高的作用,將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成為合作學習者、合作研究者,生生互動、合作學習將成為常態(tài)。
總之,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整合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是化學教學現(xiàn)代化的一種體現(xiàn)形式,它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而且能培養(yǎng)中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培養(yǎng)學生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獲得適應未來信息社會需要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體會發(fā)現(xiàn)的樂趣,體會探索的樂趣。這樣我們的老師與學生都在一種積極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與工作,這真的一件最快樂而又相當有效的事情。這也正是信息技術在現(xiàn)代教學中重要作用所在。
1.2016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2.2016教師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學習心得體會
3.2016信息技術應用教學體驗心得體會
4.2016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學習心得體會
5.2016教師研修心得體會
6.2016國培信息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7.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8.2016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
9.2016小學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
體驗教師的心得體會篇4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這個學期已結束了??葱∨笥褌円惶焯斓亩拢惶焯斓卦陂L大,心里總是樂滋滋的,和他們在一起真的很開心,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一般,和他們在一起盡情的玩耍,任何煩惱都被這爽朗的笑聲沖到云外去。這或許就是孩子那顆天真無暇的童心所具有的魔力!這讓我感觸最深,有時甚至想:我不僅是在教育他們,其實我也在受他們的影響。真正的生活在他們當中,才使我深刻的體會到成為他們老師的那份自豪感。
人的一生中,短短幾十年,而幼兒時期的教育對個體的影響是最大的,可以說,關系到人的一生?!皫熣咧詡鞯朗軜I(yè)解惑也”,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工作的“園丁”,必須處處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范,才不會失其本來之意義。為人師表,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幼兒學生的健康成長。幼兒作為祖國的花朵,未來的主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教育工作的責任是極其重大的。
選擇幼師,是我的夢想,站在教育的講臺,是我的追求,短短兩年的教育生涯中,讓我明白了很多很多,在教育工作中,讓我學習到了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
雖然,站在教育的講臺上,感到工作壓力之大,工作之累,講好每一堂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必須課前的備課,課前的設想深思等等。但每當想到孩子們那天真的笑容以及未來的希望,一切都是值得。
在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很多只是看到了表面,對工作者都加以了誤解,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幼兒園的工作是最好做的,每一個人都會做,一般的人都能做得到,做幼兒老師并非難事,只不過是帶一下小朋友,沒有什么的。但是,我要在這里告訴各位,你們只答對了一半,幼兒的健康成長,背后有老師付出的心血,又誰知呢?人生就像一盤棋,如何才能成為最后的勝利者,下棋第一步,最為關鍵。
“三歲定八十”可想而知,幼兒教育的重要性。雖然自古以來,也有“萬事開頭難”的說法,但是作為一名幼兒,在這一個時期中,模仿能力是非常的強,讓人望之驚嘆,學什么都很容易上手,作為這一個階段的幼兒來說,天真無憂無慮,在對任意事物之中,都是充滿了好奇感,充滿了奇思妙想,所以接受能力當然是最強的時期,而身為一名幼兒教師的我們,一言一行都對幼兒的今后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必須先做好自身的模范作用,在與幼兒接觸時,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使幼兒有一個好榜樣。
如何去帶好幼兒一直是我們作為幼兒老師研究與討論的話題,俗話說:“世界上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幼兒作為一個完整的人,需要全方位的發(fā)展,作為教師必須抓住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設計適合幼兒需要的各類科學游戲活動。
體驗教師的心得體會篇5
轉眼上崗已經快一年了,進修學校的`老師對我們新教師也很是關注。從公布課題以來,我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當然,不知道課題前,也很緊張。然后,匆匆忙忙備好課,在學校里試教后,心里立馬慌張了,感覺還是比較復雜的,因為學生沒有毛筆,水墨等工具,課堂上混亂一片。而且,我們學校的學生可能是因為沒正式上過公開課的美術課,所以感覺學生都安靜的坐著不敢發(fā)言。下課后,我趕緊把聽課老師告訴我的一些事項整理一下,再把自己的上課思路調整一下。第一次教學我覺得我上課思路還是有點混亂,我是想用音樂貫穿整堂課,可學生卻完全沒靜下來凝聽音樂。而且感覺本節(jié)課沒什么亮點,課堂沒氛圍。我原來設計的是想讓學生聽著音樂的節(jié)奏,感受水墨中的點和線,結果,學生完全都在爭搶誰先畫,誰后畫。真是一堂失敗的課。
新教師考核感想之再次
在自己學校上過之后,我從新整理思路,調整課堂步驟。既然我想要讓學生從音樂中去尋找跳舞的點和線,那我就一定要讓學生去聽音樂。于是我在幾個環(huán)節(jié)中都強調學生聽,閉上眼聽。
第二天,我到實驗小學借班上課,實驗小學的學生們活潑大膽一些,再者工具都準備齊全,所以每個環(huán)節(jié)能清楚的上下來。但是因為課堂上我的廢話太多,學生太活潑,思維太豐富,想講的太多,導致我沒把控住時間,留給學生創(chuàng)作的時間太少了。還有環(huán)節(jié)中有些是不需要的,有些畫蛇添足了。
晚上回去再次的修改,聽取了實驗小學老師的意見,在上課導入部分,挑了一首先慢后快的鋼琴曲,跟著節(jié)奏畫一幅1m長的抽象山水畫。水墨濃淡變化的線條山水,彩色精靈般跳躍的點。最重要的還是要簡練我的語言,學生在積極的發(fā)言的同時控制好時間。
第三天,再次上下來的一堂課就已經比第一次要精煉多了。不僅在導入示范畫時贏得了學生自主的為我鼓掌,而且課堂時間也把握的比較準確。雖然語言上還有欠缺,廢話還是多了些,看來要克服這個問題,還學要長時間的磨練。
新教師考核感想之最終戰(zhàn)
終于等到最終戰(zhàn)的時候了,一早我就到了中山小學,提前了20分鐘就進入課堂,讓學生把該準備的整整齊齊擺在桌面上。看著指導老師們一來,我就在上課鈴響之前提前與學生做了個小互動,跳了跳簡單的節(jié)奏舞,讓之后更好的引導出我想上課的內容。
課終于是上完了,心也終于可以放下來,緊張的身體也在慢慢放松。回想課堂,還是有很多不滿意,沒達到預期目標的地方,但是我覺得這樣幾天下來我已經進步了。
雖然嘴上總是跟別人埋怨這新教師之路不平坦,事情多,像是總想找我們麻煩。其實心里我還是很感謝進入新教師隊伍和新崗位以來的一切麻煩事。這個學期馬不停蹄的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讓平日懶散慣了的我徹徹底底的改頭換面。以前經常在校園里看到別人忙碌的身影,感覺連遇見打個招呼的時間都沒有,這個學期我也體驗了一把這種感覺,突然間覺得自己有點點成就感,感覺學校是需要我,不再是個貌似可有可無副科老師。年輕的時候不鍛煉自己,更待何時?
在此感謝給我這么多機會鍛煉提高自己的石門小學和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