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詳細記錄下自己在生活積累的經(jīng)驗,寫心得體會就是個不錯的方式,想讓自己的感受得到更好的表達是需要進行心得體會的寫作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讀經(jīng)典培訓心得體會7篇,感謝您的參閱。
讀經(jīng)典培訓心得體會篇1
3月19日有幸參加公司人事處組織之課處級主管感恩培訓,感受頗多,宋講師的豐富知識面結(jié)合內(nèi)容翔實的ppt資料教導我們在工作、生活的同時須抱有感恩之心。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有不斷恩于我們的人:聲揚的父母、傳授知識、教育的老師、入職指導的師傅等;對人、對事深懷感激,就會朝氣蓬勃、豁達睿智;對人、對事深懷感激,就會格外珍惜生命;對人、對事深懷感激,就會熱愛生活、充實人生;對人、對事深懷感激,就會遠離煩惱、愉悅之情常有!內(nèi)心亦得到極大震撼,感觸之余將內(nèi)心情感幻化成文字,與君分享。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困難、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曠達地處理。當你遇到挫折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這是對生活滿懷感恩,重新振作起來?本次培訓緊緊圍繞“感恩”主題,告訴我們?nèi)松枰拇笾腔邸幸活w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理讓人越活越幸福,每天說一句感恩的話,因為健康的活著,說明未來還很有希望;因為超著目標努力著,說明成功已經(jīng)不在遙遠,指日可待;因為空氣中彌漫著花香的芬芳,說明欣賞的激情還沒有減退;因為生活的壓力沒有沖跨自己,說明生活的努力在逐步提高;生活中的一切一切,我們都應該天天感激。
父母為我們一輩子操勞,將黑絲“染”成白發(fā),我們卻不曾說一句感謝的話語,凸顯吝嗇,有時感謝的話語已經(jīng)掛在嘴邊卻又一溜煙遛了回去,更多的時候是沒有勇氣。
我們肯定記得《詩經(jīng)》里珍珠般的言辭: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由“木桃”到“瓊瑤”,只是一枚感謝的種子而已—緣于愛與被愛。這中間,也許木桃對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報之以瓊瑤,也未必就是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聲由衷的“感謝”吧!
我們所享有的最大福氣是擁有著那些使我們每天生活得愉悅的人。有一畫面令我終生難忘,記得那是cctv汶川地震賑災捐贈晚會現(xiàn)場所有人流著淚唱的一首《感恩的心》,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只要有愛,就可以越過冷漠,越過麻木,越過世故,越過一切困難,幸福的小船可以泊在感恩的港灣。
在英國,很多的教堂的墻壁上都刻著“思考與感謝”,我們也隨時提醒自己吧,思考我們所有的,并培養(yǎng)感恩的態(tài)度,向別人表達謝意是尊敬與禮貌,也是建立人際關(guān)系的最佳方法。
古往今來,關(guān)于感恩的語句、成語比比皆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飲水思源,知恩圖報;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其中“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在這句式與大意相同的三個段落,每段都以這樣結(jié)尾—“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意思是:這不是報答呀,是希望我們永遠相好呀!對工作、對生活、對世界、對身邊的熟悉的和陌生的人、對真心的朋友和敵人,真的要感謝你們給了我這樣一份精彩的生活。
最后,衷心感謝人事處給予這次學習機會、心靈雞湯和精神盛宴,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使我們受益匪淺,深深懂得感恩的巨大魅力,一個成功的人生是離不開“感恩、責任、忠誠”,讓我們多感恩,少抱怨,感謝一切應該感謝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領(lǐng)悟人生的真諦,享受快樂的生活!
讀經(jīng)典培訓心得體會篇2
通過兩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我受益非淺,特別是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內(nèi)涵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戰(zhàn)勝困難,抓好教育教學和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的信心和決心。下面我談幾點體會:
一、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改革工作,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zhì)和業(yè)務素質(zhì),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不斷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需要。李元昌老師的從教經(jīng)歷和對教育的執(zhí)著追求,給我們年輕教師很大的教育,讓我們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樣才能教出優(yōu)秀的學生,讓我們懂得“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一深刻道理。
二、要謙虛謹慎,不要傲氣。這是宋老師給我的深刻印象。無論是從處理好師生關(guān)系還是從處理好學校、家庭、社會關(guān)系來講,都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要集思廣益,不要主觀臆斷。一定要有很強的平等、共同學習的意識,遇事多商量、多溝通,經(jīng)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換意見,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要心胸寬廣,不要小肚雞腸。一定要有一種容人、容事的寬廣胸懷,能夠聽取各種不同意見,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少一點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關(guān)懷之心、友愛之心,這樣給學生良好的示范作用。會使教學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shù)精品。從本質(zhì)上看,學生并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_,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_學生內(nèi)在潛能的發(fā)揮,都會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更應加備的關(guān)愛與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fā)現(xiàn)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后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chǎn)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fā)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
四、我認為,好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yè)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yè)?,F(xiàn)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xiàn)為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jié)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yǎng)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fā)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五、一個好教師還必須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么應為之,什么不可為。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穩(wěn)重、規(guī)范、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責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jīng)常性的心靈溝通,向?qū)W生暢開心靈,既可以向?qū)W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jīng)驗,也可以向?qū)W生坦誠地公開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讀經(jīng)典培訓心得體會篇3
近日我在公司培訓,觀看了李強教授的講座視頻《感恩忠誠責任》,讓我對個人與企業(yè)整體的關(guān)系處理問題有了深刻的理解。這次培訓時間不長,但對我開拓視野、提升思維、優(yōu)化理念、充實經(jīng)歷、提高能力幫助很大,深感受益匪淺,有以下心得體會。
在忠誠這個課題上,李老師著墨甚重,這足以看出忠誠對企業(yè),對集體合作的重要性?!皠e人對待你的方式,都是你教給別人的?!焙芏鄷r候,我們都會覺得世界很不公平,自己得到的總是不多,但是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世界總是處在一個有規(guī)律的因果循環(huán)之中,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不公”,譬如自己工資不夠高,待遇不夠好,別人對待自己態(tài)度冷漠時,我們應該學會反思,想想自己有沒有為企業(yè)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做出相應貢獻;想想自己平時有沒有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體會別人的感受,是不是積極幫助別人排憂解難。只有忠于集體,忠于他人,別人才會真心對你,所以在工作和生活時,要從實際出發(fā),不弄虛作假,要真誠待人,與同事搞好關(guān)系。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收獲事業(yè)的成功和真誠的友誼。
李老師在講座中說道:時勢造英雄,我們要依靠組織。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個人的能力在團隊中才能更好的得到發(fā)揮,團隊給個人提供的支持是成功的必要保證,沒有人的成功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就能取得的。在工作中,我們要團結(jié)同事,發(fā)揮團隊的力量,不能讓個人英雄主義沖昏頭腦,急功近利,從而影響到集體的協(xié)作,給企業(yè)帶來損失。
一個合格的員工,要忠于自己的團隊,要忠于自己的事業(yè)??戳死罱淌诘闹v座視頻,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忠誠和團結(jié)的重要性。我想在我未來的工作中,我會端正我的工作態(tài)度,積極融入集體,在團隊中奉獻自己的力量,在團隊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會用自己的血汗做資本,為企業(yè)的發(fā)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1、首先要忠于自己的事業(yè),永不放棄:你所擁有的一切是你的付出換來的,既然選擇玫瑰,就要永遠忠誠于愛情。信念來自于對自己的忠誠。
2、如何打造自己的團隊:信任團結(jié)推崇協(xié)作原則自??
名禽擇木而棲,名臣擇君而侍。志不同道不合,不相為謀。用自己的行動、語言和愛來推崇我們的民族。樂到無求身自高,生命短暫,感受生活最重要。
心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機會永遠是屬于哪些有準備的人,知道就要做到,做到就要干好。每天必須告訴自己四件事:想你該做的;說你該說的;做你份內(nèi)的;改你做錯的。人生處處是考場,人生事事是考題。好的結(jié)果需要認認真真做事的精神。
人不能忘本,人只有反思,才能回到一個偉大的起點,也只有團隊才能致勝。必須懂得協(xié)作、和諧的重要性。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切不可把學歷當成能力,要認清事實、時勢,腳踏實地,懂得奉獻才有收獲!
讀經(jīng)典培訓心得體會篇4
短短的幾天,幾十個新教師聚在縣進修學校進行了一次全新的培訓。從新入職教師的人員來看,女教師居多,惟獨三個男教師。這樣看來未來小學幼兒園新教師即將出現(xiàn)一種新情況,那就是女教師多男教師少的局面,做為男教師的我們更要擔起教育好下一代的責任,為祖國輸送一批批優(yōu)秀的人才。
本次培訓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形式也多種多樣,時間也從10月份持續(xù)到11月份,但統(tǒng)一一起培訓的時間只有五天,其余時間是自學自練階段。培訓的內(nèi)容包括: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及專業(yè)成長,師道尊嚴,老前輩對我們新教師的一些建議,了解學生的心里教育,有效課堂教學,教學藝術(shù)的培養(yǎng),校園安全及防護,班級管理、聽課、評課、備好一堂課的指導,如何上好一堂課等等諸多方面的學習。雖然一起學習的時間并不長,但內(nèi)容卻是如此的豐富,對于我們小學、幼兒園的新教師來說更是終身受益。通過此次的培訓,我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收獲,現(xiàn)總結(jié)如下幾點:
在本次培訓中聽了有關(guān)教職專員老師的講座后,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播者,正如韓愈所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边@是從知識傳播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正是這個意思,這里也涉及到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是有向師性的,這也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受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lǐng)導、管理協(xié)調(diào)能力,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第四,教師是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倍鳛橐幻陆處煾挥袗坌模處煂W生的愛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并且作為教師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fā)展需求。第五,教師是朋友,“良師益友”這就強調(diào)了作為教師要懂得和學生做交心的朋友,師生之間相處要融洽,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后,教師是學生的心里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里學等,作為教師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心里特點、心里困惑、心里壓力等,并及時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里品質(zhì)。與此同時,對教師工作的基本也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認
識到了教師責任的重大,要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必須要具備敬業(yè)精神,奉獻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拼博精神,這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要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含辛茹苦,默默耕耘,更要“愛生如子”時時為學生著想,以學生的利益為重,處處用真情去打動學生。新時代的教師應具備高尚的師德,先進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里素質(zhì)和比較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功夫和專業(yè)水平,有敏捷的思維,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感染力。對待學生要多問“為什么?”還要多鼓勵、多安慰、經(jīng)常開導,說實話。少說諷刺的話,冷淡的話,傷人的話、威脅的話,這些都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應具備的素質(zhì)。
讀經(jīng)典培訓心得體會篇5
我從未想到過要誰,直固執(zhí)地認為我做的很對。原來,直都做錯了。
當趙老師為學生播放光碟時,我覺得心開始有一點點被觸動了。我是一個如此忤逆不孝的孩子。
我從來沒想過,十月懷胎,兩石壓身的痛苦,一朝分娩時,是完全撐開胯骨才能生出我,那種骨折的痛苦,我一直從未想過。我是應該感恩的,媽媽以她不可言喻的痛苦,給予我生命。
我一直忘記了,我躺在搖籃里,媽媽對我的呵護、保護,那其中就有我永遠報答不了的東西。而我卻從來沒報答過一點一滴,反而忤逆不孝。
我經(jīng)常和媽媽吵架,對她大喊大叫,還怒視她。我們經(jīng)常鬧得臉紅脖子粗,無論是什么原因。其實我知道,媽媽經(jīng)常在我們吵完架一個人偷偷哭泣。那眼淚,是我承受不起重量。作為女兒,我沒有資格讓她哭泣,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跟您吵架。我會接受您的意見,不會再任性一意孤行,因為我現(xiàn)在知道了,媽媽的意見到最后,往往被證明是最好的意見。我從小就體弱多病,每年冬天都是最難熬的,只要有一個人感冒,下一個肯定是我,我?guī)缀跏悄昙壚镒钤缟〉?,卻是最后一個好的。大多數(shù)時候我是很郁悶的,每天掛在點滴上的滋味很難受,多少次我想拔掉那可惡的針頭跑出醫(yī)院任我自生自滅。媽媽,您真的很堅強,堅強的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真的很感恩您,從我出生到現(xiàn)在,感恩你的呵護,感恩您的不舍棄,感恩您的培育,感恩您給的一切的一切……
我做錯的,有太多用語言用文字形容不了的,請您原諒我,我決不會再犯,決不!
讀經(jīng)典培訓心得體會篇6
就像一只剛剛展開夢想翅膀的小鳥,我是那樣欣喜愉悅地投入到教師隊伍這片枝繁葉茂的大森林,懷揣著美麗的夢想,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
然而夢想雖美,旅途中卻難免遇到荊棘和風浪,對于未來,我向往而又迷茫。似乎是看透了我們這些新教師的心思,為了使我們盡快適應教學工作,教育局和實驗小學的各位領(lǐng)導、老師們特地對我們進行了為期四個月之久的崗位培訓。這次新教師培訓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包括專業(yè)知識、計算機操作、班務工作指導等21方面的學習內(nèi)容。聽了一位位優(yōu)秀的專家、老師們的精彩發(fā)言,我獲益匪淺,感受頗深?,F(xiàn)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jié)如下:
首先,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
在培訓中,我認識到: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是孩子們的榜樣,受理者,是父母,是“良師益友”,教師必須要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其次,培訓為我即將面臨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訓中,幾位從事教育多年、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給我們介紹了許多備課、上課的要點和方法,讓我明白,要使自己能夠有質(zhì)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課,使學生能夠從心靈深處接受我的教學,這就需要不斷努力地備課、努力地鍛煉、努力地學習??此外,領(lǐng)導、老師們還煞費苦心地為我們開設(shè)了語言、寫作、讀書等基本功的培訓,讓我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
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還要有扎實的基本功,今后我一定要加強自己基本功的訓練,多多向經(jīng)驗豐富的前輩們學習。
再次,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對于剛剛從大學校門踏出的我們,對新的生活、新的責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膽怯,而本次培訓中,教育局領(lǐng)導和培訓指導老師也十分注意我們的這種心理的變化,他們的講話,從頭到尾都充滿對新教師的鼓勵。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自信的沉浸在生活中,并實現(xiàn)自己的意志。”對于我們新教師來說,有了克服困難的信心,才能取得好的開端,而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難,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更難,沒有前輩的指導更是難上加難,而現(xiàn)在我們有了領(lǐng)導們的關(guān)心,有了前輩們的指導,這讓我們離合格教師的目標又近了一步。在今后漫長的教育征程上,我們將揮灑熱情,播種希望,用智慧和勇氣擔當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讀經(jīng)典培訓心得體會篇7
剛看到《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這本書時,習慣性的先看了作者簡介和引言部分,因為這些內(nèi)容能讓我們最直接快速的了解一個人及他的作品,透過這些,可以看到作品的靈魂和精髓。作者簡介部分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一個毫無背景、學業(yè)平平的普通人是如何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的呢?
在好奇心的牽引下,我細細品味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才發(fā)現(xiàn)成功者背后永遠都有一個堅定地、不服輸?shù)男拍?,就像彭成曾在書中寫到“長大后看一些成功人士寫的書,發(fā)現(xiàn)見到最多的就是‘一定要’這幾個字”。從撿垃圾、擺小書攤貼補家用的小“黑將”到今天四處演講,要將感恩教育推向世界的名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艱苦的環(huán)境磨練了他的意志,激起他想改變現(xiàn)狀的決心,在家人的支持和關(guān)愛下,他度過了人生的每一個難關(guān)。一個個小小的故事,用鮮活的事實告訴我們,愛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學會感恩,我們才能在苦難中健康成長,正確對待身邊那些并不公平的事情;學會感恩,才會懂得父母師長的付出與辛勞,不再認為長輩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學會感恩,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斷成長。
在感恩教育的背后,我們也不得不深深反思我們的教育。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在對待我們深深愛著的孩子時,究竟該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教育他們。一味的批評固然不對,過度的溺愛更加可怕。
作為教師,我們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學生,但過度的溺愛讓孩子們習慣了坦然接受別人的付出卻不懂得回報。當孩子們犯錯時,面對家長的一度袒護,我們究竟該怎么辦?教無定法,在教育這條路上,我們需要探索的還有很多很多。
過認真讀《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使我加深了對教師職業(yè)的認識,教書育人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圣的職業(yè)。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如果沒有老師的培育,我們的知識從哪里來?