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經過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寫教案時一定特別十分順利,憑借籌辦好教案,能夠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必要改善,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接空中球的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接空中球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在景物描寫中用兩相對應的方法表現景物特點。
2、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景物描寫中兩相對應的方法和比喻的手法。
教學難點
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座山間小屋,去欣賞李樂薇筆下“陋室”的意境
二、作者簡介
李樂薇,江蘇人,現代作家。早年肄業(yè)于上海大夏大學,后一直在臺灣從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見長,文筆清麗脫俗,語言優(yōu)美動人,風格柔和溫婉而富于感情。
三、解題
文章題目一語雙關: 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煙霧迷朦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樓閣”,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huán)境。從全文看,這小屋應是虛構的。作者特意讓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強調“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含遠離“人境”,“不聞車馬暄”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強調“這空中樓閣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許多室內設計和其他裝飾”,不必養(yǎng)鳥,無需掛畫總之,不要人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
四、理清結構
第一部分: (1--8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
1、(1--3自然段)寫小屋和山的關系。小屋“點破了山的寂寞”,給山川美景增添了“一點生氣,一點情調”。這是立足于山外,是遠觀,看全景。
2、(4--7自然段)寫小屋和樹的關系。樹為小屋“布置了一個美妙的綠的背景”,使小屋更顯得“含蓄而有風度”。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
3、(8自然段)繼續(xù)寫小屋和樹的關系。立足點又移到遠遠的山下,仰望遠觀,“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態(tài)翩然”了。
第二部分: (9--18自然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圍環(huán)境和小屋的關系。
1、(9--10自然段)寫小屋的花園和山上的云霞。花園極小,“領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領空”卻是無限的;花園里繁花絢爛,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樣絢爛。
2、(11--12自然段)寫小屋的空氣和光線。因為在山上,空氣特別清新,而光線則富于變化,富于“浪漫的文學性”。
3、(13--14自然段)寫小屋和外界的交通。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條山路和外界交通,環(huán)境是“獨立的、安靜的”。
4、(15--18自然段)寫夜晚小屋“迷于霧失樓臺”的情景??~緲若“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點明了題意。
五、寫作特點:
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點撥、明確:
虛實結合,由實到虛。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實描寫,盡管有著豐富的聯想、想象,但寫的是確確實實的山、樹、房屋的形勢、情姿。后一部分則重在人對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極小的“袖珍型”花園,有限的圍墻,而“我”卻因有無限的“領空”可供“游目騁懷”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懷抱中”,晨暮昏曉光線變化,“我”則以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會“綻開”,也會“收攏”;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嶇的“山路”,“我”卻叫它“幸福的階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卻覺得它仿佛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文章就這樣由實入虛,將現實的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六、小結
一篇優(yōu)秀的散文,是一個美的綜合體。我們鑒賞了課文的語言美、畫面美、情趣美,即感受到了形式外在的美,又領略到了內在的意蘊美。
板書設計:
接空中球的教案篇2
教學設想:本文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的文章。語言美和意境美以及人文美的結合,使得任何的拆解都于心不忍,于是筆者決定將本文上成鑒賞課。教學過程:
一、導入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很多人的夢想可能就是找一個世外桃源,享受一種安寧、和平、自由、快樂的生活,為什么呢?生:
1、那兒景色美、風光好。
2、那里不受外界干擾,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3、更接近大自然,空氣新鮮而純凈。
師:我們喜歡大自然,大自然賦予我們美好的想象,尤其在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需要大自然的撫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臺灣作家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
二、作者簡介:
李樂薇,江蘇南京人,早年肄業(yè)于上海大夏大學,后來一直在臺灣從事教育工作。他以散文見長,文筆清新脫俗,語言優(yōu)美動人,風格柔和婉麗而富有情感。他有很深的中國古典文化的積淀,又接受了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影響,故而作品善于借助有質感的想象來表現無形的主觀意念,刻意于主觀意象的經營,能夠運用有聲、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境暗示出微妙的“自我情結”。
三、課文預習:
師: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一遍,然后思考問題:
1、本文主要寫了哪些景物?什么是描寫的重點?學生閱讀課文,然后分小組討論問題。各組派代表到黑板上寫出答案。師生共同討論,然后明確:
主要景物:山、小屋、樹、花、花園、光線、山路、燈重點景物:山、小屋、樹
2、研討標題的含義。學生分小組討論。生:(從課文中找)“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即指建于山上,在煙霧迷朦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p>
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但是小屋僅僅指建在山上的小屋嗎?生:不是!
師:那它還指什么呢?我們從“空中”二字可以看出,它一方面是指小物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也指那種想象的、不切實際的東西,就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那究竟是什么呢?讓我們分析完課文后再作回答。
四、課文賞析。
師:同學們讀完課文后有什么感覺?生:語言優(yōu)美、意境優(yōu)美。
師:確實是這樣,這篇文章能帶給你優(yōu)美的享受。那么,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語言,請你從文中找出這些語言大聲朗讀并體會。學生朗讀課文。師:這篇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還是空間順序寫的呢?
師生研討。然后回答:這篇課文又渾然一體,是什么這些東西聯系在一起的呢?學生分析研討。教師巡視指導。
師生共同明確:是一種情,是作者的一種喜愛之情。師: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喜愛之情呢?
這種喜愛之情又體現了作者什么樣的理想呢?學生共同討論。
教師提示: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往往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生:人們已經厭倦了那種都市生活的緊張、枯燥、雜亂的生活,而向往一種寧靜、自由、不受外界干擾的田園似的生活,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那種理想的生活。師:不錯。再回到前面一個問題,“空中樓閣”的另一層次的含義也就明確了。
五、課后練習:
本文在語言運用上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大量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具體的例子,思考這些修辭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心靈與自然的交融——《我的空中樓閣》教學有感●黃衛(wèi)剛
我們每一個人都和大自然密切相關,自然與人類已經相處幾百萬年。起初,大自然控制了人類一切,慢慢的,人類學會了利用大自然,用她為自己造福。這時,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關系融洽。但是,人類貪婪的本性注定了一種悲劇性的結果,人類開始肆意破壞大自然,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娌辉兕櫦巴盏呐f情;而大自然也奮起反抗,人類已經受到了嚴厲的警告和應得的懲罰。
痛定思痛,我們應該好好反思,人和自然難道就不能和諧相處嗎?人類還能享受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帶給我們的快樂嗎?讀了臺灣作家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一文,我們的心靈為之顫動,人與自然竟能如此和諧相處,真是不可思議!
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會有一間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林間,也可能在海邊;可能是放飛的小鳥,可能是天邊的彩云,也可能是海洋中的半個夕陽??那是回家的感覺,是回到自然的夢想。李樂薇用她那飽含真情的筆墨為我們抒寫了一個類似世外桃源的仙境。文章的語言是那么清新、那么自然,和作者筆下的景物完全融為了一體,甚至讓我們都分不清到底是語言的優(yōu)美造就了山的特色,還是風景的優(yōu)美造就了語言的特色。
作者賦予了景物極大的靈性,這樣就使得人與景物形成了一種平等的對話姿態(tài):這棵樹使小屋給予人另一種印象,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我把一切應用的東西當作藝術,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就是小屋。作者充分享受著自然美景帶給她的無限的快樂!在學習這一課的時候,我發(fā)現同學們熱情極高,他們也和作者一樣融入到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他們也用自己純真的心靈去描繪大自然、贊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身在小屋享受著人間清福,享受著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個美夢。”
他們用自己的輕靈和自由抒寫著快樂的篇章,他們幻想著擁有自己的空中樓閣,而這“空中樓閣”決不是那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他們擁有青春和活力,他們擁有熱情和干勁,在二十一世紀的廣闊天地里,他們可以大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夢想,創(chuàng)造世人矚目的成就。但愿他們不再是大自然的破壞者,而是大自然的朋友,讓大自然為人類造福。
回歸自然是人類一個永恒的話題,作為一個教師,我們更應該在教學的陣地上把這個主題發(fā)揚光大,他關系到我們的下一代,更關系到我們人類的未來。讓我們攜起手來,共筑美麗家園。
接空中球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話題探討,感受作者美好情懷。
2、誦讀賞析,體會文章詩化語言。
教學重難點
感受作者美好情?
教學方法
話題探討法、誦讀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課間播放鋼琴協奏曲《梁祝》(見課件,大約3分鐘)。同學們,剛才我們聽到的這只曲子叫什么名字?(生答《梁祝》)。這支曲子是著名的鋼琴協奏曲《梁祝》!同學們,這只曲子有什么特點?(生答)這只曲子跌宕起伏!高亢處,如排山倒海;低回時,似微風拂面,給人以無限遐想。我們好像看到了梁山泊與祝英臺同窗共讀的愉悅,又似乎看到了他們抗擊命運、化蝶雙飛的悲壯,這就是音樂的美所產生的震撼效果!
音樂文學本相通,一篇美文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審美享受,能否讓我們產生共鳴呢?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臺灣作家李樂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樓閣》?。ㄕn件打出題目)。
二、問題探討,感受作者美好情懷。朗讀思考問題
下面,同學們迅速但輕聲地朗讀全文(大概5分鐘時間),我們音樂伴奏,同學們邊讀邊思考: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勾畫出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想一想它美在何處?(課件放伴奏音樂《秋日的私語》課件打出問題)
三、文章結構點示。文章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不同角度,實寫小屋之美--依賴大自然,含蓄超然。
第二部分,在小屋的生活情狀--自由獨立,無限開闊,心靈享受。
第三部分,漸入虛境--路是空中走廊,小屋是空中樓閣,如煙、如霧、虛無縹緲,是幻境,是心靈的追求。
文章由實到虛,最后含蓄的點示,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回歸自然!
那么,小屋是實、是虛?還是既實又虛?作者最終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留給學生第二個疑問。
四、簡析文章詩化語言。
美好的情懷是散文的神,我們已經領略了,當然,這美好情懷還需用優(yōu)美的語言加以描述,才能散發(fā)出誘人的芬芳。這篇文章的語言也是很美的,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詩化語言:(課件板書)
1、修辭美——生動的比喻、擬人、夸張手法
2、音樂美——長短結合、整散結合的語句
3、繪畫美——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
五、拓開思維。初中時曾學過陶淵明的《桃花記》,描寫了一個世外桃源,表達了作者……(由學生說出)
六、布置作業(yè)
同步練習
接空中球的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文別具一格的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學習本文語言清新、優(yōu)美,描繪景物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的特點。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本文狀物寫景的特點是什么?
分析:把“小屋”和周圍環(huán)境對比,作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是本文狀物寫景的特點。文章大體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從開頭至“輕靈而自由”,是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后一部分則是立足于小屋,看周圍環(huán)境和小屋的關系。前一部分有三層:第一層(開頭至“一點情調”),寫小屋和山的關系,小屋“點破了山的寂寞”,給山川美景增添了“一點生氣,一點情調”。這是立足山外,是遠觀,看全景。第二層(“小屋點綴了山”至“含蓄而有風度”),寫小屋和樹的關系,樹為小屋“布置了一個美妙的綠的背景”,使小屋更顯得“含蓄而有風度”。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第三層(“換個角度”至“輕靈而自由”),繼續(xù)寫小屋和樹的關系,立足點移到遠遠的山下,仰望遠觀,“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態(tài)翩然”了。后一部分有四層:第一層(“小屋之小”至“叫它云或霞”),寫小屋的花園和山上的云霞?;▓@極小,“領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領空”卻是無限的;花園里繁花絢爛,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樣絢爛。第二層(“空氣在山上特別清新”至“也富于浪漫的文學性”),寫小屋的空氣和光線。因為在山上,空氣特別清新,而光線則富于變化,富于“浪漫的文學性”。第二層(“山的`環(huán)境是獨立的,安靜的”至“喚做空中走廊”),寫小屋和外界的相通。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條山路和外界交通,環(huán)境是“獨立的、安靜的”。第四層(“我把一切應用的東西當做藝術”至結尾),寫夜晚小屋“迷于霧失樓臺”的情景,縹緲若“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點明了題意。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實描寫,盡管有豐富的聯想,想象,但寫的是確確實實的山、樹、房屋的形勢、情姿。后一部分則重在人對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極小的“袖珍型”花園,有限的圍墻,“我”卻因有無限的“領空”可供“游目騁懷”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環(huán)抱中”,晨暮昏曉光線變化,“我”則以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會“綻開”,也會“收攏”;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嶇的“山路”,“我”卻叫它“幸福的階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卻覺得它仿佛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文章就這樣由實入虛,將現實的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二)怎樣理解本文的題目?
分析:文章題為《我的空中樓閣》,一語雙關: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煙霧迷朦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樓閣”,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huán)境。從全文看,這小屋應是虛構的。作者特意讓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強調“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含遠離?!叭司场?,“不聞車馬喧”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強調,“這座空中樓閣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許多室內設計和其他裝飾”,不必養(yǎng)鳥,無須掛畫——總之,不要人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
(三)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分析:筆調清新,語言優(yōu)美,是本文的藝術特色。全文多用短句,節(jié)奏舒徐流暢,形成幽雅恬淡的基調;適當地運用文言詞匯、文言句式,如“山如眉黛”“凌空而起”“足以舉目千里”等,使語言更顯得雋逸瀟灑;恰當地運用一些富有獨創(chuàng)性的詞匯,如“領土”、“領空”、“空中走廊”等,為文章注進了清新的氣息;而多種修辭手法的使用,如比喻、擬人、排比等,更為文章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對比手法的運用,比如“高大”和“小巧”、“有限”和“無限”等等,則使文章的意境更加深邃,給人以哲理的啟迪。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指導學生自讀課文,掃除字障礙,掌握以下詞語。
1.注音。
黛d4i
綴zhu@
翩pi1n
憩q@
阡qi1n
陌m^
謐m@
蕊ru!
綻zh4n
縹pi1o
緲mi3o
騁ch7ng
2.解釋。
玲瓏:(東西)精巧細致。也指人靈活敏捷。
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靈動:飄逸,傳神。
遜(于花):差;比不上;不及。
挺拔:直立而高聳。也指堅強有力。
婀娜:(姿態(tài))柔軟而美好。
翩然:形容動作輕快的樣子。
憩:休息。
我的空中樓閣教案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游目騁懷:隨意觀覽瞻望并敞開胸懷。游目,指目光由近及遠,隨意觀覽瞻望;騁,本指馬在奔跑,引申為放開,盡量展開。
寧謐:安寧,平靜。
疏落:稀疏零落。
虛無:有而若無,實而若虛。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也寫作飄渺。
盈(耳):充滿。
空中樓閣:空中所見的樓臺觀閣。本指海市蜃樓,比喻脫離實際的理論或虛構的事物。
3.辨音。
4.辨形。
5.辨義。
接空中球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體味課文流露出的對自由生活、獨立人格向往的思想感情。
2.掌握誦讀的`要領,學習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領會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
3.品味文章清新、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
教學重點
1.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學習誦讀的技巧。
2.學習本文學習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
領會“空中樓閣”的優(yōu)美意境,理解作者寄予小屋的生活理想。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誰都可能會有這樣的時刻,當我們凝視著月光下的樹影,諦聽著山林間的鳥鳴,我們的精神隨之一振,抖掉了塵世的俗念,得到了心靈的升騰。那時,我們可能都會感到自己的富有。但是這道精神的門能為我們開啟多久?如果我們心靈的河流里老是流淌著攙雜銅臭味的雜事與垃圾,我們又怎能守住這一份心靈的寧靜?阿爾卑斯山下那句名言“慢慢走啊,欣賞”,告誡著我們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要靜下心來,放慢腳步,與自然對話,與自然擁抱。你能夠感受這樣的快樂和幸福嗎?讓我們隨著優(yōu)美的朗讀一起走進李樂薇的空中樓閣吧。
二、感知課文
創(chuàng)設美好情境,進行配樂朗讀。
適當進行誦讀的技巧指導。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掌握誦讀和速讀的基本要領,學會在朗讀中適當運用停頓、重音、語速、句調的技巧準確地表現作品的內在含義和感情。具體的指導可參考“教學資料”附錄的“朗讀的基本要求”一文。
三、分析寫小屋的觀察角度,理清文章脈絡,學習文章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一)為了寫小屋的美,作者選取了小屋周圍的哪些景物呢?
討論明確:依次寫了山、樹、花園(含花)、云霞、空氣、光線、山路、小屋的夜景。
(二)作者在描寫這些景物時,觀察立足點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討論明確:
一、立足于屋外看小屋(1~8自然段)。
二、立足于屋內看世界(9~18自然段)。
(三)全文一共幾個部分?
討論明確:兩個部分:(1)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2)立足于小屋,看周圍環(huán)境和小屋的關系。
(四)試畫出本文兩個部分的結構圖。
提示:把不同立足點所寫景物列出即可,對學生要求不宜太高。
(五)歸納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定景換點和定點換景
(六)請學生運用這個方法口頭練習:多角度描述校園。
全文結構圖參考下圖
四、結合“空中樓閣”的含義,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體會文章的主旨。
(一)題中“我的空中樓閣”指什么?
討論明確:指山上的小屋
(二)成語中“空中樓閣”什么意思?
1 討論明確:空中樓閣:多比喻幻想或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等。
(三)那么美麗的空中樓閣是“現實的”還是“虛擬的”?
1.小屋及周圍環(huán)境與塵世有什么不同?
討論明確:獨立、寧靜、優(yōu)美,讓人心情舒暢,感到自由、幸福。
2.寫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圖?
討論明確:小屋脫離塵世,獨立、自由,表現作者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和對獨立人格的向往。
3.作者與小屋外在環(huán)境之間關系怎樣?作者為什么能把景物寫得那么美麗動人?
討論明確:作者與小屋外在環(huán)境之間是融為一體的,寫外在景物,實際上寫內心愿望,綠樹,鮮花等都帶上了作者情趣和志向的色彩,正因為作者對這些美景深愛情篤,才寫得如此動人,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4.文中對小屋作了怎樣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懷?哪些地方間接暗示了作者對他所生活的環(huán)境的態(tài)度?
討論明確:文中流露出作者向往“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懷。作者強調“小屋”的“獨立”、“安靜”,強調“這座空中樓閣可以省去許多室內設計和其他裝飾”、不必養(yǎng)鳥、無須掛畫等,表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也暗示了他對自己所生活的社會里畸形發(fā)展的物質文明,及喧囂渾濁的社會環(huán)境是有所不滿的。
5.學生在剛才討論的基礎上,歸納出“空中樓閣”的含義。
討論明確:有關“空中樓閣”的含義是雙重的:
①指山上的空中小屋;
②喻指作者美好生活理想的心靈追求:自由、安靜、獨立的生活。
(四)借小屋寫情懷,本文運用的是什么手法?
討論明確:托物言志的手法。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麗日、白云彩霞、瑞雪蒼松等等往往承載著作者的無限情思和理想,鑒賞時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過景物的特點,領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無窮,由具體到空靈,由物態(tài)到人情,這樣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五)小結
在全文對小屋的描寫中,字里行間我們不難感受到作者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因為小屋處在大自然的美好環(huán)境中,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人是自由的、幸福的。熱愛小屋,就是熱愛自由獨立的、美好的生活。作者對這種遠離喧囂的、恬靜安寧的生活的向往,實際上隱含了對現代文明的批判。對自由生活,獨立人格的向往,是本文寫作的根本意旨。但作者沒有明寫,而是貫穿于全文對小屋與環(huán)境的描寫、贊美中。作者寫外在景物,實際上是寫自身精神,山、樹、屋、花、山坡等景物無不帶上了作者志向、情趣的主觀色彩,雖不明言情志,卻處處寫情志。這就是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六)師生共同回顧:運用托物言志手法所寫的詩文還有哪些。
(七)請學生自己選擇某事物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說一段話。
五、精讀課文,品味語??
(一) 詩化的語??
(學生找出并體會其表達的效果)
1. 對稱的句式,輕快的節(jié)奏
本文在寫景時多用對稱句式,讀來節(jié)奏感很強,富有韻律美。如“花好比人的面龐,樹好比人的姿態(tài)?!薄皹涞膭?,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钡鹊?。
2.奇妙的修辭
比喻新奇,有朝氣與活力。
2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非常獨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韻致,不僅點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瓏,而且兩處配合自然、融合,渾然天成,令人浮想聯翩,美味無窮。
b.“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傳神,細膩地描繪了靜態(tài)之物的動態(tài)感,從而產生極好的藝術效果。
c.排比、比喻結合 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只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以動寫靜,美景連動,令人浮想聯翩,使景物有了活力,有了靈氣。
(二)畫的筆法
1.工筆細描
如關于小屋傍晚到早晨光線的變化,像一幅幅美妙的圖畫,讓人感受真切而留戀不已
2.寫意渲染
如遠觀小屋,全是寫意畫法,求神似。
(三)動靜的糅合
動靜景物的組合藝術往往會產生奇妙的表現效果,互相映襯,相得益彰是糅合的藝術要求,文章正是把盎然生機糅進靜態(tài)景物之中的。如“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樹,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tài)翩然。本質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卻像鳥一樣,蝶一樣,憩于枝頭,輕靈而自由!”這一節(jié),動靜糅合,產生了意料不到的美感。
接空中球的教案篇6
一、緊扣目標,自然引入,激發(fā)興趣。
“本單元的目標是聽清楚和說明白。上一次我們學習了〈穿云破霧上九天〉一文,大家積極發(fā)言,以記者采訪報道的形式,述說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試驗發(fā)射的現場情況,很多同學展示了自己的好口才。上一課重點是說事,而生活當中常常需要傳情,比如你對一件物品、你的家庭的喜愛之情如何表達出來呢?”我正在開場白,一位學生突然舉手發(fā)問:“老師還有,順便告訴我們如何表達對一個人的愛情呢?”(眾生笑)。
我沒有動怒(太熟了),反問:“你怎么寫?”
“不外乎就是說我喜歡你或者說我對你有好感之類的,但寫了兩行就沒話說了,憋得難受!”氣氛活躍。
“空洞!沒有語文水平也想談戀愛,還是認真點吧。”我“將”他們一軍,“乖乖聽完這一課,就會有提高的。我們來看看臺灣作家李樂薇怎樣描寫他的小屋,表達一種高雅的情感。”我板書標題,解題。
二、不露痕跡引入正文,調動學生積極性。
“我們?yōu)槭裁匆獙W這篇文章?除了學習如何說明白一種情感之外,還可以學到一種‘移步換景’的描寫方法(板書)。文章的描寫對象是山脊上的‘我的小屋’(空中樓閣),他變換了三個立足點來描述,走一步換一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來看去都是不一樣,都是很可愛?!卑鍟?/p>
一、立足小屋外面,欣賞它和背景的和諧美(點綴)。
二、立足小屋,欣賞其環(huán)境之美。
三、出入途中、夜幕之下景色和所見所感。
“請同學們根據這個提綱快速瀏覽課文,劃分文章段落?!辈贾萌蝿?,學生完成。
“都喜歡,特別是14段‘我出外,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點-------”我深情地示范性朗讀,很多人跟我一起讀?!@課堂有點“溫度”。
“好東西一起吃,好文章一起讀。大家將整篇文章一起朗讀好不好?”“好!”——我“火上澆油”,學生其實很容易“上鉤”。
三、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談話。
解釋了重點字詞?!艾F在我要考一考你們的理解能力?請大家思考如下問題,談一談自己看法”學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在每個部分都提出一些重點、難點問題。比如第一部分我的問題是:
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闭埜鶕胂螅枥L一下它們的樣子。
2、小屋如何點綴山?
3、第3段用了哪些富有動感的詞語?
4、在樹的點綴下,小屋有哪些特點(綜合4至8段)?
5、第5段描寫樹的各種美,有何用意?
四、適當穿插點撥,授人“魚”和“漁”。
通過提問和探討,學生已經基本吃透文章內容。我針對有些句子,適當穿插課外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例如結合“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tài)翩然?!币痪洌姨釂枺骸半y道這一所小屋真的會飛么?”
“當然不是,是樹葉在動?!?/p>
“不,是指房屋的樣子像小鳥,屋檐高翹,展翅欲飛的樣子?!?/p>
“不對------”學生們爭論熱烈?!@課堂“發(fā)高燒”啰!
“樹點綴了山?!碑惪谕暋?/p>
“錯!”我一擺手,大家面面相覷。
五、亦莊亦諧,檢驗效果。
“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個學生點中要害。
“比如我們同學,熱愛學習的人認為教室是天堂,害怕讀書的人把教室看做地獄”有人舉一反三了!
“天堂總比地獄好。不愛也得愛,何苦跟自己過不去呢?”嘿!還挺有味!
“愛愛愛!‘撒遍人間都是愛’我知道情書怎么寫了,老師,我念給你聽,新鮮出爐,來來來!”這調皮鬼眼看時間不多,不舉手就站起來“我也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在校園里,我處處留意著你的身影,我的目光象磁石一樣跟著你那指南針一樣苗條的身材。你散步的時候,清風送來陣陣清香,你停下來就象若柳扶風,亭亭玉立,你在操場上英姿颯爽,矯健迷人-----”真酸哪!——救火!
接空中球的教案篇7
教學目標 :
1.把握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
2.鑒賞品味散文的內容,表現技巧、語言。
3.理解作者表達的對“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重點:
散文的欣賞。
教學難點 :
作者獨特的表達;提高賞析能力,了解多流派的散文風格特點。
教學方法:
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比較的點撥法,將學生導入 特定的情境之中,通過讓學生用心去感受、體味,捕捉情感信息,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進一步體例體會散文“情”與“景”、“形”與“神”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
教具使用:
相關課件。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边@是唐代劉禹錫《陋室銘》的語句,雖是一棟陋室,但在詩人眼里卻充滿了清幽雅靜的情趣。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如入簾青”,“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同樣在高一,我們還接觸過一位身居陋室卻怡然自得的作家——“歸有光”。他筆下的項脊軒經過修耷后,是什么樣子的呢?“使不上漏……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循,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币婚g“塵泥滲漉”,狹小破舊的陋室,在歸有光的筆下卻充滿了詩情畫意,今天,我們再一起去參觀一座山間小屋。
二.解題
作者李樂薇,江蘇人,現代作家。早年畢業(yè)于上海大夏大學,后一直在臺灣從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見長,文筆清麗脫俗,語言優(yōu)美動人,風格柔和溫婉而富有感情。
“空中樓閣”,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于光線折射而出現的虛幻的樓臺景物,后多比喻虛構的事物或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等。清代李漁《閑情偶寄結構第一》曾引用此語:“實者,就事敷陳,不假造作,有根有據之謂也;虛者,空中樓閣,隨意構成,無影無形之謂也?!薄段业目罩袠情w》也正是通過虛實相生的寫法,表現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愛,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獨立人格的向往。
三.課文錄音+字詞
四.整體感知
1.在文中“我的空中樓閣”具體指什么?
山上小屋——“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2.作者是怎樣寫山和小屋的關系?
①“恰似眉梢的痣一點”:暗喻,擬人,突出了小屋的玲瓏、小巧的特點
②“柔和的一個角度上”:明暗和色澤差別不大、不刺眼,和順悅耳,質地柔軟,親切、溫順。
山坡平緩,地勢、地形,具體的事物賦予色彩、質地、性情。
③“點破”:直接了當地捅破,力度突出的是小屋的位置的顯眼、顯要和。
④博喻: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復設喻去說明一個本體,叫博喻,又叫連比。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
a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蓮花,像海棠葉兒,像一掛一掛的葡萄,也像仙人騎鶴,樂手吹簫……說不定你忘記自己在漓江上了呢?。钏贰懂嬌嚼C水》)
b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飛濺的浪花。(王蒙《春之聲》)
c“砰”一聲,郎平的一記重扣,激起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歡呼聲和鼓掌聲,像海濤擊岸,像山洪爆發(fā),像飛瀑傾瀉。觀眾們蜂涌到場子里,將一束束散發(fā)著馨香的鮮花,獻給教練、領隊和姑娘們。(魯光《中國姑娘》)
d張老師卻是一對厚嘴唇,冬春常被風吹得爆出干皮兒;從這對厚嘴唇里迸出的話語,總是那么熱情、生動、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銹的播種機,不斷在學生們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識的種子,又像一把大笤帚,不停地把學生心田上的灰塵無情地掃去……(劉心武《班主任》)
上面例①用“蓮花”、“海棠葉兒”、“一掛一掛的葡萄”、“仙人騎鶴”、“樂隊吹簫”五個喻體來比喻“累累垂垂的石乳”這一個本體;例②用“雪”、“玉”、“飛濺的浪花”三個喻體來比喻“白丁香花”這個本體;例③用“海濤擊岸”、“山洪爆發(fā)”、“飛瀑傾瀉”三個喻體來比喻“歡呼聲和掌聲”這一個聯合體;例④用“播種機”、“大笤帚”兩個喻體來比喻“話語”這一個本體。如果用一個喻體來比一個本體,又用另一個喻體來比另一個本體,這不是博喻,這是比喻的連續(xù)運用。
⑤如果從選景、取景的角度看,這些內容從哪些角度觀察?
遠處。----遠觀全景。
3.作者怎樣寫小屋和樹林的關系:
①樹點綴了小屋(由近及遠)。
近觀: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樹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滿山皆樹,為小屋布置了一個美好的綠的背景,使小屋顯得別致出色。高出屋頂的大樹,"細而密的枝葉”“美而濃的樹陰”,“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擬人)。
②小屋點綴了樹林、樹叢(由遠及近)
遠看:小屋前面的樹,“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樹與樹之間露出一些建筑的線條,一角活潑翹起的屋檐,一排整齊的圖案式的屋瓦。一片藍,那是墻;一片白,那是窗?!薄拔业男∥菰跇渑c樹之間隱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tài)翩然?!?/p>
這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實描寫,盡管有豐富的聯想、想像,但寫的是確確實實的山、樹、屋的形勢和情姿。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一個里程碑。
③請用一個成語概括山和小屋的關系?
相得益彰,相互掩映。
4.如果說以上內容是從實處寫,那么作者還從哪些方面怎樣寫其它?
虛寫
寫花園:由“領土”有限,到“領空”無限;由“有形的圍墻”到“無形的圍墻”;由花園的花朵到天上的云霞。小屋的光線也富有浪漫的文學性;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早晨光線加強,花蕊慢慢綻開,傍晚,光線暗淡,花瓣微微收攏。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嶇的“山路”,卻叫它“幸福的階梯”,“空中走廊”;夜幕中的小屋,卻覺得它仿佛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由實入虛,將現實的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難怪作者情不自禁,“身在小屋享受著人間清福,享受著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個美夢”啊!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二個里程碑。
5.從文章的整體看,“我的空中樓閣”是不是確有其建筑?
理想中的生活地方。從全文看,這小屋應是虛構的。作者特意讓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強調“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合遠離“入境”“不聞車馬喧”之意。
文章題為《我的空中樓閣》,一語雙關: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煙霧迷蒙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樓閣”,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huán)境。
6.“我的”這一定語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傾向?從此可以感悟到作者什么樣的志趣?
喜愛之情。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
讀最后一段。作者特意強調,“這座空中樓閣占了地利之便”。所謂“地利”即“空中樓閣”,它踞于“高高的山坡之上”,“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含遠離“人境”,“不聞車馬喧”之意,是“我”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huán)境。“不必養(yǎng)鳥,無須掛畫”,不要人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三個里程碑。
作者把小屋視為“快樂的起點”和“幸福的終點”,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淡薄,遠離鬧市人境,在塵囂中尋找閑靜,從明麗質樸的自然中獲得無限的意趣,是對人生的一種超然態(tài)度,但作者這種幸福觀是與眾不同的,有其積極的一面,即對社會現實的厭惡和失望,對名利社會的徹底否定;也有其頗為消極的一面,即超凡脫俗、清心寡欲的遁世思想。因此,作者的這種“快樂”和“幸?!钡娜松非?,只是一種海市蜃樓式的幻景罷了,小屋只是一座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他所企望的境界實際上是鏡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不過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托。
文章開將從山寫起,用比喻的方法,以神來之筆點出小屋的位置,接著用一組博喻來突出小屋點綴山,接著重點寫小屋和樹的關系,這部分由近到遠,由局部到整體,多方位寫兩者的關系。爾后,又以大量篇幅立足于小屋描寫外面的景致,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在對外面多種景物進行描寫的基礎上更側重于抒寫自己對自然景物的感受,這樣獨具匠心的構思,使文章的內容由淺入深、由實而虛,也自然而然地借景物描寫抒發(fā)了情懷。
7.表現手法
文學創(chuàng)作中,作家有時感到某種抽象的精神難作具體描繪,有時也會由于某些原因不便對所表現的失望進行直接描述,于是便往往借對某一適當物象的描寫,便抽象的精神具體化,讓不便明言的情思含蓄、曲折地表達出來?!段业目罩袠情w》便是這樣的托物言志、詠物寄情的作品。狀物與言志,融洽無間,和抒情也渾為一體。
托物言志就是通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征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征等。
示例:
我們學校大禮堂的屋檐下,有一口老銅鐘。
這口老銅鐘和學校大禮堂同齡,已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從我上一年級到五年級,幾乎每天都去看看它。由于日曬、風吹、雨打,全身長滿了青綠色的銅銹,因而外表并不美觀,也不光亮,它的表面除了五朵雕花和三圈花紋外,再沒有別的打扮了。
有一天,學校停電,電鈴響不起來。這時老銅鐘響了。“當!當!當!”好像在招呼我們,“上課了,大伙兒快進教室吧!”喲,老銅鐘居然也有比電鈴好的地方呢!
老銅鐘像一位淳樸厚道、不計報酬的老人,打算一輩子都作為我們默默作貢獻似的。(《大禮堂屋檐下的老銅鐘》)
說明:這篇文章通過對大禮堂屋檐下的大銅鐘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意愿做一個淳樸厚道、不計報酬,一輩子為人們默默做貢獻的人。這篇文章在交代了老銅鐘所在的地點和方位之后,重點抓住老銅鐘的兩個特點來言志。一是抓住老銅鐘的“老”。老銅鐘有二三十年的歷史,全身長滿了銅銹,外表并不美觀,也不光亮。贊美了老銅鐘淳樸厚道,一輩子為學生作貢獻的精神。二是說明老銅鐘的作用。在停電的時候,老銅鐘發(fā)出“當!當!當!”的響聲,招呼同學們進教室上課。贊美了老銅鐘不計報酬,隨時為學生們服務的精神。作者對老銅鐘的贊美,實際上是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意愿和志向。這篇文章在描寫老銅鐘時,采用了擬人的方法,如老銅鐘在電鈴不響的時候招呼同學們進教室上課。結尾寫老銅鐘像一位淳樸厚道、不計報酬的老人。這樣寫較鮮明、具體地表達了作者的志向。
8.描寫景物的角度:本文在描寫景物時,角度變化多端。
a.近看小屋,呈現的景色是:“有了這許多樹,小屋就有了許多特點。樹總是輕輕搖動著。樹的動……”看到小屋的整體,看到屋的大小和樹的動靜的配置??傊?,近看到得的印象,歸結為“含蓄而有風度”。
b.而遠眺呢?“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tài)翩然?!氨举|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卻像鳥一樣,蝶一樣,想于枝頭,輕靈而自由?!睆拇蟊尘爸校吹叫∥萏卣黪r明的局部、一些線條、一排瓦屋、一片藍、一片白,而整體則在樹叢中“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tài)翩然”。遠眺得到的印象,歸結為“輕靈而自由”。
c.此外,還有仰視:“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p>
d.有俯瞰:“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像層山后退了一些。”
e.又有白天所見——景物線條、色彩、層次非常明晰;黑夜所見——“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縹緲。”
f.還有從屋內向屋外看:“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p>
總之,作者以心愛的小屋為焦點,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描繪,寫出了小屋在各種視角下的各個方面,寫出了小屋的神韻。只有心靈自由,襟懷開闊,胸無塵滓,而且愛屋情篤,才能如此放縱筆墨,視點任意東西南北。
接空中球的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鑒賞本文詩化語言,理清文章結構,體會作者獨特的感受。
2.學習托物言志的方法,領悟如詩如畫的意境。
3.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獨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質。
教學重點
通過詩化語言的賞析和結構的疏通鑒賞意境之美。
教學重點
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詩情畫意,即具有詩一般的語言,畫一般的意境,還有深蘊的人生哲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李樂薇先生寫的《我的空中樓閣》就是一篇融詩情、畫意和哲理為一爐的絕妙好文。
二、感知課文
1.創(chuàng)設美好情境,進行配樂朗讀。
2.分析寫小屋的觀察角度,理清文章脈絡,感知課文。
觀察角度:遠望一近觀一遠眺一仰視一俯瞰。
理清“文脈:
開頭描寫小屋“立于山脊的一個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讓人產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為過觀”,樹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線條、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勢;再次,它有無限大的“領空”作“開放性院子”,而山路則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點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抓住文章的脈絡,文章的基本內容就迎刃而解。
3.本文表現技巧方面的獨到之處
(1)詩化的語言(學生找出并體會其表達的效果)
①對稱的句式,輕快的節(jié)奏
本文在寫景時多用對稱句式,讀來節(jié)奏感很強,富有韻律美。如“花好比人的面龐,樹好比人的姿態(tài)?!薄皹涞膭?,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等等。
②奇妙的修辭
比喻新奇,有朝氣與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非常獨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韻致,不僅點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瓏,而且兩處配合自然、融合,渾然天成,令人浮想聯翩,美味無窮。
b“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傳神,細膩地描繪了靜態(tài)之物的動態(tài)感,從而產生極好的藝術效果。
排比、比喻結合
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只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币詣訉戩o,美景連動,令人浮想聯翩,使景物有了活力,有了靈氣。
(2)畫的筆法
①工筆細描
如關于小屋傍晚到早晨光線的變化,像一幅幅美妙的圖畫,讓人感受真切而留戀不已。
②寫意渲染
如遠觀小屋,全是寫意畫法,求神似。
(3)動靜的糅合
動靜景物的組合藝術往往會產生奇妙的表現效果,互相映襯,相得益彰是糅合的藝術要求,文章正是把盎然生機糅進靜態(tài)景物之中的。如“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樹,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tài)翩然。本質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卻像鳥一樣,蝶一樣,憩于枝頭,輕靈而自由!”這一節(jié),動靜糅合,產生了意料不到的美感。
三、總結、擴展
鑒賞一些語言優(yōu)美的散文,重在體味語言,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鑰匙。本文語言優(yōu)美,通過對語言的具體分析,使學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懷。課后再找一些美文來體會。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段。
2.完成課后練習二。
五、板書設計
14 我的空中樓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文分析
1.引導學生找出能體現作者生活情況的語句,理解其含義。
如:寫自己小花園時說 “開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圍墻”側重表現“無形的圍墻”,目的是說小屋環(huán)境“適于心靈散步,眼睛旅行”,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這種環(huán)境里生活是何等心情舒暢,自由自在。描寫破曉和入暮美景時,可以看出作者在觀察過程中有難以言傳的享受,作者還點到,小屋是“快樂的起點”和“幸福的終點”,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對小屋的喜愛之情。
2.引導學生討論
(1)文章反復寫山、樹和屋,原因是什么?
明確:山、樹、屋融為一體,不可分割,前兩者是自然景觀,后者則是人文景觀,人與自然不可分離,表明作者對自然的熱愛。
(2)文章寫“無形的圍墻”和破曉、入暮時光線的變化,有什么深意?
明確:大自然的美是無與倫比的,人生活在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中是自由而幸福的。
(3)托物言志的手法
①小屋及周圍環(huán)境與塵世有什么不同?
明確:寧靜、優(yōu)美,讓人心情舒暢,感到自由、幸福。
②寫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圖?
明確:小屋脫離塵世,自由,表現作者對自由和生活的熱愛和對獨立人格的向任。
③作者與小屋外在環(huán)境之間關系怎樣?作者為什么把景物寫得那么美麗動人?
明確:作者與小屋外在環(huán)境之間是融為一體的,寫外在景物,實際上寫內心愿望,綠樹,鮮花等都帶上了作者情趣和志向的色彩,正因為作者對這些美景深愛情篤,才寫得如此動人,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4)有關“空中樓閣”的含義
含義是雙重的:①指山上的空中小屋;②喻指作者美好生活理想的心靈追求:自由。安靜、獨立的生活。
(5)疑點討論
小屋究竟是真是虛?
此處自由交流,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沒有標準答案。
二、總結、擴展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麗日、白云彩霞、瑞雪蒼松等等往往承載著作者的無限情思和理想,鑒賞時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過景物的特點,領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無窮,由具體到空靈,由物態(tài)到人情,這樣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三、布置作業(yè)
學習本文寫法,寫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題目自擬。
四、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