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經(jīng)讀后感優(yōu)質(zhì)7篇

時間:2023-02-22 作者:couple 讀后感

認真撰寫讀后感,才能幫助我們提升個人的文學(xué)素養(yǎng),撰寫一篇讀后感能夠強化大家對書上知識的領(lǐng)悟,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邊城經(jīng)讀后感優(yōu)質(zhì)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邊城經(jīng)讀后感優(yōu)質(zhì)7篇

邊城經(jīng)讀后感篇1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如水的平靜,沒有戰(zhàn)爭的那股硝煙。它描寫的是住在山區(qū)的一位老爺爺和他的孫女翠翠的平靜生活。在那個山村里有的是山,有的是水,有的是那樸素的人的一張張面孔。

作者曾經(jīng)講到:世間真有百思始得其解的怪事情,每次只要我規(guī)規(guī)整整地寫下“沈從文”三個字,我就立刻會想到水,汪汪洋洋的水,這倒不是因為他的“沈”姓有一個三點水的偏旁,而是因為他如水的性情。

他曾在寫于一九三一年的《自傳》中說:“我情感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離。我受業(yè)的學(xué)校,可以說永遠設(shè)在水邊。我學(xué)會思索,認識美,理解人生,水對我有極大關(guān)系?!?/p>

我是住在海邊城市的一位中學(xué)生,對于水我是不會陌生的,我能理解:水和沈從文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的傾向不可分。

我明白了,也領(lǐng)悟到了水的德性為兼容并包,從不排斥拒絕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離奇不經(jīng)事物!卻也從不受它的玷污影響。水的性格似乎特別脆弱,且極容易就范。其實則柔弱中有強韌,如集中一點,即涓涓細流,滴水穿石,無堅不摧。水教給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并作橫海揚帆的美夢,刺激我對于工作永遠的渴望。

“正因為工作真正貼近土地人民,只承認為人類多數(shù)而‘工作’,不為某一種某一時的‘工具’,存在于現(xiàn)代政治所培養(yǎng)的窄狹病態(tài)自私殘忍習(xí)慣空氣中,或反而容易遭受來自各方面的強力壓迫與有意忽視。欲得一稍微有自主性的順利工作環(huán)境,也并不容易。但這不妨事,倘若目的明確,信心堅固,真有成就,即在另外一時,將無疑依然會成為一個時代的標志!”

他的這段話極具預(yù)見性,隨后不久,他就因為不肯做“工具”而“遭受各方面的強力壓迫和有意忽視”,連“稍微有自主性的順利工作環(huán)境”也不可得了。這是作者的另一段描述,看出他當時達到處境是非常之艱難的。

?邊城》就是從這樣一個人的筆下刻出來的,是多么的生動傳神,文中的人物都是在這山水的哺育中長大的,這一點一滴是生就了多少美夢多少渴望。

讀后感

讀后感

邊城經(jīng)讀后感篇2

在一個清幽的小城里,住著這么一戶人家,硬朗勤勞的祖父攜靈動活潑的孫女相依為命。從他們流淌出來的是茶峒人的質(zhì)樸純善,是勞動人民的勤勞能干,是底層人民的清貧單一,更是那個時代——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糅雜在這個時代里了。

許是勞動人民獨有的單純。祖父堅守渡船一五十年。這是忠于職守的體現(xiàn),還是別無出路不得已而為之?沒有人不想成為船總順順、王鄉(xiāng)紳那樣生活富足的人,“他管船,管五十年的船——他死了??!”我聽到了翠翠撕心裂肺的哭喊,翻書的手停頓了下來,一種濃烈的悲傷纏繞住指尖,飄散開去,祖父與翠翠太單純了,單純到得到過渡人一個銅板的贈予都覺得是對公職的一種褻瀆,甚至至死都留在小屋中,大概是至死都惦念著渡船吧?

又許是底層人民的孤苦,一個意外造就了翠翠。她靈動,跳脫,卻不敢染指渡船意外的一切,因為她清苦,她會羨慕大家女兒受傷的銀鐲;因為她清苦,她不得不自立自強,祖父和渡船便是她的一切?!按浯?,爺爺不在,你將怎么樣?”還是那種濃烈的悲傷,在瞬間攫住了我的心,這句話在我看來完全變成了“翠翠,爺爺不能許你更好的,倘若爺爺去了,你又該怎樣在這里立足?”一種至深的愛暈開來了,一種質(zhì)樸的、微帶苦澀的愛。

更許是天命。天命,多么簡單的兩個字,我卻從《邊城》中領(lǐng)略到一種酸楚的天命。翠翠未能收獲屬于自己的愛情,天保出意外溺死了;翠翠本能再找回自己的愛情,祖父被困在了王鄉(xiāng)紳下人編織的謊言中;翠翠本能抓住最后的機會,她逃避了。一切的一切不正是天意弄人么?她沒有輸給輾坊,沒有輸給王鄉(xiāng)紳,她只是輸給了天命。這份天命,痛楚到令人不能自已。我想同情她,但我知道,掉一切,也有她的怯懦與不諳世事在作崇。

怨誰呢?怨天嗎?沈從文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畫卷,這幅畫卷極生動地展露了一代人和一個時代?!斑@作品或許只能給他們一點懷舊的幽情,或者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過著又將給他們一個噩夢?!薄暗瑫r說不定,也許能給他們一種勇氣和信心!”沈從文如此說道。

是啊,從《邊城》的苦痛中,我開始反思,人為什么不與命搏呢?一味的怯懦與逃避只會造就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隔閡,失掉一個又一個的機會。人是不是應(yīng)該懷一份執(zhí)著的心,去爭取本該屬于、本能屬于自己的東西呢?

為什么不能呢?為什么不去呢?

邊城經(jīng)讀后感篇3

愛情或可為邊城增加些熱鬧,但是這種炙熱的情感在邊城卻似乎受到了霜降。茶峒的溪水滋養(yǎng)著她,也養(yǎng)成了她溫柔的情感。邊城似乎是一個超時空的介質(zhì),在這里沒有爭斗似的,所有的事情進行的都是有條不紊的,一種無形的、在所有人腦中自然而然存在的約束力,規(guī)范著邊城的一切人和事。愛情這在這塊土地上,一點也不張揚,像是墮入溪水中的石塊,泛起幾圈的漣漪就恢復(fù)了原樣,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

茶峒最優(yōu)秀的兩個青年,既為兄弟,又同時喜歡上了翠翠,這本身是醞釀著 激烈的故事。然而兩兄弟不可能:“霍的把刀抽出,站到空闊處去,接著就同這個人用肉搏來解決?!庇谑翘毂4罄献摺败嚶贰?,或可叫做自上而下的追求翠翠,弟弟走“馬路”。天保車路不通,用退出來成全弟弟,卻不幸在闖灘時溺水身亡。小說的唯一可算的激烈處就在這里,茶峒的溪水也在這個時候偶一次的不平靜,沖垮了白塔,沖走了渡船,雷雨夜也帶走了祖父的生命。但是埋葬了祖父后,一切又歸復(fù)平靜,渡船依然每天往返于溪流的兩岸。生活并沒有因為某個人的離去而有多大的變化,世界的可悲之處就在這里。祖父的辭世就像換掉某個零件一樣,如此簡單和微不足道。當楊馬兵替代祖父,翠翠這樣的感嘆道:“去了一個祖父,又新得了一個伯父”。但真正有誰能替代她的祖父?

對翠翠來說,親情是植入生活的情感,他就有這么一個祖父相依為靠。她曾搶著幫祖父渡船、嚷著要聽祖父唱歌、想著祖父進城的經(jīng)歷偷笑、她會和晚歸的祖父使小性子??也在看完賽舟后尋找祖父不得,在心里形成可笑的想法——“假若祖父死了”。翠翠離不開祖父,并不是說離開后物質(zhì)生活的無法保障,而是有誰能來替代這份感情?祖父也在想把自己走后,翠翠該怎么辦,誰來做這個“渡船”的,誰來代替他照顧翠翠。

若要說,親情和愛情于翠翠什么更重要,恐怕是難以決斷的。在一年的端午,翠翠先是答應(yīng)祖父獨自到船總順順的吊腳樓看賽舟,而后又反悔,她總會說:“可是一個人有什么意思?”這是愛心與玩心相戰(zhàn)爭的結(jié)果,倘若換成愛情又何嘗不是這樣。親情在翠翠那里,經(jīng)不起分離。

邊城經(jīng)讀后感篇4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書出版時心中充滿悲傷,因為母親死去。

邊城開篇邊介紹了湘西的風(fēng)景。從文中可以看出,沈從文特別愛他的故鄉(xiāng),我雖然不曾去過,但從字里行間可以想象出湘西美景,那里的風(fēng)土人情,雖然有些“文明人”并不喜歡,可是那淳樸的民風(fēng),善良的村民確是值得讓所謂的“文明人”學(xué)習(xí),他們不為錢,不會暗地里互斗,他們是善良的村民?;蛟S,在我們看來,他們很傻,白給錢都不要??墒撬麄兊纳祬s是我們所缺失的。

文中講的是一個老人,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小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他唯一的伙伴是一只渡船和一只黃狗,唯一的親人便只有那女孩,翠翠。

整本書我都可以感受到翠翠與爺爺?shù)母星?,爺爺一手把翠翠拉扯大,爺孫倆相依為命。日子雖苦卻也活得快樂,那種干以舒適的生活正是飽受工業(yè)噪音污染的城市人所追求的。其實整篇文章枯燥無味,耐著性子往下看,卻也嚼出了些趣味。

當?shù)氐那髳鄯椒ㄊ浅?,就是那種最原始的,站在山對面唱,向心愛的姑娘求婚。翠翠爺爺當時也向大老提的這樣的要求,而不料大老不會唱歌,但是卻不肯放棄,最后無奈便將翠翠讓給同樣深愛著翠翠的二老。誰知,事情總來的不順應(yīng)人意,“大老坐下水船到茨灘出了事,閃不知這個人掉到灘下漩水里就淹壞了"因此,二老就誤會老人,從此也不再唱歌,老人也有些氣餒。故事到了這里,也許就該完了。可是,二老并沒有放棄翠翠,卻也沒明說自己的心意,直到老人死去。

老人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夜間下起了大雨,夾以嚇人的雷聲。祖孫倆便默默的躺在床上聽雨聲雷聲。第二天早上,翠翠起身發(fā)現(xiàn)渡船不見了,屋后的白塔也不見了。翠翠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翠翠嚇慌得不知所措,只銳聲叫她的祖父,祖父不起身,也不答應(yīng),原來這個老人在雷雨將急時已死去了。老人的死猝不及防,根本沒有任何預(yù)兆。不僅身在其中的翠翠沒有料到,連我這個看清全局的身外人也不曾料到。我的腦袋里嗡嗡嗡地響,仿佛是收音機調(diào)頻的聲音,聽的人有些煩躁。

故事到了這里已經(jīng)沒有看頭了,主人公已死,后面的描寫再怎么優(yōu)美,我想也是蒼白無力,沉重悲哀。

結(jié)局有些不盡人意,二老沒有回來,翠翠也一個人活著。文中說“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好像作者有意讓讀者發(fā)揮想象,讀者不一樣,結(jié)果也就不同,有歡喜的,有遺憾的。

有的人一生平靜無瀾,有的人一生波濤洶涌,我們想要怎樣的人生,我們的命運,在我們自己手中握著,誰也奪不走主動權(quán)。

讀后感

邊城經(jīng)讀后感篇5

?邊城》敘述的是湘西小鎮(zhèn)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涼”。

小說敘述了女主人公翠翠的一段朦朧而了無結(jié)局的愛情。但愛情卻不是小說要表現(xiàn)的全部。翠翠是母親與一個士兵的私生子,父母都認為這是不道德的,更是無望的愛情自我懲罰而先后離開人世。翠翠自打出生,她的生活就只有爺爺,渡船,黃狗。

作者用平淡的語言淡化了翠翠與爺爺孤獨清貧的生活,卻盡量展現(xiàn)他們與自然和鄉(xiāng)人的和諧關(guān)系。這也是那艱苦生活中的一種美。

然而作者在為我們描繪著人與自然相處得相融、優(yōu)美和諧時,卻無法不體味到爺爺和翠翠這一老一小單純生活中的孤單與悲涼?!包S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栲下,看天空被夕陽染成桃花色的薄云,”聽著渡口飄來那生意人雜亂的聲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涼。是一種少女春情初萌而又茫然無依,說不清道不明的凄楚與憂郁。

翠翠愛情的悲劇,并不具有戲劇性,一切尚未發(fā)生就已消失不見,就像生活中許多失之交臂的事情,爺爺?shù)哪驹G和猶豫,源于沒有“碾坊”的自卑和善良人的自尊,而船總順順對爺爺?shù)恼`解,無意中揭示了一個深邃的哲學(xué)命題——人在根本上是無法溝通的。翠翠與大老,二老還未展開就倉促結(jié)束的愛情,大老的殞命,二老的出走和爺爺?shù)碾x世,迅速將一個妙齡少女朦朧的幸福夢幻擊碎。

而他們卻是那樣的美好。二老為了純真的愛情,寧愿放棄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選擇渡船,大老則寧愿犧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愛情,他們都胸懷寬廣,光明磊落。

而這般對鄉(xiāng)情世態(tài)的敘寫,對鄉(xiāng)土的感情,對生命的愛,總是令人憂愁。這是一種理想的“人生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然而它們卻不僅僅是“優(yōu)美”,也有人在命運的面前的無助與無奈的憂傷。

邊城經(jīng)讀后感篇6

?邊城》營造了一個使人難忘的美麗世界:立在半山腰的白塔,寬約二十米卻清澈透明的小溪。但書中的人物,卻比這美景更令人難忘。

?邊城》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雖然以悲劇收場,我卻喜歡書中的每一個淳樸善良的人物:

翠翠的爺爺。當了一輩子的船夫,卻從沒有收人家一分錢。這要是換到現(xiàn)在來看的話,我們有可能會覺得這樣的人不存在,不過,在書中,老船夫的形象卻十分真實。他淳樸的形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每一個帶著一點兒“傻氣”的行為,使人發(fā)笑——端午節(jié)時,為了堅守崗位,將翠翠一個人扔在了城里頭;將自己的燒酒分給別人喝……我在覺得好笑之余,也對他更加喜愛,喜愛他淳樸善良的心。這也許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吧。

文中淡化了錢的意義。即便是最有錢的順順,也是十分慷慨??梢?,文中的邊城是一個重義輕利的地方,沒有一股濃厚的商業(yè)氣息,使人覺得輕松。隨著金錢的淡化,全書的主題也更加突出。全書中的淳樸的人情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更深。于是,一個個鮮明可愛的人物形象便留在了我的大腦里:熱誠質(zhì)樸的楊馬兵,豪爽大度的順順……他們都是美好道德品質(zhì)的象征,都體現(xiàn)了理想人生的內(nèi)涵。

大老和二老的兄弟情義也讓我覺得很感動。當二老向大老說出自己的心事之后,兄弟兩人并沒有反目成仇,而是通過“公平競爭”來分出勝負。這也體現(xiàn)了書中的人物淳樸的特點。

故事雖最終以悲劇結(jié)尾,卻留給了人們遐想的空間“也許明天就回來!”讀到這一句話,令我無盡感慨。我不禁為作者巧妙的構(gòu)思所折服,只一句話,就讓故事的結(jié)局使人容易接受了許多。這樣一個結(jié)尾,讓人意猶未盡。

讀邊城,是一種享受。邊城里的文字處處是鮮活的,處處是淳樸善良的風(fēng)味人情,卻每每讀起,都會不由自主地憂傷,為主人公的命運,也為淳樸善良的人情的消逝而憂傷。在現(xiàn)在這個被鋼筋水泥包圍的城市里,還有多少擁有這樣的品質(zhì)的人呢?

讀后感

邊城經(jīng)讀后感篇7

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簡短純樸的語言構(gòu)造出了一種獨特的詩情畫意,不由得讓人產(chǎn)生美好的遐想。也就是在這座白色小塔下,這戶單獨的人家里發(fā)生了許許多多關(guān)于愛情與親情的故事。

翠翠是這篇小說的主人公,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精靈,天真善良,溫柔清純。而文章開頭說的老人,既不是翠翠的父親也不是她的叔叔伯伯,卻是她的祖父。讀了文章后不免覺得這是一位奇怪的老頭。他是一位管渡船的老人,但是他從來不收別人的過渡費,即使有人硬塞給他,他也會用這錢買些茶葉和草煙,過渡的誰需要這東西必慷慨奉贈。這是一種何等的可貴啊!翠翠對于祖父,有的是任性與嬌氣,但是這卻是她愛的表示,她的心盛得都是滿滿的“愛”。翠翠和祖父生活在這白塔之下,從沒有抱怨過,沒有憂愁過,沒有憤怒過,雖然他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們?nèi)匀簧畹缅羞b自在,充滿歡樂。

遇到過渡的是新娘。翠翠必爭著做渡船夫。站在船頭,懶懶的攀緣纜索讓船緩緩過去?;ㄞI到岸拉,翠翠必戰(zhàn)在小山頭,目送這些遠去,方回轉(zhuǎn)船上,把船靠近近家的岸邊。獨自哼唱或采一把野花束在頭上裝扮新娘子……這時祖父發(fā)現(xiàn)了翠翠已經(jīng)長大了,他明白自己遲早是要離開翠翠的,他必須讓翠翠學(xué)會獨自生活,他常常想讓翠翠一個人呆著,可是翠翠卻始終依賴著他。他一直為這事犯愁,直到他遇見了順順的兒子——天保大老,大老十分欣賞翠翠,甘愿為翠翠唱三年六個月的歌。祖父也很欣賞大老,但是他必須征求翠翠的意見,他不愿讓翠翠重蹈她媽媽的覆轍。誰知翠翠竟也情竇初開,可是她沒有愛上天保大老,卻愛上了儺送二老,愛得那么堅定執(zhí)著。天保大老知道了翠翠愛的是儺送二老,便決定不再干涉,獨自去了桃花源,卻在沿途中溺死了。儺送二老以為是老船夫設(shè)下的局,在對親情與愛情上的糾結(jié),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親情,于是他一個人離開了茶峒。文章的最后一段: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個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這是一個感情上的悲劇,多么富有懸念的結(jié)尾,讓我們思考,這個人會因為珍惜他的感情而再次回來嗎?翠翠一直在等待,等待這個令他魂牽夢縈的人。其實等待也是一種意境,一種獨特的意境,很美,也很詩意。即使他不再回來,對于翠翠來說這漫長的等待或許更能貼近彼此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