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教案是幫助活躍課堂的重要工具,對于它的制定你應該也有自己的想法吧,作為教師的你,一定也想過到底什么樣的教案才是有意義的吧,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草船借箭》的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草船借箭》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胚、禍”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楚“我”發(fā)現(xiàn)的過程。
3.找出自己覺得有趣的部分談感受,并體會作者童年時善于提問、樂于探索的精神。
4.說說自己有過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和同學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爛漫的時節(jié),在玩樂的時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發(fā)現(xiàn)。今天,讓我們走進童年,去回憶童年的發(fā)現(xiàn)吧!(板書:童年的發(fā)現(xiàn))
2.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大家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走進課文,去尋求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
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學們讀得都非常認真,文中的生字詞你們都認識了嗎?誰來當小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些生字詞?你們都會了嗎?讓我們開火車來讀好不好?看來大家預習得非常好,老師為你們感到自豪!
2.作者童年的發(fā)現(xiàn)是什么?他又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一起走進課文去看一看吧!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的句段,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fā)現(xiàn)的句子。
三、理解發(fā)現(xiàn)。
1.大家讀完課文了嗎?誰來向大家匯報一下你找到的句子?指名答。
課件出示句子: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正好是九個月。
請大家仔細地讀一讀這幾句話,并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2.再次讀課文,找一找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指名說。
課件出示句子:母腹中的胎兒再現(xiàn)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請大家把這兩句話分別朗讀一下,看看這兩句話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3.師小結:我們在平時寫作時,就應該注意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四、了解過程。
1.“我”那非凡的發(fā)現(xiàn)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老師擬定了學習計劃,請大家按要求分小組合作學習。
2.課件出示:(1)找出有關的句段。(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個四字短語。(3)在白紙上畫出四字流程圖。
3.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師:剛才大家的合作學習真是熱火朝天呀。現(xiàn)在請每一組用一個詞來概括發(fā)現(xiàn)的過程。
一組,夢見會飛。(板書:夢見會飛)
二組,請教原因。(板書:請教原因)
三組,癡迷研究。(板書:癡迷研究)
四組,發(fā)現(xiàn)原理。(板書:發(fā)現(xiàn)原理)
師:大家真會學習!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大家的合作探究進行得非常棒!
4.從“我”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根據(jù)板書回答:敢于提問、不斷探究、大膽想象)
5.同學們,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有沒有什么想對作者說的呢?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1.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給自己一雙善于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生活是這么豐富多彩,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你就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說不定,你還會成為未來的發(fā)明家、科學家呢!
2.課后請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并把它寫出來。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fā)現(xiàn)
夢見會飛請教原因癡迷研究發(fā)現(xiàn)原理
敢于提問不斷探究大膽想象
教學反思
?童年的發(fā)現(xiàn)》一文,語言和故事情節(jié)都充滿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我課前預設學生在課堂上自學時一定有話可說,才放心地把課堂交給學生。教學本課的難點是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感悟人物思想感情,并充分利用課前搜集的資料,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草船借箭》的教案篇2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要膽量,有膽略。
2.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掌握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船借箭這件事情發(fā)展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發(fā)展過程
2.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的事情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想到了哪些問題呢?
通過預習,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呢?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指名回答
三、理清層次
1.小組學習,想想課文按怎樣的順序敘述的?
2.交流,總結段意
四、回歸問題
1.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2.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小組討論,找找課文中哪個詞語最有研究價值
第二課時
一、回憶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你們小組認為課文中哪個詞最有研究價值呢?
二、深入探究
1.教師引入:“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你認為最能表現(xiàn)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劃出來,再用心體會,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p>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哪些地方最能突出諸葛亮神機妙算呢?
4.相機提問,引發(fā)思考: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他會想些什么呢?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這是話中有話、話后有話呀!你能把諸葛亮沒說出來的話寫出來嗎?”《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11處之多,但只有這個地方寫到了諸葛亮的笑、你們說,諸葛亮他在笑誰?”
5.應該怎么讀出來?
6、現(xiàn)在,你弄明白了為什么要借箭,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嗎?
三、作業(yè)
閱讀《三國演義》
第三課時
一、回憶
說說自己弄懂的知識
二、延伸
說說自己讀的能突出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故事
三、創(chuàng)見
課文與自己課外閱讀的內容相比較,有什么不同之處、提出自己的疑問
四、總結
1.說說自己解決的問題
2.說說自己學過課文后的收獲
五、作業(yè)
看歷史人物
《草船借箭》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學會本課生字10個;理解16個詞語的意思。
3.會用“要是……就……”、“果然”、“神機妙算”各寫一句話。
4.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弊,知道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揭題激趣。
1.啟發(fā)入題,了解出處。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是根據(jù)《三國演義》中的部分內容改寫而成的,是—篇歷史題材的課文。學習本文時,首先要弄清故事發(fā)生的歷史背景,還要弄清故事中寫了哪幾個歷史人物,人物之間的關系怎么樣。
2.簡介背景,了解人物。
(1)東漢末年,正值孫劉聯(lián)合抗曹之時,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zhàn),《草船借箭》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一歷史階段,也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赤壁之戰(zhàn)》之前。
(2)了解曹操、周瑜、諸葛亮、魯肅各是怎樣的人,之間關系如何?
(曹操是漢室的丞相,周瑜是孫權手下的大將,諸葛亮是劉備手下的軍師,魯肅是協(xié)助周瑜統(tǒng)率三軍的。渚葛亮和魯肅都是主張孫劉兩家聯(lián)合抗曹的人。課文通過草船借箭一事,贊揚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
二、自學課文。
1.讀通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劃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或理解詞義)。
3.填空練習,了解大意。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詞語的意思)
2.初步理解課文意思。
3.指名逐節(jié)朗讀課文。(正音、評讀)
四、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1.輕聲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裁詞?
2.默讀課文,根據(jù)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結合課文第2題的提示,把課文分成4段:
①接受任務
②作好準備
③草船借箭
④按時交箭
五、課堂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完成作業(yè)本上第1、2、3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第一、二、四段,完成部分作業(yè)。
教學過程
—、復習鞏固。
1.聽寫生字新詞。
2.給多音字“都”、“更”、“了”、“只”組詞。
二、學習課文一、二段。
1.讀一、二段。
思考:赤壁之戰(zhàn)時,周瑜的3萬軍士戰(zhàn)勝了曹操的80萬大軍,周瑜用的那么多箭是從哪兒來的?諸葛亮是怎樣借箭的?
2.出示思考題預習。
(1)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為什么還立下軍令狀,保證3天之后交10萬枝箭?
(2)魯肅是周瑜的部下,為什么諸葛亮敢請他幫忙?
3.討論交流。
4.再讀課文一、二段。
思考:(1)周瑜為什么要害諸葛亮,課文中哪里看出周瑜要害諸葛亮?
(2)哪些詞句證明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為什么還要立下軍令狀,保證3天后交10萬枝箭?
(3)魯肅是周瑜的部下,為什么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5.分小小組交流,討論。
6.反饋交流。
①周瑜為什么要害諸葛亮?
齊讀“周瑜見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p>
理解“妒忌”。(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
課文哪些地方證明周瑜要陷害他?
(讀書上有關句子,并講出理由)
(周瑜要諸葛亮3天造10萬枝箭在當時是不可能的,這是周瑜假公濟私,圖謀置諸葛亮于死地。)
(“水上交戰(zhàn)用什么兵器最好”這是周瑜明知故問。)
當周瑜聽說諸葛亮3天能造好箭,還立下軍令狀,他的心里為什么很高興?
(在當時,3天肯定造不出10萬枝箭,既已立下軍令狀,完不成是要殺頭的。)
找出書中明確說明周瑜要陷害諸葛亮的話。
(周瑜對魯肅說的:“這是他自己說的……回來報告我?!?
②書上哪些地方證明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
諸葛亮請魯肅幫忙時說的幾句話(“不過……就完了”)。
朗讀練習。(齊讀)
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為什么還要立下軍令狀,說3天造好10萬枝箭呢?
(諸葛亮胸有成竹)
(顧全大局)
理解諸葛亮為顧全聯(lián)吳抗曹的大局,不計個人得失。
③魯肅是周瑜的部下,為什么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諸葛亮深知魯肅為人忠厚,顧全大局。)
從哪里可以看出,請把書上有關句子讀出來。
(“魯肅答應了……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7.朗讀練習。
小結:
學了這部分課文,我們知道了諸葛亮挺有才干,顧全大局;魯肅真誠厚道,言而有信;而周瑜卻挺妒忌諸葛亮,心胸十分狹窄。
8.分角色朗讀課文一、二段中的對話部分。
三、學習課文第四段。
3天前,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心里很高興。3天后,周瑜帶了500名將士來到江邊干什么?
(是抓諸葛亮的)
結果周瑜在江邊看到了什么?齊讀第四段。最后周瑜怎樣?
(欽佩諸葛亮)
書上從哪兒看出?
(長嘆不如)
長嘆什么?
(嘆諸葛亮神機妙算)
教師范讀周瑜長嘆說的話,學生自由學讀,齊讀。
四、鞏固練習。
作業(yè)本上第5題(1)、(2)、(3)。
第6題(1)、(2)。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學勻第三段,總結全文,完成作業(yè)。
教學過程
—、復習鞏固,導入第三段學習。
1.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結果是(周瑜長嘆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結果截然不同,是諸葛亮構機妙算使周瑜改變的。
什么叫“神機妙算”?
2.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哪里?
學了課文的第三段,我們就會知道。
二、學習第三段
1.一生讀第三段。
其它同學一邊聽,—邊找:哪些事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
2.找出來劃好后,分小小組討論,
3.哪里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
(諸葛亮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
哪些地方說明諸葛亮知天時?
(第三天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齊讀。)
哪些地方說明諸葛亮知地利?
(順風順水撤得快)
哪些地方說明諸葛亮知人心?
(知道曹操的脾氣,多疑多慮)讀有關句子
從哪些地方說明諸葛亮知道曹操不會出兵?
(讀有關句子)齊讀曹操下令說的一段話。進一步理解諸葛亮知道曹操多疑多慮,不敢出兵。
小結:
由于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所以向曹操借到了10萬枝箭;
4.諸葛亮是怎樣向曹操借箭的?
(1)生自由讀課文,劃出寫諸葛亮指揮船上軍士的詞語。
(“吩咐”“下令”“又叫”“又下令”“吩咐”)
(2)分五步說說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經過。
(向北靠近曹軍→船頭朝西船尾東→一字兒擺開→擂鼓吶喊→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繼續(xù)受箭→順風順水駛回。)
先討論交流,再請學生講,讓全體學生更深一層地理解課文內容,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江上霧很大,為什么曹操的軍士能那么準地射中諸葛亮的草把子呢?
(因為諸葛亮的30個軍士在四更時分擂鼓吶喊,曹軍不習水戰(zhàn),不敢出來。于是多疑的曹操在大霧之中只好下令朝擂鼓吶喊聲處放箭,這時箭像雨點一樣射過去,草把子上很快就插滿了箭。)
從這里,說明了什么?
(諸葛亮安排得很巧妙)
(4)船頭第一次朝西,第二次朝東。不這樣可以嗎?為什么?
(學生用手操作討論,后交流)
(5)完成作業(yè)本上的第4題,
(6j大霧還沒散完,諸葛亮就帶船隊走了,臨走之前還怎么說?,(“謝謝曹丞相的箭”)
指導讀這一句。是真謝嗎?
(7)曹操聽后,會怎么樣?為什么不追?
(因為諸葛亮的船隊順風順水走遠了。)
三、練習作業(yè)。
1.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他神嗎?
(神)
諸葛亮是神嗎?
(不是神,是人)
他的神機妙算是從哪兒來的?
(從書中學來的)
(平時多觀察,多思考)
2.諸葛亮不是()是()。他的神機妙算并不是()而是()。
四、再次理解課題,總結談話,
1.體會神機妙算,能用“神機妙算”說一句話,然后朗讀全文。
課題為什么叫“草船借箭”?
(“借”字概括了事情的經過,又體現(xiàn)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課文從周瑜妒忌諸葛亮的起因,到周瑜自嘆不如的結果這一強烈的對比中,襯托了諸葛亮驚人的膽量,聞人的智慧。本文寫了一場智斗,全文按故事發(fā)展的順序,
緊緊圍繞“神機妙算”來寫的。在事件層層發(fā)展,人物性格對比中,突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朗讀全文。
完成作業(yè)本上第6題的(3)、(4),(5)、(6)。
《草船借箭》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10個生字,會寫本課13個生字,掌握“妒忌、軍事、委托、照辦”等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2.了解學習以記事為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fā)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并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通讀課文,了解本課的情節(jié),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經過。
2.扣住課文語言,感受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
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斷和主題曲。
2.談話: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精彩故事。(出示課題:草船借箭)老師相信,許多同學都熟悉這個故事,誰來介紹一下故事的主要內容?
(1)學生交流。
(2)對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指名認讀生字,并組詞。
3.齊讀詞語:
妒忌,軍事,委托,照辦,預計,緊急,軍令狀
懲罰,探聽,私自,布置,調度,水寨,吶喊
神機妙算
指名讀,接龍讀,齊讀這些詞語。
4.說說下列生字在書寫中應注意些什么:曹,督,遮,寨,插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可以分為幾部分?
2.學生讀后交流,教師引導概括。(周瑜妒忌諸葛亮的聰明才干,要諸葛亮10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用妙計向曹軍借了10萬支箭,使周瑜甘拜下風。)
3.這篇文章按事情的發(fā)生、經過、結果順序寫的,全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2):立軍令狀。
第二部分(3-5):探聽情況。
第三部分(6-9):借箭經過。
第四部分(10):借箭成功。
四、研讀1、2自然段,了解起因。
1.多媒體出示1-2自然段。
1.學生帶著問題輕聲朗讀一、二段課文。
(1)周瑜妒忌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
(2)為什么要趕造十萬支箭?(①與曹軍水上交戰(zhàn)需要用箭。②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為難諸葛亮。)
(3)諸葛亮為什么答應三天造十萬支箭?
(諸葛亮已識破周瑜的詭計,如當面揭穿傷了和氣,那聯(lián)合抗曹戰(zhàn)線就可能破壞,同時又從大局考慮與曹軍交戰(zhàn)必須用箭,所以答應三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
2.分角色朗讀周瑜與諸葛亮的對話。
3.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草船借箭》的教案篇5
一、教學內容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國著名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故事發(fā)生在東漢末年,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lián)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zhàn)。課文情節(jié)曲折,故事性強。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想一想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二、教學設計:
學生比較喜歡三國的故事和人物,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采取講學結合,一學為主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加強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水平。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生詞,讀通讀懂課文。
2、了解古代軍事知識:都督、軍令狀、水寨、弓弩等。
3、深刻領會諸葛亮神機妙算在什么地方。
四、教學難點: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五、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2 學生自學
(1)自學生字生詞,不懂的查字典。教師巡視。
(2)根據(jù)寫事的繼續(xù)問的特點分清課文的順序
立下軍令狀-----巧妙安排-----草船借箭-----如期交箭
(3)認識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深刻領會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諳熟人,二是具有豐富 的天文知識,三是通曉地理。
(4)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3、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大家討論。
(1)《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草船借箭?結果怎樣?
(2)本文人物分析
周瑜:陰險狡猾,妒忌心強
諸葛亮:從容鎮(zhèn)定,胸有成竹,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群
魯素:忠厚老實
曹操:謹慎多疑
不喜歡周瑜的原因: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
喜歡諸葛亮的原因:以大局為重,從容鎮(zhèn)定,胸有成竹。
(3)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在于諸葛亮對借箭妙計的通盤考慮和周到的安排
a、諸葛亮識天象,算到天氣,知道第三天四更時分一定有大霧。
b、諸葛亮曉地利,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手箭。回來時順水順風;
c、諸葛亮知人心,知道魯素忠厚老實守信,特地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聰明過人,所以不讓魯素向周瑜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謹慎多疑,看不清虛實不會輕易出兵,因而大張旗鼓,霧夜佯攻曹營。魯素見證了諸葛亮取箭的經過,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4、圖文結合,看出諸葛亮料事如神,足智多謀,博才多學,知己知彼,善于運籌帷幄。是歷史山一位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
5、把本課的內容演一演,同學評價。
6、課外讀一讀《三國演義》中跟本課有關的部分。
《草船借箭》的教案篇6
?教材理解】
本文是根據(jù)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jié)改寫的。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課文寫周瑜由于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xiàn)了諸葛亮膽識過人、神機妙算。
?設計理念】
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的“研究性閱讀”教學模式,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fā)展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恫荽杓芬晃?,無論是從課文主題、人物形象看,還是從寫作手法、語言風格看,都是實施“研究性閱讀”教學模式的極好載體。
?學情簡介】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對于《三國演義》中的一些重點人物已經有所了解,對諸葛亮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甚至是十分佩服,但對于其他的人物卻不一定很清楚。因此必須引導學生結合時代背景,抓住語言文字,探究人物的性格特點,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在教學中借助農遠資源,調動學生的視覺感官,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發(fā)自內心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充滿情趣的氛圍中感受到文中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過人的才識,使課堂結構得到優(yōu)化,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②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情感目標:
驚嘆諸葛亮的才智過人、神機妙算,感受諸葛亮以大局為重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導學生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透過周瑜要諸葛亮造箭的現(xiàn)象看到他的因妒忌而欲陷害諸葛亮的險惡用心,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學方法】朗讀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準備】課前預習,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直切中心
1、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讀書研究,我們知道,早在諸葛亮給周瑜立軍令狀之前,他已經謀劃好了草船借箭的整個計劃,他想得是那樣的周到,想得是那樣的細致、那樣的準確,最后草船借箭的計劃得到了成功實施。難怪魯肅回來告訴周瑜草船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一聲說——
2、引導學生齊讀、個別讀再加“嘆”字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p>
3、教師小結并出示電影片段
(設計意圖:借助資源讓學生直觀感受周瑜自嘆不如的形象。)
二、探究課文,感悟“神妙”
1、出示自學提示:同學們,你們覺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在課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呢?自己默讀課文,把你認為最能充分體現(xiàn)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地方劃下來,然后仔細地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你覺得這個地方體現(xiàn)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做現(xiàn)場巡視。
3、教師引導學生匯報交流:
預設:
(一):知天時
1、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句子:“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p>
①教師引導讀讀這句話,注意讀出霧的大。
②教師小結并點撥:這場大霧,諸葛亮和魯肅都看到了。請大家體會體會,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你是魯肅讀讀這句話,放開聲音讀。
③假如你是魯肅,怎么讀這個句子?(引導學生讀出害怕、吃驚的語氣。)
④那么,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假如你是諸葛亮,怎么讀這個句子?
⑤學生練讀,教師引導讀出暗喜、得意的語氣,并出示電視課堂里的小朋友的示范讀。
(設計意圖:插入農遠資源目的是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并更好地體會諸葛亮此時的心情。)
2、教師小結:但是,光讀這句話,就能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嗎?不能!為什么?因為這場大霧也許是湊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讀一讀,你得聯(lián)系聯(lián)系上文。誰找到了可以聯(lián)系的句子?
據(jù)生回答出示: “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p>
①指導朗讀,注意諸葛亮預測大霧時候的那種心情、那種神態(tài),把諸葛亮的胸有成竹,把諸葛亮的運籌帷幄,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心定氣閑,像諸葛亮那樣一點也不著急地讀。
②老師:這才像個真正的諸葛亮嘛!但是,老師覺得這句話寫得太啰唆,什么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諸葛亮第一天第二天不都沒動靜嗎?寫它干嘛?完全可以改成這樣:諸葛亮到了第三天四更時候,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是不是啊?這樣一寫,又簡潔又明了,不浪費筆墨,多好啊!改不改?把它改一下。(組織學生議論。)
③老師小結并板書知天時
④“只有這樣寫,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這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周瑜的一聲嘆息:“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3、總結學法: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抓住前后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真正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同學們,用聯(lián)系的方法來研究問題,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讀書能力。請大家用這種方法,再次研究squo;霧中借箭squo;這部分內容,看看你還能從哪些句子的聯(lián)系中讀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二):識人心
1、學生研讀,教師巡視。(讀后組織交流。)
2、依據(jù)學生交流出示句子:
“諸葛亮笑著說:squo;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squo;”
“曹操在營寨里聽到了擂鼓和吶喊聲,就下令說:squo;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squo;”
①教師引導讀出笑的味道,然后引導學生研究諸葛亮他在笑誰?
一笑曹操:這叫什么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二笑自己:這叫什么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共3條
三笑魯肅:想些什么?這又是一種什么笑?讀讀看,把這種感覺讀出來。(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誰來安慰安慰魯肅?)
四笑周瑜:你怎么體會到的?諸葛亮心里默默地說什么?這叫什么笑?再讀讀看,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②教師小結:是啊,你看,諸葛亮算得多準呀!他說曹操不敢派兵出來,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來。曹操又是一個軍事家,他又怎么可能讓敵人攻打他的水寨呢?所以他一定會叫弓弩手放箭,而且一定會放箭如雨。這樣,諸葛亮就一定能夠借到十萬支箭。你們說,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難怪周瑜聽了魯肅的回答以后長嘆一聲說——學生齊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設計意圖:通過品讀、體會,讓學生從人物的言行舉止中品出人物的特點。)
③老師:同學們,你們還從別的什么地方體會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④教師小結并板書識人心。
⑤你們說他神不神?妙不妙?難怪周瑜聽了魯肅的回答之后說——學生齊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曉地利
據(jù)學生匯報出示句子:
“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p>
“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p>
“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放回二十多里”
①你體會到了什么?
②教師小結并板書曉地利。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揣摩重點語句,抓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感悟諸葛亮的“神”,體現(xiàn)“反復誦讀、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語文學科個性。)
三、梳理全文,再現(xiàn)“神妙”
1、請學生上黑板邊演示邊說借箭過程。
大家看,曹操水寨在北,周瑜營寨在南,這二十條船是怎么去又是怎么回來的呢?
2、出示課件圖示:滾滾長江東逝水--長江水水流方向向東!因此去的時候是逆風逆水,船受箭歸來卻是順風順水。諸葛亮真是神哪!
3、回顧板書:他知天時、曉地利、識人心,考慮周全,精心安排,運籌帷幄,萬無一失,這才能決勝千里,這種智慧才叫——神機妙算。難怪魯肅詳詳細細地把這一切告訴周瑜之后,周瑜不得不長嘆一聲說——學生齊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四、人物對比,升華感受
同學們,你覺得周瑜和諸葛亮比,有哪些地方不如?
五、疑語結課,激發(fā)閱讀
1、是啊,周瑜的氣度、周瑜的為人、周瑜的才智、周瑜的智慧都不如諸葛亮,難怪《三國演義》這部書的原文在結束《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的時候,有這么一首詩:一夜?jié)忪F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zhàn)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2、難怪魯肅了解了整個借箭過程之后,對諸葛亮說了這么一句話,他說:“先生真神人也?!比缓缶拖蛑T葛亮討教你這神機妙算是怎么來的,諸葛亮就對魯肅說了。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嗎?老師: 下課以后請同學們自己去看《三國演義》的第四十六回,答案就在四十六回上。
(設計意圖:作為我國著名的古典長篇歷史小說,其文學價值不是一兩節(jié)課可以領略。,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引入課外資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讓學生投入其中,受其熏陶,實行 “大語文閱讀”的策略。)
八、板書設計: 草船借箭
神機 妙算 知天時 曉地利 識人心
《草船借箭》的教案篇7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解題質疑。
1.談話激趣,引導交流:我們國家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我國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你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它們的主人公分別是誰?
2.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3.在“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歡哪一名著?能說說理由嗎?
4.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引導,指導學生發(fā)言。
5.教師小結:老師最喜歡“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
原因??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故事開始于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結束于王浚平吳,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之間的軍事、政治斗爭。文字淺顯、人物形象刻畫深刻、情節(jié)曲折、結構宏大。
原因二
?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張飛等人性格尤為突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風亮節(jié),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歷史上是“寧我負人,休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家、野心家、陰謀家,這與歷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并非國家民族之大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了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原因三
作者羅貫中(1330年一1400年之間),名本,號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說家。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據(jù)傳說,羅貫中曾充羅貫中任過元末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幕客.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他還創(chuàng)作有《隋唐志傳》等通俗小說和《趙太祖龍虎風云會》等戲劇。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水滸傳》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原因四
?名家彩繪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由戴郭邦、陳白一、戴宏海等35名丹青高手,以如椽彩筆繪就292幅國畫。各位畫家風格各異,流派紛呈,或工筆、如穿針引線,一絲不茍,或寫意,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多姿多彩地展示了三國時期宏大的戰(zhàn)爭場面和從多的人物形象,達到了《三國演義》繪畫創(chuàng)作的頂峰,同時也展示了國畫這一中華未瑰寶的獨特風彩。尤其是其中一些膾炙人口的名篇章,如桃園結義、大鬧鳳儀亭、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舌戰(zhàn)群儒、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子龍單騎救后主、怒喝長坂坡、七擒孟獲等,精彩紛呈。
6.導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學習著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草船借箭》(板書課題:草船借箭)學生齊讀課題。
7.質疑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或想法嗎?(學生質疑,教師篩選整理有價值的問題。如:(1)誰用草船借箭?(2)向誰借箭?(3)為什么要借箭?(4)怎樣借箭?(5)借到箭了嗎?)
二、自由閱讀,相互討論。
1.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提出閱讀要求。
(1)做到“四不”:不錯字,不多字,不少字,不讀破句子。
(2)做到“四到”:眼到、心到、手到。
(3)讀到有疑問的地方多讀幾遍。
2.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試著解決剛才所提的問題,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記錄小組同學無法解決的問題。
3.全班交流,解決小組同學解決不了的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學生自由讀課文,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課文寫周瑜由于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xiàn)了諸葛亮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群。)
第二課時
一、閱讀課文,尋詞突破。
1.指名多個學生分自然段合作讀課文。
2.課文的結尾說“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周瑜大吃一驚,長嘆道:‘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這段話中的“神機妙算”是什么意思?(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于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
3.提出問題:課文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二、精讀課文,理解神機妙算。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能表現(xiàn)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
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
3.全班交流,教師引導相機小結:
知天文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1.“大霧漫天”是什么意思?(到處都是大霧。)
2.“大霧漫天”與“借箭”有聯(lián)系嗎?(有,這是借箭成功的外部條件。)從哪里能夠看出來?(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
3.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暗自高興,因為這場大霧是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4.你從哪里看出這場大霧是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許是湊巧碰上的呢?(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5.教師范讀,學生交流讀這段話后的感受。
(1)感受到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2)感受到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神機妙算。
6.交流小結: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了什么?(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預測準確。)
懂地理、巧安排
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1.小組交流:諸葛亮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1)把船只“用繩索連接起來”,“一字擺開”,既便于統(tǒng)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不留空當,使受箭面積增大。
(2)軍士“擂鼓吶喊”,既是為了虛張聲勢,制造進攻的假象,吸引曹操軍隊的注意力,引曹軍出來射箭,又是讓曹軍明確射箭的目標、方向。
3.從這樣的安排中你了解到什么?(諸葛亮考慮周全,安排巧妙。)
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4.小組交流:諸葛亮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5.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這樣既能兩面受箭,又可保持船體平衡,也便于箭滿后船輕水急返回,省去調頭的時間。
6.從這樣的安排中你有了解到什么?(諸葛亮考慮周全,安排巧妙,保證船只充分受箭并順利返回。)
7.自由讀句子,體會諸葛亮的考慮周密,算準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識人心
1.識周瑜
諸葛亮說:“怎么敢跟都督開玩笑?我愿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p>
(1)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諸葛亮,所以周瑜設好圈套,明里共商軍事,暗里設陷阱害人,假借“公事”逼迫諸葛亮承擔造箭任務。諸葛亮“立下軍令狀”這不是正中周瑜的圈套嗎?(不是。)
(2)你從哪里能夠看出諸葛亮早就知道周瑜的險惡用心?
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多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p>
(3)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諸葛亮知道周瑜聰明過人,所以不讓魯肅向周瑜提借船之事。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早在立軍令狀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個草船借箭的計劃。)
2.識魯肅
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多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p>
(1)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殺機,魯肅又是周瑜的心腹,為何還要請魯肅幫忙?他不怕魯肅向周瑜告密嗎?(他知道魯肅忠厚守信,又顧全大局,可以信賴,特向他借船,做好了借箭的準備。)
(2)從諸葛亮這一大膽的行為中你感受到什么?(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有計謀、有膽略,知人善用。他早在立軍令狀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個草船借箭的計劃。)
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
(3)讀一讀說說自己了解到什么?(感受到魯肅的忠厚守信和顧全大局,感受到諸葛亮的超人的計謀和膽識。)
3.識曹操
諸葛亮笑著說:“霧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霧散了就回去?!?/p>
……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靠近。”
(1)讀一讀,說說自己從中感受到什么?(諸葛亮抓住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利用大霧的天氣,前去“借箭”。)
(2)“諸葛亮笑著說”,他在笑什么?(笑自己的神機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這是自信的笑,勝利的笑;笑魯肅的忠厚老實、不知底細,這是幽默的笑,寬厚的笑。)
三、再讀課文,體會人物特征。
1.教師小結: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而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干,想設計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在魯肅的幫助下,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xiàn)了諸葛亮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群。
2.課文中有很多人物對白,尤其是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對白,這些對白充分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點。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讀一讀課文。
3.分角色朗讀課文:老師讀提示語,一組同學讀周瑜的話,二、三組同學讀諸葛亮的話,四組同學讀魯肅的話,五組同學讀曹操的話。
1.教師小結:草船借箭的前前后后,的確說明了諸葛亮神機妙算。這句話照應了課文開頭的第一句話“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闭驗橹T葛亮“挺有才干”,才遭周瑜的妒忌和暗算;又因為他有才干,才能挫敗周瑜的陰謀,使周瑜自嘆不如。
周瑜大吃一驚,長嘆道:“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小組交流: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諸葛亮呢?
3.代表發(fā)言,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1)周瑜的智商不如諸葛亮,因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2)周瑜的胸襟不如諸葛亮,周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而諸葛亮寬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